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隱約察覺到華倩林指的是什么情況。
從兩次輪回的發動動機來推測,這個情況恐怕是指——
“你,季冬云,以及馮玉策,你們三個人,必然有一個要死掉。就是這樣的結局。縱然上次結局的最后,姐姐是騙了你,在你許愿回到過去的時候季冬云的確還活著,但那種活,恐怕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與死也無差別。”
華倩林說完,轉過頭,不看我的反應。
而我的反應,如果讓我自己看到,一定也會相當失望。
我只是在想:果然是這樣。
為了阻止我的死亡,他們兩個以時間為代價回到過去。在這過程中因為我的緣故,導致季冬云出意外,我和馮玉策又同時回到更早之前,阻止這一切。
而現在。
季冬云的情緒開始波動,我和馮玉策……
像個死循環。
我看向自己的手,又想到了那句話。
“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因為我對季冬云的執著,因為馮玉策對我的不放棄,因為我對他之前所作所為的憤怒,在面對三人必有一人死亡的結局里,華倩林所看到的最大的,最有希望成為未來的可能性,就只有那一個。
保全我和季冬云,放棄馮玉策。
而馮玉策,甚至可能知道這個結果,并且認同。
所以他才會罕見得打斷我的話。
“今后,恐怕不會再打擾你。也希望你在跨越斷點之后,能遇上更合適的——”
“關于那個死亡。因為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見面,所以盡量都說清楚。把我這里兩次輪回里所有的思考都告訴你,也算是情報的最后一次交換吧。”
那個時候的馮玉策,究竟是什么心情啊?說著,可能是最后一次見面的時候,他怎么做到那樣淡然的?如果是我,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后,來見自己等了十年的喜歡的人的最后一面,大概連話都說不出啊!
可我卻說著對他的未來的祝福,描繪著他根本到不了的那一天,說什么跨越時間斷點之后的事——所以他才會打斷我。
就算是馮玉策,也無法平靜地將那樣殘忍的話聽完!
更何況,在那之前,我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你今天與我見面的目的又在何處呢?”
“雖然之前發生了那些不愉快的事,但我還是希望能與你共享這些信息,然后共同度過這一次的輪回——”
“這種說法很狡猾。如果你堅定選擇季冬云,就最好不要和我再接觸。否則我會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可是我所認識的郭媛愛,不是這樣圣母心的人。她不會以這樣的動機,做出上世紀言情小說里標配女主角的舉動。”
“想要讓你以此為戒。你的生命和時間更重要。不要再冒險回到過去改變過去。這不值得。”
“這回的確是你的心聲了。”
那個時候,馮玉策沒有笑,臉上的表情淡然自若到了讓人懷疑的地步。
那是一種看透了結局的無力,是做出無奈選擇的釋然。
現在的我,終于有些明白馮玉策的心情,明白他站在十字路口的另一側,看著我時候眼底冰冷的真實含義。
大概直到我說出自己心聲的時候,馮玉策才真正做出了這個決定。
三個人的戲,縱然其中一人不知情,另一人癡心,縱然另一人刪改劇本,重設人物性格,可偏偏我的天平從未曾往馮玉策那里傾斜,如今直言不諱,希望他不要再干擾改變——該退場了。
我的死亡換來的,是兩人的輪回。季冬云的死亡換來的,是馮玉策追隨我的選擇重新來過。
唯獨他自己離開,才能保證利益的最大化。
至少我們兩個人能夠被保全——
若是過去的我,一定會這樣評價馮玉策的選擇。
可在見識了馮玉策對付季冬云的手段之后,我不能輕易下結論。
如果真心想要退出,那么就像在快餐店那樣,像在街頭那樣,無聲無息,一言不發,連再見都不用說,直接消失,而不是特意將這件事告訴季冬云。
或許在馮玉策消失之后,季冬云會感到痛苦,又或許會刻意忘卻。但都不會出現現在可能發生的結果。
可是現在,馮玉策將這件事告訴了季冬云。
那個原本不知情的少年,知道這些之后又會作何感想?
