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單元的一樓,相鄰兩家增添兩個嬰孩兒,孩子的啼哭和大人的歡笑經常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忙得充實與歡快。他們白天在一起看護兩個寶貝,晚上各抱一個回屋睡覺。
為了讓孩子與大人們多多接觸,他們每周還互換一次。
小孩子覺多。
在他們睡著的時候,肖諾總是忍不住站在旁邊觀瞧,可就是看不夠哇!
她知道,“有了孩子就不愁長。”小孩子轉眼就會長大,僅用照片和錄像留住歲月還是不夠的。
她要為他們寫下日記。
日記是要留給孩子們看的,不光是外孫女和外孫子,也包括女兒、女婿。
肖諾打算把自己的經歷及所見、所聞、所感一并記下來,以便讓他們知道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引發他們今昔對比,激發對新生活的熱愛,從而懂得珍惜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特別是要做到公平對待子女,盡心盡力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有用之材。
于是,日記的第一篇誕生了:
外孫女和外孫子的到來宣告我光榮登上“姥姥”的寶座!
大家一致同意為他們命名“歡歡”和“樂樂”。
從此,我們共同組成歡樂一家人。幸福生活開始了!
尾隨興奮而來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感。我打算以日記的形式盡可能詳細地記錄兩個寶貝的成長過程。當然,對他們的每一個舉動,我都是帶著欣賞和驕傲的目光來看待的。
也是六月份的一天,盼望已久的小小寶寶以姐弟倆的形式來和我們會面了!
我一邊溫柔撫摸因生產而疲憊的女兒,一邊仔細打量包被里那兩個平靜地蠕動嘴唇、瞪著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打量新奇世界的小小寶寶,心里這才踏實下來。
因為他們實在是來之不易呀!
往前推算,他們入住母親子宮是出生前一年的9月中旬。
這年春季,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就是我的女兒女婿商定后,做出了孕育計劃。
女兒先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包括優生四項、內分泌六項以及支原體和衣原體。全部正常的結論讓她安心許多。
接下來是修整不健康的牙齒。她口腔里原本有四顆未發育完善的智齒,偶有痛感。可天生膽怯的她每想到拔牙先渾身不自在,便一直忍著。這次,女兒和我商量,要將四顆智齒全部拔除。聽她這么說,我的心都揪起來了,急忙問她:“一連拔掉四顆大牙,你能受得了嗎?”
女兒特別鄭重地反問我:“假如我已經懷孕了,牙疼起來怎么辦?”
這可真是不好說的事。我無言以對,只能陪她去醫院。
每一次,女兒半躺到牙床椅上,被動地張大嘴等待鉗子甚至小錘的到來時,都用一只手掐住另一只的手背。
我把自己的手遞給她,卻總被推回來。她說要用自己手背的疼痛來轉移牙疼。
我心疼之余暗自贊嘆:我的女兒長大了,已經具備做母親的勇敢精神了!
接著,女兒開始參加醫院舉辦的孕嬰知識講座,認真聽從醫生指點,為避免胎兒出現畸形,開始服用復方葉酸。
將所想到的一一做好之后,女兒心平氣和地迎接特殊時刻的到來。
9月15日,女兒連續多次出現的排卵期出血忽然停止了。我的心頭一動:會不會是寶寶來了?但這話是不能隨便說出來的,以免影響女兒的正常心態。
不過,從那時起,我便開始了對女兒身體狀況的特別注意。
10月2日那天,女兒要去外地參加同學的婚禮。
我很替她擔心:假如已經懷孕了,這時必須特別小心。思量再三,我決定陪同她一起前往。
出發前,女兒用快孕試紙驗了尿,上面并沒顯示懷孕的跡象。
女兒放心地出發了,但我內心的想法是:不管有沒有,這一路往返我就拿她當孕婦看待,我相信小心不會出大差。
剛坐上火車時,女兒精神不錯,還和我說說笑笑的。可是過了一會兒,她就困了,而且是挺不住的那種,不管不顧地靠在我肩頭上睡著了。
我看女兒臉色不好,不像是單純的睡眠不足,越發覺得她真可能是懷孕了。看她那種疲憊,我確定自己對女兒的特殊關愛是有道理的。
10月10日,女兒因停經39天去醫院就診。驗尿結果很快出來,果然是陽性!
