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到了十一月中旬,各個廠子里都開始預備年底的盤賬和收款的事。
電池廠也不例外,偌大一個廠子,事情本來就不少,接近年底,盤庫、對賬、催款當然就少不了。
尚瑞達因為想著要長期往江陵跑,就跟銷售科的同事商量,倆人干脆換個分管區域。
江陵是個大區,大客戶不少,一般負責整個區域的銷售人員,不說客戶給的好處,單是單位里的獎金就比其他片區多不少。尚瑞達剛開始跟他同事說換區的事的時候,那同事想都沒想,直接就給拒絕了。尼瑪都吃到嘴里的肉,誰愿意讓出去?
但尚瑞達也不是沒辦法,不就獎金的事兒嘛,眼見都百萬富翁了。惹毛了,老子就辭職不干了,還在乎你這一毛兩毛?
就拍胸口跟同事說,整個江陵片區的獎金什么的收益,他一個子兒都不多要。自己原先負責的那個片區的獎金,同事差多少,自己就補多少。
還有這好事?那同事就不信,結果尚瑞達把他拉著,到了財務部,跟財務主任一說,人家就發話,只有你倆沒意見,他當然沒意見,他只管發錢而已。
于是,江陵這片,就歸到了尚瑞達名下。這個出差,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年月的企業,不像幾十年后的企業,搞現代化企業管理。管理很粗放,什么財務制度、企業的出差管理,反正一堆制度,都基本沒有,總之就領導說了算。
尚瑞達跟銷售科科長一說,要去江陵盤庫,催帳,領導就沒猶豫,直接簽字答應了。不過,這科長看著尚瑞達很是興奮,似乎去江陵有啥好事?
不由打趣道:“達子,是不是弄了個相好啊,這么興奮?我看你前段時間,跟小肖換片區。要真這樣,你可就是以公肥私啊!”
“嗨,科長大人您可饒了我吧,這話可不能亂說,要傳出去,我還活不活了?”
“那你這么急巴巴的老往江陵趕,是個什么由頭?”
“嘿嘿,我這不是投表現嘛?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進廠晚,不積極點,這……”
“哈哈,逗你玩呢,還當真了!趕緊去財務那領款子,好好準備就出發吧。”
跟領導逗了會悶子,尚瑞達就跑到財務部,領了出差的款子,就提前回了家。
對于丈夫出差,小兒子跟著趕路,晏華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再說,幼兒園嘛,不就是把娃娃放一個地方任他們瞎玩嘛,耽擱幾天又有啥。
這次沒費多大勁,尚瑞達就帶著兒子,一路順風順水的,花了兩天時間,趕到江陵。
照樣是羅書林來碼頭接,幾人都是老朋友了,說話就很隨便。
在路上,羅書林就跟尚瑞達說,《貨幣戰爭》已經全國都已經賣了40多萬冊了,新華書店還在下訂單。不過,現在這銷售的速度,明顯不如開始那么生猛,估計第三次加印的量不會太大,實在是這書定價太高了,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尚瑞達現在對圖書市場的了解,也算不少,自然明白羅書林說的這個道理。就回答說,到了這個量,基本上就非常不錯了,書的定位本來就是高端讀者,到了40多萬,快50萬冊了,估計也差不多了。
尚文遠斜靠在老爸邊上,暗自撇嘴:要不是怕了,大爺能折騰出更高的量。
這不是尚文遠傲嬌,而是圖書的發行,很多人不了解。除了正常的發行渠道,比如新華書店,包括后來的民營渠道。實際上,還有一些特殊渠道,這些特殊渠道挖掘出來了,那量也不少,甚至有時候比正常銷售的量還要大。
比如說,前世北都的有家民營書商,做過一本小說。這書很平常,就是講一個**殺手,后來良心發現,成了一個教徒的故事。
書剛出來的時候,走得溫吞吞的,不好也不差,這類書市場上太多,當然火不起來。北都的那家圖書公司也覺得,差不多就這樣了。
但是偶爾一次機會,也不知道是個什么契機,粵州有個監獄,直接向經銷商下了三萬的訂單,說是這書跟監獄的教育很契合。
圖書公司當然不能放棄這個單子啊,多好的宣傳案例啊。轉頭就把這個信息到處傳播,最后這本普通的小說,居然給賣了幾十萬冊。
《貨幣戰爭》當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書,但尚文遠當初決定“偷”這書出來,就是考慮到這書是一本開創性的品種,而且極容易引起社會大眾的反響。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如果不是怕再生事端,尚文遠至少肯定,這書鋪滿全國公務系統的書架、案頭根本不成問題。沒看前世有套叫《讀點經典》的一套十本的小冊子,在一個省的體制內,直接消耗掉1000萬冊嗎?更何況,現在這時代那位老人家,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還有全國陸續恢復,并正在興建的圖書館,這量還能少?
