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諾和大柳為女兒舉辦了婚禮。
雖說盡量低調又不張揚,前來賀喜的還是坐滿了大院兒。
好多人問:現在都時興在酒店辦婚禮了,為什么還不嫌麻煩地在家里操辦呢?
大柳將大手輪轉一圈兒:“這里馬上就要拆遷了,為建高速做貢獻,所以要在這里給孩子們辦婚禮,留下一個美好的紀念。這里曾經風光過,今天來的親朋好友都是見證者。”
“是啊、是啊,今天就是風光的最高峰,恭喜恭喜!”
滿院子的賀喜聲,滿院子的笑臉。
新娘、新郎笑容最甜。
肖諾和大柳心里最暖。
關于拆遷款項的應用和裝飾材料城的去向問題,大家討論過好幾場,綜合在一起有幾種觀點:一、租個地方或者買塊地方繼續開辦裝飾材料城;二、選一個綜合條件好的新小區,大家還住在一起;三、購房款分到各家,自己買房另住;四、購買理財產品,讓錢生出錢來;五、干脆將錢分了,按貢獻大小也行,按人頭也行。
肖諾單獨問了女兒、女婿的意見。
女婿說,他的工作挺好的,可以干一輩子,所以對此不參與意見,一切以愛人的意見為主。
女兒說,她剛畢業就接手下來,知道了私企的起碼規則,但對整個社會還沒有多少接觸和認識,所以打算先找份工作充實一下再說。
肖諾支持女兒的想法。
大柳也完全贊成。
肖諾和大柳綜合大家的意見,將款項分成幾份:一、按家庭發購房款,住處隨意;二、按人頭發儲蓄款,以備急需;三、留部分款項存入銀行,作為孩子們將來自主創業用的資金。
這下,各家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了:找房、裝修,放氣味,基本上同步進行。
搬家的前一天,大院里放了一圈兒紅燈籠。晚上,將燈籠點亮,大家接著錄夜景,心中仍有萬般不舍。
雖說新房寬敞,但葉落歸根的念頭還挺重的。
肖家父母、柳家父母都已年邁,一定要回歸老家。
肖諾和大柳尊重他們的意愿,將他們送回老屋,還為他們找了保姆跟隨照顧,并且經常去看望。
雙方父母去世前,都感嘆這輩子得了孩子們的濟,享受到了好生活,值了!
小路父母去世時,肖強都帶著兒子操辦了具體事項。他看小路的目光有憐憫、有心痛。
事后,他勸小路找個差不多的,相伴過日子,以后自己生病也好有人做口飯、遞個水啥的。
小路無精打采地搖搖頭:“女的和男的不一樣。男的找個伴兒能有口飯吃;女的只能找個比自己歲數大的,給人家做飯吃。”
肖強說:“別怪我。我真的連普通人也算不上,只能在別人的幫助下生活,不像你那么自立。”
小路輕輕嘆了一口氣:“我也有過自以為是的錯覺,但事實表明,互相寬容才是過好日子的根本。你是對的,而我也只能這樣了。”
肖強無奈地搖搖頭,囑咐兒子留下來,多陪媽媽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