我高興得直想歡呼,可看看走廊上來來往往看病的人群還是忍住了。
女兒比較冷靜,說等B超結果出來后再給家里打電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便同她一起多等會兒,誰知,醫生說經檢查,在子宮內根本就沒見到胎囊!
大夫問清閉經天數、有什么癥狀以及尿檢結果后,告訴女兒:按一般來講,這時候應該見著了。可是結果沒有還不行,得再做陰超確定一下,以排除宮外孕。
“宮外孕”一詞可把我嚇壞了。在我生育女兒后,就有同事得過這毛病,出現了強烈的疼痛。據說,如不及時手術會有生命危險呢。
那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尿檢確定陽性,B超卻不見胎囊,完全有宮外孕的可能!可是做陰超排除,萬一剛剛孕育成功的胎兒受不了,惹出麻煩怎么辦?
正在猶豫中,另一位做檢查的孕婦B超結果出來了:正是宮外孕!
那位孕婦問還有沒有別的辦法。醫生語氣堅定地回答:“沒什么可商量的。立即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我和女兒互相望了一眼:“宮外孕”,原來這么容易得上,好可怕呀!那時,我們的臉色都變了,心里也跟著翻騰起來。
“那我該怎么辦?”女兒征求我的意見。可我還是不能同意做陰超。
我們拿著檢查結果回到門診,年青醫生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她問我們什么意見,我說不想做陰超,怕胎兒太小受影響。大夫反問道:“你就不怕宮外孕有危險嗎?”
剛剛那位孕婦的宮外孕結果還讓我們心有余悸,醫生的話讓我和女兒都不敢斷然回絕了。我們答應回家商量商量。
醫生開出了診斷證明書,把懷疑宮外孕列在首位,要求“絕對臥床休息壹周”。
拿著診斷書,我按捺住心中的忐忑,臉上盡量做出笑容,問女兒:“你需要絕對臥床了,還敢上班嗎?”
女兒非常配合,輕松地笑了:“我感覺很好,不應該是宮外孕。還是照常上班吧。”
回家后,將就醫情況和丈夫學說一遍,他和我們的意見一致,也不同意做陰超。
雖然決定觀察一陣再說,但我心里還是很不踏實,悄悄上網查一下,得知宮外孕是在母體因內分泌失調,輸卵管炎癥、粘連、狹窄等因素影響下,受精卵胚泡未能及時進入子宮而在子宮以外的部位植入所發生的非正常狀態。它的后果相當嚴重,可以造成出血,引發劇痛,甚至危及生命。
盡管女兒先前做了多項檢查,卻未包括輸卵管的情況。這一下,讓我內心更加不安。
但這些內容我沒敢在家里談論,只是一再小心叮囑女兒:“一定要仔細體會疼痛的感覺,一旦有絲毫的不正常立即叫我,包括夜半三更!”
女兒可能早就自己查過此類說法,知道我的擔心,每次都鄭重地點頭答應,讓我放心多了。
這些年來,家里每遇大事小情我都會先和女兒商量、征求她的意見,女兒也早把自己當作家庭里的重要成員。一般的家庭事務,只要我們倆意見統一、鄭重其事地去辦,事情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特別是生育這件事,男人們明面上不好多說,只有我倆加倍注意了。
從計劃懷孕起,女兒和女婿就住回我家。我精心調理家庭氣氛和伙食,丈夫主管清潔衛生,女婿在一心工作的同時注重為女兒調解情緒。女兒呢,為了未來孩子的健康精心注意各個方面,按醫生的指導做好調理。總之,我們全家一起為小小寶寶的到來盡力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