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場比賽勇士是讓賈米森、丹皮爾、福伊爾、馬克-杰克遜輪流在內線里面搏殺的。
因為“雙塔”實在太厲害,還有就是波波維奇不定時的使壞,內線的情況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張辰如果頂到中鋒的位置上,也就是徹底的小個陣容。
其實勇士隊因為把賈米森放在大前鋒的位置上,本來就有點小個陣容的意思,但怎么說,一般還是會配上一個大個子的,即使上馬克-杰克遜的時候內線的協防差了,但馬克-杰克遜身高和體重也算不錯了。
張辰頂在里面的時候,季后賽第一輪也出現過,就是小牛隊用諾維斯基打五號位的時候,不過諾維斯基畢竟不是傳統的內線,這種情況沒有代表性,而馬刺隊即使大衛-羅賓遜下去休息的時候,上來的也是正統的內線替補。
這樣的嘗試一旦失敗,就真有可能被橫掃,畢竟之前的比分差距并不大,拼一拼不是沒有希望的。
還有就是,這樣打的話,因為大衛-羅賓遜是正常的輪換,所以勇士的幾個主力的下場休息的時間也會進行調整,簡單的說,看似只是戰術微調,其實改變很大。
“打快,就要徹底的快,我不想只贏下一場保住面子,我要的是贏下整個系列賽。”
“好,我就是喜歡你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小伙子們,現在我們再來演練一下小個陣容的戰術。”
回到勇士的主場,球場的歡呼聲依舊很大。
如果還有什么人覺得他們能夠逆轉的話,球迷肯定是其中之一。
跳球勇士隊再次失敗,這也是沒有辦法,丹皮爾的彈跳也就一般。
馬刺隊的首發陣容是,特里-波特、德里克-安德森、安東尼奧-丹尼爾斯、蒂姆-鄧肯、大衛-羅賓遜。
勇士隊的首發陣容是,穆奇-布雷洛克、拉里-休斯、張辰、安托萬-賈米森、埃里克-丹皮爾。
馬刺的首發陣容還是沒變,勇士隊卻是把老將布雷洛克重新放進了首發,對方的一號位特里-波特也是老將,不會出現速度跟不上的問題是其一,還有就是這場勇士隊進攻發起的號角是大衛-羅賓遜第一次下場休息的時候,那個時候會換上年輕的卡明斯,勇士隊就會在那一瞬間火力全開。
馬刺隊第一次進攻依舊是老套路,特里-波特運球到45度角找低位的鄧肯,鄧肯打賈米森實在是太容易,無論是身高力量還是內線的技術,都是完爆。
比賽剛開始的時候,一般不會過早的夾擊,除非對方進入到了三秒區以內,但那樣肯定就馬上得分了,所以夾擊的度很難把握,畢竟馬刺外面三個球員都是有投射能力的。
鄧肯坐了兩步,轉身打板把球打進。
勇士隊的進攻其實馬刺也難徹底防死,只是因為“雙塔”的存在,勇士隊外線的投籃太多了,降低了進攻的穩定性。
馬刺主防張辰的是德里克-安德森,這位在季后賽的表現很一般,差不多淪為打醬油的了,現在馬刺外線表現得最好的是安東尼奧-丹尼爾斯,他也是隨時準備對張辰進行夾擊。
布雷洛克運球過半場,馬上傳給了張辰,張辰立即啟動,一步沖進三分線里面,急停跳投把球打中。
持球打一定要快,不然被包夾了命中率就會受到影響。
馬刺的外線球員其實不高,張辰選擇強投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但是這樣打的話體力下降后命中率就不穩定了,要得分的關鍵時刻要是打鐵,肯定是葬送球隊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追求更加高效率的打法。
因為馬刺隊的包夾十分的堅決,最高效的進攻方式也就是防守轉換的間隙打對方立足未穩了。
他現在是憋著一股氣的,好低徹底的小個陣容好用不好用,就要看一會大衛-羅賓遜下去休息的時候了。
馬刺隊只要是陣地進攻,一般都會把球交到鄧肯手中或者是大衛-羅賓遜手中,不夾擊就單打,夾擊就分外線投籃。
勇士隊防守緊縮是必須的,丹皮爾的體重還可以抗一抗,賈米森肯定是扛不動的,其實要是馬刺內線是那種硬抗型也好,關鍵是無論是鄧肯和大衛-羅賓遜都是技術十分出色的,對付這兩位,還真不如去抗無解的奧尼爾。