與高中時代我所認識的季冬云不同,現在的少年敏感而急躁,做事易沖動。如果他知道馮玉策選擇自己退出,成全我們兩個人,那少年的反應會是怎樣?
大概能夠預料到。
真是聰明到可怕的人。馮玉策。
他清楚我的性格,了解我習慣性克制住自己感性的一面,凡事以理性分析為先,他表現出來的越多,露出的破綻也就越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說,什么都不做。
這樣反而能避免我察覺到他的真實目的。
但對于季冬云,則采取另一種策略。
畢竟是多年朋友,畢竟對方的心理年齡比自己小很多。利用這個弱點,馮玉策在開始行動之前,將所發生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選擇全部告訴季冬云。
然后,安安靜靜得看著少年的行動。
大約會拼盡全力制止這件事的發生吧。
無論付出任何代價,甚至是再一次找到穆小暮,找到華倩林,找到所有可能的人,可能的辦法,去挽救馮玉策。
最終實現我們三人無人死亡的結局。
因為這就是季冬云。
不管他有多嫉妒馮玉策身上的光芒,不管他有多不滿馮玉策與我的接觸,但是當朋友有生命危險,并且是為保全他而自己選擇犧牲的時候,季冬云絕對會奮起反抗這種命運。
可是。
我開口,問華倩林。
“不可能實現的吧。我們三人無人死亡的情況。”
沒有任何遲疑的,華倩林點頭。
“所有的可能性我都一一看過,沒有一個例外。當然,也可能你不相信,但是——”“我相信。”
沒有證據,但我就是相信。
如果一定要給我這種不能用科學解釋的預感找個解釋的話,大概就是,現在的心情和當初買彩票中獎時的感覺一樣。
就是知道它會發生。
就像是它存在于我的腦海深處,在我的潛意識中已經上演無數遍,由最開始的抗爭到失望到絕望,最后麻木放棄,任由這樣的悲劇一再重演一樣。
這就是我相信的理由。
如果是不能避免的結局,如果必須三選一,那么我的答案非常明確。
遵從馮玉策表面的選擇。
也就是如華倩林所說,在她的幫助下讓馮玉策,死在我手中。
然后安全跨過時間斷點,開始正常的,普通的,安全的,沒有任何威脅的生活。
于是我對華倩林點頭。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也打算接受你的幫助。但是有一點。我需要你作為我的幫手,監視馮玉策的舉動。他不會就這樣放棄。”
華倩林看著我,臉上的表情十分不好捉摸。
“你,很快就接受了。所有的一切。”
她歪著腦袋打量我,像是要從我沒有什么波瀾的表面看出潛藏在心底的水怪。
“聽姐姐說,你是個相當冷靜自制的人。一般人,一般女生,聽到這種消息的話,至少會懷疑或者惶恐。但是你都沒有,直接跳過了感情表達的這個步驟,轉向問題的解決。你,很奇怪。”
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很多感情——諸如驚慌、傷感、震驚、憂愁,甚至喜悅,在我的身體里逐漸消失,消磨殆盡。最終剩下的只有機械地收集信息,分析情報,做出選擇,執行計劃。
大約是國中二年級過于放縱的一年帶來的惡果太嚴重,于是無意識中扼殺了這些情感。
有情緒產生就容易失去控制,一旦被沖動的情緒控制頭腦,就會依據本性做出不可饒恕的錯事。
國中時代打架搶劫是如此,高中時代背后操縱也是如此。
所以想到,如果一直保持克制與冷靜,不讓情緒擾亂理智,就不會讓生活偏離正軌。
逐漸得,形成了現在這種性格。
尤其是現在這種關鍵時期,步步小心如履薄冰,盡管如此還是狀況頻發,更加不能讓情緒失控。
面對想要得到回答的華倩林,我只能做出這樣的解釋。
“因為我是個面癱。”
“根本不算理由——”
“叮鈴鈴!”
急促的鈴聲響起,我掏出手機。
這種時刻,會是季冬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