但尚文遠是真給嚇怕了,不敢再去亂彈亂動,還是先觀察一陣再說,有些話都只能埋在心底。
到了出版社,蒲、寧二位大哥知道尚瑞達這個三弟來了江陵,正等在辦公室里呢。
都是自家兄弟了,也不用那么客氣,寒暄一陣,就上正題:對賬、分錢。
財務部的匡主任,跟尚瑞達也認識,也算熟人了,也沒啰嗦,直接拿出賬本,一條一條的說費用明細。
先說總收益:一共發行出去了52萬冊圖書,扣除500冊的贈書,還余下51萬9500冊。所以一共到賬的款項是,12,727,750元。
再說成本:
第一版印數2萬冊,單本成本,包括菲林、版子、印工、紙張等綜合起來,到了2塊4,成本就是48000元。第一次加印,因為量大,而且菲林、版子都是現成的,成本進一步減縮,單本成本就只有1塊6了,算起來就是800,000元。前后兩次印刷,印制成本就是848,000元。
然后就是鐵路和汽車的運輸費,5000元,搬運費用,3000元,合一起就是8000元。
書號費,8750元,編校費,500元。
零零碎碎的,成本合起來,一共就是865,250元。
稅費:應向國家繳納1,654,608元。
總共成本就是:2,519,858元。
按照合同,尚瑞達應當分得的款項是,9,091,250元。扣除成本后,所得應為6,571,392元。
因為尚瑞達和出版社是簽訂的個人合同,按稿酬結算,那出版社就要代扣個人所得稅,按20%的標準,即應當扣除1,314,278元,再按稿酬的減免政策,可減免394,284元。
如此一來,最終落到尚瑞達手里的,就是5,651,398元。
這財務的事情,幾人中除了匡主任是專業人員,尚文遠搞過公司,知道那么一些,蒲、寧、尚三兄弟就完全是門外漢,被匡主任這一算,弄得實在是暈頭轉向。
尚瑞達更甚,之前那畢竟還是在想象中,但真正這一算賬,自己真能得到500多萬,那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財帛動人心,裝出來的那幾分斯文,暫且也顧不上了,鼻息都粗大了許多,臉更是漲得通紅。
這可是500多萬!在這個年頭意味著什么?按十來年前的家庭成分算,自己這資本家都夠夠的了。
尚文遠被自個老子的這番失態表現給雷到了,暗暗扯了扯老爸的衣服,提醒別那么丟人。
其實尚文遠沒仔細想想,就算他自己見過大錢,幾十上百萬還能繃住,但如果一下上億的錢擺在面前,那是什么概念?估計比自己老子的表現好不了多少。三代貧農,又紅又專的家庭,猛然見了這么多錢,很自然的表現。
尚瑞達被自個兒子這一扯,總算是醒過神來。非常尷尬的偷瞄了一眼自己大哥二哥,發現二人其實也被這么多錢震住了,沒醒過神來呢。暗自做了個深呼吸,算是把神給穩住了。
等再向匡主任確認了一遍,自己確實能得這么多錢,而且是合法收入,就再也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