他們可以防死對方外線的球員,但這樣做沒什么意義,還不如讓外線球員獲得一些投籃的機會,那樣還能祈禱對方的手感不要太好,而籃下的比拼,只要體力好,手感都可以放在一邊。
所以勇士隊外線的球員在防守的時候,注意力也是放了很多在內線身上,隨時準備過去夾擊,要是內線傳球出去,又要沖到外線去防守,這樣的防守可是比單一的盯人更要集中注意力。
對于要長時間待在場上的幾位,也是對精力的巨大考驗。
面對這種防守的老套路,馬刺隊的主教練波波維奇不屑的笑了笑,這樣的防守也許對有的球隊內線會管用,但馬刺根本不吃這一招,無論是鄧肯還是大衛-羅賓遜都能很好的閱讀防守,不會輕易的失誤,這需要冷靜的頭腦和細膩的技術,恰好他們都有。
能同時擁有兩位這樣的內線,即使有一位已經在走下坡路,對于主教練都是很幸福的。
打進打出再打進,鄧肯忽然把球往中間一撥,內傳內,大衛羅賓遜面對籃筐的跳投,丹皮爾根本夠不著,好像他才是年紀大的那個。
勇士這次的進攻,張辰一拿球還沒有起步夾擊就上來了,他把球往底側一甩,賈米森就出現在那里把球拿在了手里,鄧肯這個時候就要走出三秒區去防守賈米森,張辰則是快速的往里面沖去。
賈米森把球往里面一送,張辰接球順勢就上籃拿下2分。
這樣的配合也是精妙無比,成功了以張辰的能力得分也不難,但是作為對方重點盯防的人物,跑動中在內線接球,失誤的幾率也不小。
所以不是勇士隊沒有辦法進攻,而是他們的進攻沒有馬刺隊那么輕松,場上隊員體力下降后,就會容易出現失誤,這就是前面兩場他們失敗的原因。
當大家都有優勢的時候,馬刺隊的陣容似乎更加合理。
第一節到了最后幾分鐘的時候,馬刺又是穩穩的領先了,官方暫停,馬刺開始進行輪換,一下子就換了三個,大衛-羅賓遜、德里克-安德森、特里-波特下,艾弗里-約翰遜、肖恩-埃利奧特、丹尼-費理上。
勇士隊也把布雷洛克和丹皮爾給換下,這時候的換人很正常,換上來卡明斯也很正常,但另一個換上來的并不是福伊爾或者馬克-杰克遜這種內線,而是“上帝的左手”老將克里斯-穆林。
這是搞什么鬼,不要內線了嗎。
克里斯-穆林現在也并不比布雷洛克利索,不過兩人倒還是能投籃,因為穆林的個子要高,所以勇士第一波攻擊還是打算讓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射手參與,如果效果好的話,之后在進行輪換,上內線也是馬克-杰克遜這種攻擊型,強行把速度提起來。
“張辰竟然來到了內線,勇士隊這個小個陣容是不要籃板了嗎。”
“不對,張辰的籃板其實很不錯,馬刺隊現在的內線丹尼-費理是個可以遠投的大個子,在籃下還真不一樣能爭得過張辰,不過這樣打的話,張辰的體力支撐得住嗎。”
看見勇士的新花樣,波波維奇眼皮一陣跳。
他腦袋里馬上進行了一番演算,按道理即使張辰在內線能打,籃板能力之類比丹皮爾還強,也不會對馬刺造成什么威脅才是,有鄧肯在,勇士隊變陣最好的結果也就是不太吃虧而已,而且會嚴重消耗張辰的體力。
況且,擠在內線的張辰,要包夾起來可是更加的簡單。
“鄧肯接到球馬上被包夾,他把球傳給了外圍的約翰遜,約翰遜跳投沒有命中,這個賽季之所以小將軍變成了替補,除了傷病的影響,他投籃能力不出色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張辰準確的判斷到了籃球的落點,其實彈得比較開一些的球,像張辰這種靈活度更高的球員更容易搶到籃板。”
“好快的速度,張辰搶到籃板后,沒有絲毫的停頓,直接運球沖向了馬刺的半場……”
“勇士的球員都反應迅速,看來他們對于這種快下的戰術很是熟練,現在馬刺隊只有三名隊員回來了,還沒有形成很好的站位,張辰再次加速,直接從丹尼爾斯身邊沖了過去,漂亮……單手劈扣,精彩的一條龍表演。”
馬刺隊再次進攻,這次勇士隊也可以放對方投籃不好的球員,更加及時的夾擊鄧肯,艾弗里-約翰遜也是經驗老道,一加速就沖了進來,跳起就是一個小拋投。
球剛離手,張辰的身影就出現在了他的前面,結結實實的大帽。
拉里-休斯眼疾手快,搶到了籃球。
“沖垮他們……”勇士隊又是全員快攻,反擊的號角吹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