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滿周歲的寶貝們在體能和智力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只要感覺到有手在護著,就可以小跑步似地快速走起來;雖然說話還不連貫,但“月”、“是”等好多音都出來了。看著拼音字母表,“啊”、“喔”也比較像了;蔬菜、水果、飯,樣樣都吃,還很少拉稀。吃得時候大張著嘴,咬一大口,往往嚼不了,卻舍不得吐。就連偶爾吃到籽、核類的東西,也得用更好吃的才能替換出來。
最可喜的是,他們有了“我”的概念。以前問:“誰是歡歡、誰是樂樂?”他們會指墻上的照片。可現在,會指自己的腦瓜門了!
和大人玩兒球的時候,他們也變“狡猾”了。最初是他們扔大人撿,后來是他們扔大人接,現在是我們雙手攔著,他們往手縫里扔。如果兩手合上找不出縫,他們就大叫著往遠處扔,有時還真就逮不著呢!
孩子們現在愛看“花園寶寶”的動畫片,還會跟著做些互動的動作。
6月13日:昨天上午,我和姥爺帶寶貝們去了花卉中心,看了大量的花、鳥、魚,他們可興奮了。特別是看到各式各樣的水箱里,被射燈照得非常漂亮的魚在游動,很是新奇。
看完花卉,我們又去了公園,帶寶貝們玩兒了撈球游戲。我們坐在一個大轉盤的獨立小船上,拿著網兜撈水里的球,然后往框里投或往水里砸。寶貝們拿到球就不愿扔。兩只手抱住一個就看我們撈或投。轉盤停后還意猶未盡呢。不過,回來的路上,他們就在車里睡著了。
6月15日:寶貝們進入出大牙的痛苦期。
幾天來,寶貝們的大牙逐漸冒頭了,這給他們帶來很大痛苦。他們忍不住地摳,口水也不停地流。我們盡量讓他們吃些軟的東西,可他們總架不住物質的誘惑。
昨天,我煮了一鍋花生和毛豆,大人們吃得挺開心,寶貝們一個比劃著要,一個干脆自己拿,結果被硌到了牙床,疼得哭出一身汗,連喝水、吃奶都不敢張嘴了。這大牙,長得還真不容易呢。
好在他們愛看《花園寶寶》。我帶他們看了一會兒電視轉移注意力,牙床不疼了,這才接著吃喝了。
今天早晨情緒都不錯,歡歡好像已經忘記硌牙床的事了,但樂樂在喝米湯時,先用嘴唇碰著試探,感覺柔軟才大口喝起來。
比較起來,樂樂是天生的謹慎性格。其實他已經完全具備了走路的技能,但只要一離開大人的手,他馬上站住,一步也不肯多走。大人們對著他大聲說話時他就懼怕,甚至人們哈哈大笑時也會把他嚇得哭出聲來。
但他愛聽響聲。他把手里能拿到的都扔到地上,把能碰的都往地下劃拉,以大人們往上撿、他往下扔為樂。他還愛打小飛蟲,最喜歡拿著蒼蠅拍揮來揮去的。
他現在能懂挺多話了,偶爾也能冒出“月”、“花”的音來。
歡歡就好多了。走路又穩又快,說話也挺清晰,“姥姥”、“姥爺”叫得可響亮了。
6月16日:昨天晚飯后,我和姥爺帶寶貝們散步,從南門出從西門進。到西門口,見孩子們興趣正濃,我們又往北走了一段。以往,到外邊他們都不愛走,不是讓推著就是讓抱著。可昨晚,他們連走帶跑,速度還挺快,大人抱還不愿意呢。姥爺領著歡歡,走得挺好。我為了保險,把兩手扶在樂樂肩上,讓他隨意走,他樂巔巔地帶頭奔向我們吃了幾次面的小面館!把門的姐姐笑著讓他進門,他果然走了進去,還撩著腿往椅子上邁呢。我趕忙把他抱出來,他又指著旁邊超市的門口要進。大概是人們老夸他,讓他感覺不錯吧?還好,我抱他走過一家又一家,他也沒鬧。
在新修的小橋上,寶貝們手扶欄桿,大膽地朝溝里望,不時指指水中映出來的彩燈倒影,還在橋上走來走去,玩兒了好一會兒才回家。
今天一天,寶貝們情緒都很好,叫聲清脆,應聲響亮,還主動逗大人玩兒呢。
6月16日:倆孩子都出來一顆大牙,馬上恢復了一派活潑景象,看來這個難關過去了。
將近一周的時間,樂樂經常做撂腿的動作。昨天晚上更是扒著沙發背往上爬,爬不上去時,連下巴都用上了。
