36、你是我唯一的皇后
端王遇刺一事的影響遠不止此,聽說消息后的麗妃跑去在皇帝面前大哭一場,美人垂淚,那梨花帶雨的樣子,讓皇帝好一陣心疼,當著她的面又賞賜下去不少好東西。
而童家人上下更是顯現出了一副瘋狂的姿態,連著幾日上朝都參奏賀王和吳家官員,從官員的貪污受賄到家奴的欺男霸女,連采買奴才短了小販幾枚銅板也被曝了出來,當真是無所不奏,弄的賀王府里又換了一批瓷器。
就在這功夫間,昏迷了四天的端王終于醒過來了。
當時孫丹正在給他擦手,俄然抬頭,看見端王沉默的看著自己,端王見她抬頭,朝著她虛弱一笑。
孫丹回以一笑,突然有些鼻酸,握住他的手,許久才說:"王爺可要喝些水?"端王點頭,楊太醫說過茶葉對傷口不好,所以房里只有溫在爐子上的白開水。
孫丹倒了一杯水,小心的扶起端王,一點點的喂給他,喂完水后就著肩抱住端王。
"還好你沒事。"
端王的蘇醒就好像雨后初霽,所有人的心情都晴朗起來,派去京都報信的人也是滿面笑容。
麗妃的賞賜一波一波的送出城去。田嬤嬤包袱款款的登上前往華潤山的馬車。童家人也是松了一口氣,派了代表前去探望。
也就是這些日子過去,秋考結束了。
孫丹端著一碗稀粥,一勺一勺的喂給端王,旁邊是恢復過來的秋冬和小桂子,只余下春夏的傷太重,還在修養。
"小桂子,去廚房看看藥煎好了嗎?若是還沒有,就替明和看著爐火,讓他休息休息,辛苦了他這些日子。"孫丹放下碗,對小桂子道。
"你也是一樣,守了這么久,也去休息休息吧。"端王啞著聲音說。
"不如王爺把床分我一半?"孫丹笑著問道。
"承蒙夫人不嫌棄。"端王道。孫丹聽她叫自己夫人,心里有些異樣。自從端王清醒后,兩人的相處氛圍就不知不覺的變了,更加**和溫馨。不過孫丹既然決定稍微敞開心扉,對這倒是樂見其成。
"你先下去吧。"孫丹對秋冬說,等秋冬出了門,孫丹褪去外衫鉆進被子里,端王身上還有那股辛辣的藥味,不過孫丹就是躺著不想動。
端王用完好的右手握住她,孫丹對這床帳發了一會兒呆,偏頭去看旁邊的端王。
"我前幾日見過劉家的劉鑫榆了。"
端王聞聲睜開假寐的眼睛,看著她略帶疲憊的嬌顏。
"我怕你不能及時醒過來,就讓他在朝堂上和稀泥,拖延一下時間。"孫丹接著說,"他倒是個聰明人,就是太謹慎了,王爺不是叫我遷戶牌?我就說遷到他們家了,他才答應。"
端王摸摸他的臉,心疼孫丹為他做了犧牲。其實孫丹原來就不想遷到曹家,曹家雖是富可敵國,但是身份上仍是商賈之家,不過曹珂一人有功名罷了。如果她遷到曹家也就代表著她不再是宛州孫家的嫡女,而不過是一介商女罷了。當然,更殘酷的的是,也許,當時的端王的確只是想進一步拉攏曹珂而已。
孫丹反握住端王的手,把臉貼上去,斟酌了一下說:"我還許了劉家一個皇后。"
端王直直的看著她的眼睛,忽然想起剛剛醒過來的時候,她全神貫注的為自己擦手的樣子,那一刻,他覺得,也許以后還有更多更好的的女人出現在自己身邊,但那都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找到了那個最想要的和那個最合適的。
"你是我唯一的皇后。"
*-*-*-*-*****我分****-*-*-*-*
端王蘇醒,賀王在繁忙的調查刺客之余,又多了一件煩心事。沒用的東西,殺個人都弄不干凈。
再不情愿,還是要去上朝。童宏英自薦去華潤山探望端王了,他今日說不定能上一個安安靜靜的朝,當然,是說不定......
當所有人都為端王的蘇醒而放松時,又一件大事經由皇帝親信,朱雙清之口引爆了朝堂:端王遇刺一事,多處線索指向賀王。
"朱雙清,你血口噴人!"賀王面色鐵青的喝道。
"朱愛卿可有證據?"皇帝不理會賀王的跳腳,直接開口討要證據。
"若是沒有證據,微臣萬不敢開口。"朱雙清說,"微臣仔細調查了一番刺客的行頭,夜行衣和鞋子都是普通貨色,查不出什么。可是其中用來行刺的箭矢有些不對,通常箭矢都由蘆葦桿或竹子制作,可是這刺客所用箭矢為白樺木所制,且明顯是新制的。微臣問過京都的守備軍,唯有賀王府上曾進購過白樺木。"
"本王購進白樺木不過是打造兩樣家具罷了,所有用度都是有跡可尋的。"賀王慌忙解釋。
朱雙清與他目光對視,道:"微臣冒犯,賀王殿下的用度哪一件不是頂好的?若是要造家具,自然是楓樺最好,賀王殿下何苦要退而其次用白樺木?"
"我......我,那是因為。"賀王想再解釋,可那理由卻說不出口,只能求救似的看向龍椅上的人。
皇帝面無表情的看了賀王一眼,心里滿是苦澀,朝中眾人的神色盡入他的眼底,朱雙清的理由太充分了。這一次,他就是想保他也不能做的太過,況且,他......也相信了。
皇帝的表情已經表明了一切,賀王有些受傷,不敢置信的叫道:"父皇,連你也不信我嗎?兒臣并沒有做這樣的事!"
皇帝聽著他的話看著他的樣子,心里有些動搖,畢竟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啊。
"皇上,你莫忘了為了重傷在床的端王殿下啊。"就在皇帝心生動搖之際,一名童家官員出列下跪。緊跟著其他的童家官員也跪了下來。吳家的官員正準備開口,裕王一撩袍角,跪下道:"父皇,四哥如今連米也吃不得,只能進些湯水,還望父皇多加思慮。"
"皇上三思。"呼啦,許家的官員也跪了下去。
"皇上三思。"劉鑫榆帶著劉家言官跪下了。
"皇上三思。"這是中立派,卻看不慣賀王為人的官員。
皇帝看著去了三分之一的朝官,忽然覺得累得厲害,手腳猶如千斤重。看了一眼目眥欲裂的端王,嘆一口氣,說:"著,賀王秦賀,頑劣不堪,念及其年幼,命其在府中反省,無圣諭不得放出。"
皇帝到底網開一面,只交賀王回府反省,事實上一點實際懲罰也沒有。被剛剛的陣勢嚇得不敢說話的吳家官員,這時倒是反應快,連呼皇上圣明。
再一次低估了賀王的受寵,端王一派的眾人面色都不好,費了這么大的力,不過讓他反省,過不了多久就是中秋佳節,到時候還不是要放出來。
"諸位大人辛苦了。"賀王領著人站在勤政殿門口,嘴上掛著嘲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