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星今晚的興致很高,還以茶代酒,和李唯唯干杯慶祝。
“說實在的,來許家鎮后,我現在也逐漸感覺到我存在的意義了。”簡星說。
李唯唯笑笑:“恭喜!”
“但我還是想離開,”簡星嘆氣,“你不知道,我在我親戚們的眼里,有多么的沒出息,這些天,我也受夠了相親對象高高在上的歧視。”
“我能理解,但是我們還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要管世俗眼光。”
“呵呵,話雖這么說,世俗終究無處不在。”
李唯唯看他的神情又開始沮喪,趕忙轉移話題:“我們吃了餛飩,去學校看看琳琳的菜園子嗎?”
“好啊!”簡星滿口答應。
周末的校園靜悄悄的,月色之下,戴琳一個人在公寓樓后面鋤地開荒。她勞作一會,又坐下來休息一會,望著遠處黑沉沉重重疊疊的山巒發呆。
來許家鎮快一個月了,她依然沒有找到人生的價值,存在的意義,每天腦子里都只有一個想法,哪一天睜開眼睛,看到的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而不是四面環山,閉塞得令她窒息。
“琳琳!”
“Miss戴!”
簡星和李唯唯來了,她趕忙起身,笑呵呵打招呼。
“我今晚在開荒,你們倆是來幫忙的嗎?”
“是啊,我來鋤地,你和唯唯一邊坐著賞月吧。”簡星從她手里拿過鋤頭。
李唯唯和戴琳坐在菜地旁邊,戴琳和她說:“我訂購的秋千和雨棚幾天就到貨了,到時候咱們可以蕩秋千,喝杯小酒酒。”
“挺值得期待的。”李唯唯點頭。
她看著使勁鋤地的簡星,對戴琳說:“今天簡星可帥了!”
“嗯?”戴琳好奇地看著她。
李唯唯把今晚簡星接生的事從頭至尾描述給她聽,戴琳眼睛都亮了,笑著說:“真的嗎?咱們的簡咸魚也會發光?我真的要對他刮目相看了呀!”
“咳,這算什么?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本能。”簡星在地里回答,笑得有幾分靦腆。
戴琳哈哈大笑:“簡醫生,你剛才笑得好可愛,姐姐喜歡。”
“喜歡個屁呀,你又不和我處對象。”簡星啐她一口,繼續干活。
“咱們誰也拯救不了誰,不好處呀。”戴琳笑著回答。
李唯唯坐在戴琳身邊,將晚上寫的文章修改了一遍,確認沒有不妥的措辭后,分別發送給黎晞的父母。
她起來給戴琳搖秋千,金秋的晚風帶著金桂濃郁的香味,愜意怡人。
“舒服,明天我穿漢服,你給我拍照,我要出片。”戴琳很享受地深呼吸。
李唯唯說:“我一點都不想離開許家鎮,我想在這里教書,寫作,種地……”
她停住了,戴琳補充:“和心愛的人結婚,生兩到三個孩子,是不是?”
李唯唯微笑,她腦海中憧憬那樣的場面,覺得美極了。
“我以后離開十四中,這片菜地給你繼承吧,”戴琳手平伸出去,一臉假嚴肅,“這是本王為你打下的江山!”
“謝主隆恩!”李唯唯配合她演,把秋千高高地推了出去,惹得她哈哈大笑。
簡星停下手里的活,感概說:“幾個年輕人在一起,笑聲響亮,一下子有了生機和活力。”
李唯唯說:“所以呀,空心化嚴重的農村,急需年輕人回歸嘛。”
“諾諾諾,咱們女唐僧又要念經了。”
說說笑笑,簡星開出了一畦菜地,許言也從市里趕回來了。
許言和李唯唯離開后,簡星坐在秋千上,望著天上的月亮發呆。
“怎么了?暗戀對象和心上人走了,你不自在?”戴琳逗他。
簡星搖頭,笑了笑說:“怎么會,我早就放下了。”
“真的放下了?一點角落都沒留?”戴琳斜睨著他。
簡星轉頭看著她,嘴角上揚:“你追問干什么?你又不在乎我的想法。”
“哈哈哈,八卦唄,不然這寂寥的日子,咱們靠什么取樂?”戴琳把秋千重重推了出去。
星期天,同學們的活動繼續,今天換到一個畜牧場參觀,比昨天的路程更遠一些。
李唯唯起得很早,她上洗手間的時候,起身時忽然眼前一片漆黑。她抓住洗手臺才站住,視線逐漸恢復正常。前后的異常大概持續了幾秒鐘,讓她第一次感覺到恐慌。
但她出去后,沒有告訴許言,只是默默地在餐桌坐下,默默地敲破一個雞蛋。
“怎么了?不舒服嗎?”許言緊張地看著她。
李唯唯忙揉揉眼睛,打了個哈欠:“不是,好像沒睡醒。”
“昨天累了一天,今天又起得早,肯定沒睡飽。”許言心疼地看著她,他把小紫薯的皮剝掉,送到李唯唯嘴邊。
“我今天在車上補補覺。”
“上了車,你就會抓緊時間和家長們交流,哪會補覺呀。”
“今天只有三個家長一起去,都請假了。”李唯唯幾口把牛奶喝掉。
兩人趕到鎮上,大巴車已經到了,同學們也陸續來了。
許言送她上車后,擔憂地看著她。
“我沒事,這會醒了,你看,這不是生龍活虎的嗎?”李唯唯打起精神。
“好。”許言和她揮手。
大巴車走后,許言一個人悶悶地走過長街,他察覺到她今早的神色不對,卻又不敢往壞處想。
“不會的,老天不會如此不公……”
李唯唯上車時,和車上的家長打過招呼后,便默默地坐下了。早上的異常反應,讓她有了心理負擔,沒太有心思和大家交談。,三個家長也各自補覺,沒有打擾她。
她打開手機,在網上搜索一會,越看越焦慮了。
放下手機后,她看著窗外發呆。她很擔心,她會得和方雪一樣的病,那對許言的打擊太大了。她還擔心,萬一自己有個什么三長兩短,奶奶怎么辦,奶奶一直把她當命一樣疼,她這么大年紀了,怎么受得了。
“呸呸呸,怎么可能!”她坐直身子,長吁一口氣。
黎晞媽媽給她發消息過來了,她趕忙打開手機查看。
“李老師,你的文章我看了,很感動,也很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