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里正跟楊老太應該年輕時就很熟悉。具體是怎么認識的,或者熟悉到什么程度,沈幽蘭并沒從楊叔寶嘴中打聽出來。但她知道,楊老太的娘家在縣城,整個家族都在大戶人家做奴仆,雖然是奴籍,但吃穿相當體面。不知為何原因,她嫁到了下邊的農村。而楊老太跟里正從一開始就相識,便很奇怪了,難道他們曾經訂過親?
沈幽蘭暫時心里沒有答案,但不管怎樣吧,她算是對里正以及村里的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說到昨天和今天的事情,她覺得有三個人,自己必須要感謝一下。一是里正呂德興,二是王徐氏,第三個便是自家的嬸娘,孟氏。
尤其是孟氏,沈幽蘭深深地覺得那是神來之筆!
她仔細想了下,看著夫君,問:“夫君啊,昨天,娘醒來后單獨見你,都跟你說了些什么?。俊?/p>
她記得晚飯后楊老太曾經單獨見過孟氏,這中間發生的事,兩個人講的話,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但楊叔寶作為老太太的寶貝疙瘩,或許能聽到一二分的真話?
楊叔寶一邊滋溜滋溜地喝著熱茶,一邊對娘子說:“娘可關心叔寶了,說到了里正家,叔寶一定要吃好喝好睡好,要跟里正家的小孫女玩,不許打她們……”
沈幽蘭一邊點頭,一邊心里的疑問又多了起來。
茶水清潤的味道滑過吼間,她一只手單托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當娘的囑咐兒子照顧好自己,是很自然的事,可也用不著說那么長時間吧?她記得,貌似楊老太醒來后就把楊叔寶叫了進去,足足過了兩個時辰,楊叔寶才從里屋出來。
難道兩個人在背著他們商量什么事情?
可是,楊叔寶跟個六歲孩子,能跟他商量什么呀?
沈幽蘭只覺得自己腦子好亂,唉,會不會是她多想了……
“娘子,怎么不喝茶,都涼了,你不喝,叔寶替你喝了啊!”
沈幽蘭回過神,忙對男人說:“我不渴,夫君喝了吧。”
楊叔寶于是二話不說,便把女人跟前的茶杯拿了過來。茶水的溫度已經有些涼,他直接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一邊喝著,一邊用余光打量著燈前深思的女人。
這個女人,恐怕已經開始懷疑了,以后,他跟老太太應該是多多注意才是。
……
飯飽茶足,到了睡覺時間,沈幽蘭鋪好了被,脫鞋坐在床上,等待外出如廁的夫君回來上床。可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男人的身影。
她不禁擔心,自家的傻夫君不會掉茅廁里了吧?
應該不會……吧,畢竟,關于正常的如廁功能,楊叔寶是很熟練了的。否則,就不會說他像六歲孩子了,不會如廁的話,連三歲小孩都比不上!
等了許久,直到沈幽蘭擔心他出了事,要出門去看時,楊叔寶才從外邊返回。
這時,沈幽蘭正好穿上鞋走到門口,見人進門,一把抓住他袖子焦急地問:“夫君怎么待了這么久,是肚子不舒服嗎?”
楊叔寶搖了搖頭,拉住娘子的手,神秘兮兮地說:“我去看小兔兔了,娘子,小兔兔睡地可香了!”
沈幽蘭張了張嘴,最終沒說話,她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相公的行為。
“不過哦,叔寶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楊叔寶用手指戳著下巴,仔細地想啊想。
沈幽蘭眉頭輕蹙,說:“少了油鹽醬醋?還有一把柴火?”
楊叔寶卻似乎沒聽到娘子的聲音,想了好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對了,娘子,你還沒給小兔兔做窩呢!”
沈幽蘭:“……”
這貨不會是想大半夜讓她給兔子壘窩吧?
她捂著胸口,倒退了兩步。仿佛面對的不是自家夫君,而是一個隨時會爆發威力的惡魔寶寶。
好在,楊叔寶嘟了嘟嘴,說:“娘子就明天給兔兔做窩吧,叔寶會給小兔兔割青草。小兔兔睡得好,吃得飽,才會更快長大哦。”
沈幽蘭遲疑地點了點頭,她不確定夫君為什么要對兔兔這么好,既然不是為了吃肉或賣錢,那是為了什么?
“那兔兔長大后,會怎樣呢?”她看似無意地問道。
楊叔寶無辜地眨了下眼,“兔兔長大后會生小兔兔啊?”然后,突然興奮地向前抓住娘子的胳膊,“就像娘子一樣,也會給叔寶生很多小叔寶。兔兔生一窩,咱們就生一窩!兔兔生兩窩,咱們就生兩窩。咱們跟兔兔做鄰居!”
沈幽蘭噌地一下火氣冒上了頭,好啊,這貨竟然把她比作了兔子。一年兩窩,真是比母豬還能干!
“夫君,我不理你了!”
她撒開男人的手,回身向床那邊走去。
在女人看不見的地方,楊叔寶嘴角微微一勾,追了上去。
“娘子,叔寶哪里錯了,不要不理叔寶!”
……
這夜,兩人之間依舊什么事情都沒發生。
沈幽蘭覺得,經過昨天的事,兩人之間的感情紐帶已經足夠堅韌,暫時不需要靠圓房鞏固了。只要夫君的心在她這里,夫君的身體便早晚會是她的。
不過,她不知道的是,某男的忍耐力卻正在慢慢消失。
……
第二天早晨是牛氏做的飯,大嫂馬氏依然沒有從娘家回來,讓牛氏覺得有些不公平,大哥楊叔玉也漸漸失去了耐心,但是楊老太卻罕見地表現出了體諒和寬容,說什么馬氏的爹剛剛去世,娘又身體不好,她在娘家多待幾天也無妨。
既然大長輩都說話了,那其他人也非議不了什么。
在楊老太的安排下,今天是沈幽蘭正式回門的日子。所謂回門,是指新婚女人婚后第三天,需要帶著女婿回家一趟,以客人的身份接受娘家的款待,這一代的鄉下一般稱為“三日回門”。
三在鄉間是個很特別的數字,給神仙、父母磕頭是磕三個,慶賀生子也是在第三天,謂之洗三。所以,原本日子應該定在昨天,但不巧的是,因為王仁,這件事被耽擱了。因此便推遲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