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唱完,滿室皆靜!
銅鏡前的美人兒早就轉身,胭脂不知何時掉落,紅唇點錯,妖嬈再填三分。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我字青山,應......如是?好,多謝公子賜字,小女自此改名柳如是!”柳綠柳姑娘,此時從詩賦中得靈感,果斷給自己改名字,柳如是!
“柳如是......”丁儀喃喃自語,沉醉在柳姑娘的美色中不可自拔,全然沒有聽進去曹文的詩賦,只聽進柳姑娘的柔聲細語。
曹文的詩前半段念地平淡、后半段唱地難聽,還不如只看文字,除非柳姑娘親自來唱!
思慮至此,丁儀高興起來,見曹文沒答話只埋頭譜曲,于是插嘴道:“文弟剛才所念、所唱......柳姑娘可記得,你來唱可好?”
柳如是沒有回復丁儀,只是起身來到曹文身邊觀看公子譜曲。
陣陣香風襲來,曹文心無旁騖,但丁儀卻是心猿意馬。
丁儀訕訕一笑,退到一邊不在言語。
如是我們看到,輪椅上的公子埋頭譜曲,柳如是在身旁彎腰看公子譜曲,身后是丁儀望著婀娜身姿發呆,再身后是許儀木訥的表情,再遠處是兩個丫鬟掩嘴偷笑這一幕。
譜曲完畢,曹文扭臉抬頭,愕然撞向柳如是俏臉香發,啪!
柳如是后退一步,抬手柔臉,亦嗔亦喜:“公子弄痛奴家啦~”
“咳咳,這是曲子,剛才我唱得不好聽,你來試試?保證對得起你那一千金!”曹文揉揉鼻子,上面殘留著清香,癢癢的,怪難受!
不是他不懂風情,而是現在這身體不能人事......有心無力!
現在多想無益,只會徒增煩惱而已!
柳如是嗔嘆一聲,上前接過曲子,細看起來。
片刻之后,柔美歌聲響起,從嚶嚶試唱的細語,到清脆可聞的香舔美聲,直至最后大道之音,遠近可聞:
“風是穿山過水拂面而來,花是零落成泥常開不敗,雪是日出消融檐上落白,月是咫尺天涯千秋萬載。”
停頓一順之后,柳如是徹底掌握節奏,大膽放開妙嗓,仙音渺渺,如在九天之上:
“高山之巔,遠極偕游。來者泛泛,無阻而往。日夜以繼,失雜非究。若即若離,若我若狂......”
唱完一小段之后,柳如是如獲至寶,再難割舍。忘記剛才文公子的不解風情,轉身前往閨房一角,通過醉仙居獨特的傳音結構,將風花雪月的仙音仙曲傳便整個醉仙居:
“天下為公我為母,山河洞房天星燭,來年妝成萬骨枯,癲色深淺入時無?......”
此時醉仙居里等待的高官、公子、富商、游俠,無不沉醉,無不迷戀,山河洞房天星燭啊,若是娶回柳姑娘侍奉在側,洞房花燭,那該多好!
傳聞曹洪將軍逼迫之時,柳姑娘以死相逼,誓不從!
醉仙居才有柳姑娘的仙音頻現,妙音樂天下,而非一人獨享!
“天下之大,悲歡一渺。近山擬志,臨水思長。意合道分,行其遙遙。”曲聲接尾,拋去柔情,以天地之大悲,升華樂曲意境,從此不再是靡靡之音,而是大道之音,振聾發聵!
突然,樓下大廳涌進大批軍士,擠開賓客,列隊兩排。
一位青衫柔弱文士從入定中醒來,似是站在門口已多時,只是不忍打擾仙音妙樂。
“公~子~請~回!”軍師祭酒郭嘉,帶著司空府親衛,在樓下大喊。
然本曲子還有最后一句,柳如是見曲子上標注“俏皮”二字,便停下醞釀風情,正準備唱完時,被郭嘉打斷。
柳如是聽出是郭浪子的聲音,那是這里的常客了。聽出郭浪子這一刻的鄭重,便嘆息不再強求,偃旗息鼓而回。
柳如是來到書桌之后,掀開紅布,露出明晃晃的一千兩金子,對著曹文盈盈一拜,柔聲道:
“公子的詩曲天下獨絕,詩曲相贈之恩莫不敢望。聽聞公子有意建立青鳥,為天下人盡孝,小女子佩服,愿以千金回贈,助公子心想事成!”
聽著樓下再次傳來的“公子請回”,曹文不知道軍師祭酒郭嘉所來何事,但卻知道不能耽誤,不能怠慢,只得讓許儀和丁儀兩人去抱起金子,曹文向柳姑娘回禮一拜,便自己轉著輪椅下樓了。
郭嘉見文公子自己轉著輪椅下來,身后許儀和丁儀抱著沉甸甸的包裹,想來是那柳姑娘承諾的一千黃金。
郭嘉上前,幫助曹文公子推輪椅,附在耳邊輕身說道:“司空讓公子回去,有事相求!”
曹文好奇:“何事?”
郭嘉淡淡一笑,沒有回答,而是環顧醉仙居一圈后,推著輪椅邊走邊佩服道:“剛才那首曲子,是公子的妙筆吧?柳姑娘的那一千金,花得值啊!”
在醉仙居門口,親衛上來幫曹文公子上馬車時,醉仙居里遠遠傳來俏皮誘惑的聲音:“風花雪月,我想與公子戀愛一場~”
郭嘉一愣,看著臉紅的曹文公子,意識到什么,豎起拇指,含笑不語!
“公子來到許昌,這才一天半,就掙到了1560金......鋒芒太露了!但既是庶子,又雙腿癱瘓,那就沒事了吧?”郭嘉嘀咕完,帶著親衛離開,回到司空府。
那里司空曹操和眾位心腹文臣武將正在等著。
一個時辰前,司空曹操聽完郭嘉匯報近日許昌動靜后,起身道:“召集群臣!”
卞夫人服侍在側,心痛道:“阿瞞,你的頭痛剛好,又未痊愈,昨晚還為子安遍尋靈藥,現在需要多休息。”
曹操淡淡一笑,無謂道:“時不我待。華佗治病,我治天下。”
說完伸開雙臂,等著卞夫人幫忙穿朝服。
穿衣的時間,曹操吩咐郭嘉:“眾人寫的招賢令,我不太滿意。去把子安找來,今早我已任命他為文學掾,這招賢令,他責無旁貸!”
郭嘉帶著曹文,進入司空府議事大廳時,眾人正靜悄悄站立,低頭不語,司空曹操在上首看著眾多竹簡生悶氣。
曹操見郭嘉和曹文站定后,把手里的竹簡扔給尚書令荀彧,道:“這已經是寫得最好的求賢令了,再念一念~”
荀彧匆忙接過竹簡,大聲念叨起來:“今天下,若有,無德有才之人,放于民間;或果勇不顧,臨敵力戰;或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著令各郡守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荀彧念完之后,立在一旁,默然不語。
曹操站立而起,大聲道:“諸位的求賢令我都看了,只有此篇深合我意。但還是太過直白,沒有文才!子建,以往這都是你最擅長,還由你來完善,你來補充一二,潤色一二,可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