女孩兒和男孩兒就是不一樣,歡歡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動作。很多時候,他們總是一個先做,另一個跟著,但這次歡歡并沒理會。
6月20日:我第一次離開寶貝們一整天。
丈夫說回老家看看,卻坐在沙發上半天不動彈。我帶孩子們出去一圈兒回來后問:“是不是在等我一起去?”他立刻喜出望外地回答:“那當然好了。”可是,這就意味著我要和孩子們分開了。
孩子們出生前,我們是經常往返老家的。但后來就沒再去過。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舍不得離開寶貝們了,另外就是家鄉人如今日子好過了,我們也就放心了。今天猛地回去一天,還真有些受不了,不由地抱著孩子止不住流淚。
我出門的時候,寶貝們也看到我哭了,好在媽媽和奶奶哄住了他們。
第二天,女兒打來電話,說寶貝們情緒都不好,晚上和早晨都沒見我,起來就又哭又叫。
等晚上我回到家,倆寶貝可高興了。一個個用小手往胸口上比劃:“想你了”。我隨便發個音,他們就哈哈大笑。我也實在是想他們哪。
晚上,媽媽要帶他們睡覺,我也要休息了。寶貝們卻不讓我走。只要我站起身,他們就爬起來,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對著我。見我坐下他們才放心地躺回去。如此反復多次,都快十一點才睡著了。看來,孩子們對我的依戀程度真不低呢。其實,我也一樣。每次想到他們都會長大,總有自己出去奔赴前程的那一天,就忍不住心酸。所以,和他們相處的每一天我都格外珍惜。只要能做到的,我都會竭盡所能幫助他們。
6月20日: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不但持久還會舉一反三。比如從我教他們一手拿一個數字塊敲擊,他們便將所有手能拿起的東西都合擊一遍;還有,他們喜歡用食指鉆每一個孔。媽媽為防止他們鉆電器插座上的孔觸電,專門買來一盒插頭將孔都蓋上。我也教他們防范危險,用一個小鼓槌去鉆眼,既防磨手又有樂趣,他們很快就學會了。
6月24日:昨天我在兩個小鼓槌上加了塑料套。我先和寶貝們對擊,他們接過去就自己擊上了,真有意思。
在大人的指導下,他們認識了書上的一些物品,并且有了一定的聯想能力:指完書上的球,就指眼前的球;指著書上的西瓜,就指盤中的西瓜,正確率挺高的呢。
6月27日:周六那天,我和女兒為寶貝們選了一輛美羊羊車。在挑選時,倆孩子先后坐到上面試騎,下來后還要往上蹬,可喜歡了。
周日,我和丈夫、女兒推他們出去玩兒,他們不斷打開車上的音樂,坐在車上時還把小腳伸出去,自在地打著節拍。
7月4日:昨天,寶貝們滿13個月。去年的今天,他們剛出滿月,還是軟綿綿的兩個小娃娃。今天,他們已經學會了自由行走。雖然說話還不太利落,但聲帶系統已經完備,最先發出了“g、k、h”的語調和“吃、q”的音。在拼音和英文字母表上,他們最感興趣的是西瓜和傘。昨天上午,我和姥爺帶他們去海邊玩兒,一路上看見打傘的和賣西瓜的都要“啊啊”地指給我們看。
那次海邊之行,讓我真切體會到了什么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高高的峭壁上,我和丈夫嚇得小心再小心,每一步都踩實才敢往下邁。孩子們卻不然,打著挺讓我們放下來,腳步不止地一下、一下往前邁。都到路盡頭了,他們還將腳抬高高的往前伸呢。我們只好一次次將他們抱回,隨后趕緊下來了。
看護這么小的孩子可真得不離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