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后半夜,呂蒙一行五十騎,全部趕到了海邊港口。
朱桓和陸遜的隊伍當然沒有趕回來,他們還在南方山里,學著呂蒙擒賊擒王的戰略。
就算急行軍,也還要一天才能趕回來。
山越可不是山賊能比的。
山賊還算是大漢子民,只是被冒名的黃巾大帥鼓動起來的草寇而已,戰斗力低,凝聚力也低。
但會稽南方的山越,主體卻是“南越國”遺民。
他們抱團,先后對抗東吳孫策和孫權的統治,世代傳承下來,上山能打獵、下海能捕魚,單兵身體素質極佳。
是江南之地最好的士兵來源。
擒賊擒王的戰術,對山越來說大打折扣。
朱桓和陸遜,都先后殺了兩批山越頭領,但山越依然不服,在新的頭領帶領下,聚集起來把朱桓和陸遜再次逼下山。
呂蒙略作休息后便忙碌起來。
當清晨的太陽從海平面升起時,呂蒙帶著五百精兵以及徐丹青,駕駛樓船全力北上。
他們要從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前往長江中游的廬江郡。
呂蒙留下親衛徐顧,讓他在海港里等待朱桓和陸遜。
一天之后,徐顧會帶著朱桓和陸遜,并兩千精兵,駕駛另一艘樓船以及十艘鐵甲戰船,沿著呂蒙的路線,前去匯合。
呂蒙這次的行為,依然是私自調兵!
他的防區任務,是會稽郡山越和山賊。
之前三個月帶三百人向東南出海,可以算是打探會稽郡沿海地形和更遠處南海郡的局勢。
這次,呂蒙未得調令,就私自帶兵北上,又犯了忌諱!
但呂蒙顧不得了。
他相信,若是不利情況沒發生,憑出海帶回來的寶貝,足以抵消孫權的憤怒。
但若是出現意外,江東又有何未來可言?
那之后,江東的天又要變了。
呂蒙就更不用顧忌太多。
呂蒙和徐丹青站在船頭,看著前方的長江入海口。
樓船的風帆全力張開,提供最大的動力。
目前沿海之地還是東南風,利于樓船沿著長江逆流而上。
“徐丹清,希望你說的都是真的,希望你父親徐琨忠心為吳侯效力。若是徐琨有不軌舉動,別怪我殺了他!”
徐丹清在呂蒙身后,看著那高大的背影發呆。
片刻之后,低頭輕聲道:
“將軍,我對天發誓,絕對沒有透露給父親知道。也請將軍和……吳侯……相信,我父對吳侯、對孫家的忠心!”
徐丹青,沒有因為父親是督軍中郎將,職位比呂蒙高、兵力比呂蒙多,而對父親有信心。
在她眼里,父親這個督軍中郎將,比不上,呂蒙這個會稽校尉。
她偷聽了孫策臨終前和孫權、呂蒙等人的談話,知道呂蒙是孫權絕對的心腹。
更重要的是,呂蒙原本的勇武就出類拔萃,之前孫暠作亂時,呂蒙就突入軍陣輕松擊敗朱桓,更是逼得孫暠不戰而逃。
如今呂蒙出海回來,聽說吃了天材地寶,體魄已經變化得更加強大,武力巨增,許多呂蒙的親兵都說呂蒙已經是天下第一,比肩過去的呂布了!
呂蒙已經是萬人敵,入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探取物!
若真要殺他父親,他父親擋不住。
呂蒙沒有回頭。
就算海上風浪大,徐丹青的聲音又小,但呂蒙依然聽得很清楚。
呂蒙不置可否,回答道:“督軍中郎將,是跟隨先主孫策一起打下江東六郡,他的功勞,我比不上,也沒資格評論。”
“然本,若是我在先主孫策床前說的話,沒有聽到你以及你父親的耳里,你父親會永遠都是江東的大將,吳侯也會一直重用你父親。”
“但千不該、萬不該,你聽到了......我呂蒙,自認是一個謹慎的人,謹慎的人都多疑,疑慮一旦產生,就不是那么容易打消!主公孫權也一樣!”
“如今,不管你父親知不知道,不管你父親忠不忠,廬江之戰后,他都得退隱了。”
“勸勸你父親,學學孫靜,到封地去養老吧。”
徐丹青一愣,封地?哪來的封地?
呂蒙想起上輩子,徐琨討伐廬江郡李術后,封廣德侯,但依然掌兵......直到七年后征討黃祖時,中流矢而亡。那是呂蒙的手筆!
呂蒙轉過身,看到徐丹青單薄的身軀,在海風里瑟瑟發抖,便柔和地說道:
“廣德,是一個好地方,讓你父親向吳侯請封廣德侯,帶你去那里好好過些平淡的日子吧。他征戰多年了,也該好好享享清福、享享天倫之樂了。他只有你一個女兒,沒兒、沒孫,你起碼得給他一個外孫啊!”
看著徐丹青又發呆,愣在那里,呂蒙無奈一嘆,拉著她進入船艙。
“外面冷,進去休息吧。”
樓船航行一日后,在天黑前逆長江而上到達秣陵位置,這是將來的江東治所建業啊!
從這里開始,長江有了一個大轉折。
風力的作用減小了,呂蒙開始安排士卒輪流踩踏螺旋槳,給樓船補充動力。
天已經黑了,樓船依然在快速行駛,呂蒙親自掌舵!
長江不比大海,這里淺灘眾多,若是沒有熟悉航道的人掌舵,很容易就擱淺了,尤其是晚上行船,更危險。
但呂蒙熟悉啊!
呂蒙從小兵一步步成長為東吳的大都督,更是在長江之上練兵統兵多年。
不管是荊襄水域,還是鄱陽水域,還是合肥和建業中間的濡須口水域,全部都有呂蒙作戰的身影。
就著月光,呂蒙掌著船舵,心中的憂慮,卻沒有隨著徐丹青的發誓而消減。
江東之地,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伸到了各行各業,更是在各個將軍大臣家里,甚至江東之主的家里,也有眼線啊。
徐丹青能偷聽到呂蒙和孫策、孫權他們的談話,難保不會被世家大族的眼線偷聽到。
若是秉著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想法,再來一次孫策遇刺的事……
孫權聰明,汲取了孫策單騎獨進遇險的教訓,沒有和呂蒙搶寶馬,但孫權親征……
若是不親臨前線還好,有大個子周泰以及眾多百戰親衛護著,安全無憂。
若是被人鼓動親臨前線,不管是對峙李術,還是為了展示仁義勸降廬江守城士卒,還是激勵士氣督戰攻城……
呂蒙希望自己多慮了。
但不由得,呂蒙腦海里有個記憶碎片,告訴他“蝴蝶效應”,告訴他,有可能!
不由得,呂蒙繼續深想了一層,若是孫權又死了,江東怎么辦?
扶持孫紹?
扶持孫翊?
輔助周瑜自立?
還是呂蒙自己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