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醒來,聽到院子里的嘈雜聲,連叫幾聲“爸媽”也沒人答應,心里一著急就哭著跑了出來。
我趕緊上前安撫她。
好在這是一個星期天。
安頓好女兒,我又做好飯菜。
除了肖強,大家都勉強吃了些。
我問肖強:事情是怎么發展的,到了什么程度,你打算怎么辦?
他哭得眼睛都腫了,連連搖頭,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大院里再也沒有了歡聲笑語。肖強的頹廢、爸媽的嘆息讓人心頭壓抑,兩個孩子也不再瘋跑了,而是悄悄看著大人的臉色,乖乖服從每一項指令,生怕自己做錯事情惹大人生氣。
大柳先是悶頭不說話,后來干脆去了廠里。
我感覺情況不妙。
是不是小路真的想離婚?離婚后會去找誰,是不是她整天贊不絕口的“柳哥”呢?
我突然有種泰山壓頂般的沉重感:大柳對小路向來是贊賞有加的,只要是小路說的做的,那都是對的、好的,相反,只要是我說的做的,那就是錯的多、有毛病的多。如果他倆真的各自離婚、然后重組在一起,那將是怎樣的后果?那就不光是肖強怎么辦的事了,還包括我和女兒該怎么辦?
以前我只怨肖強不爭氣,現在眼看到自己頭上,我也蒙了,心情沉重地不知干什么才好。
工友們對我和廠長的議論,我自然是問心無愧的。可是關于小路和大柳,我實在是心里沒底。特別是小路,在大柳一路晉升途中,她總是對我開玩笑:別說我看上肖強眼光不好,其實我更看重的是大柳。
事實的確如此。當初讓我把大柳排在第一位,就是她的建議。
但人不能吃著碗里的,還惦著鍋里的。
或許她也懂得這個道理。
難道這次是要堅決甩開碗、果斷奔向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