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榮喝水的時候,陽信公主和衛青在外面吵吵。
當劉榮洗漱的時候,陽信公主和衛青在外面吵吵。
當劉榮用膳的時候,陽信公主和衛青還在外面吵吵。
劉榮不禁感嘆,好個衛青,居然給我爭取了這么多的時間。
當劉榮快要吃飽飯的時候,他們二人的爭吵終于結束了。
最終的結果令劉榮大跌眼鏡,陽信公主居然氣呼呼的走了。
二人說是爭吵,其實不確切。應該說是陽信公主對衛青單方面的辱罵加毆打。
衛青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執戟郎,老實又本分,哪里敢和公主吵架呢?
是的,衛青是知道陽信公主的真實身份的,只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
他人雖然老實,可不傻啊,相反還是一個聰明人。
劉榮吩咐過,誰也不讓進,衛青就是要堅守此地,執行任務,在劉榮沒醒之前,誰也不能放進去。
但對方是公主,非得進,咋辦呢?就裝傻充楞唄,裝作不認識的樣子。
你罵任你罵,你打任你打,我就是不讓進就完事了。
大智若愚,衛青這波操作頗有幾分白起封地馬科長的影子。
最終的結果就是陽信公主罵累了,打的手都算了,衛青仍然笑呵呵的站在那里。
就陽信公主那點力氣,打在衛青身上,毫無感覺,像是在給衛青撓癢癢。
無奈,見這個傻小子軟硬不吃,陽信公主只好離去了,可能是回去邀人了吧。
臨走的時候,她還不忘記威脅衛青:“你完了,明白告訴你,我就是大漢的陽信公主!敢告訴我你的姓名嗎?”
衛青憨厚一笑,“公主莫怪,俺也是忠于職守,俺姓竇,名泥丸。”
“竇泥丸?嗯,本公主記下了。”陽信公主轉身離去。
走出幾步,她還不忘回頭張牙舞爪的威脅“竇泥丸”。
甚是可愛。
。。。。。。
房間內,劉榮直接噴飯。
竇泥丸?這正是他前幾日給衛子夫等人講的笑話。
逗你玩的笑話,不會有人沒聽過吧?
如今,衛青居然活學活用,開始竇陽信公主丸了。
衛青,真有你的!
劉榮大踏步出門,招呼衛青過來。
后者快步跑了過來,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顯然是在炫耀:看,我的任務完成的不錯吧。
劉榮拍了拍衛青的肩膀,道:“好小子,干得不錯,居然把這個刁蠻丫頭都給擋住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衛青稍息立正站好,朗聲說道:“殿下吩咐的話就是命令,衛青堅決執行。”
劉榮點了點頭,衛青的軍姿站的不錯,一看就是用心練過了。
他繼續說道:“那來人要是我的母親呢?”
衛青毫不猶豫的回答道:“照攔不誤!”
劉榮聞言,十分開心,下屬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忠心更重要。
看樣子這幾天對衛青的軍事化教育進行的不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嘛!
“要是來的人是我的父皇呢?”他再次追問道。
這一次,衛青遲疑了。
皇帝,那可是世界上最有強勢的人,整個大漢天下的主人啊。
不過,他還是給出了肯定的回到:“衛青只聽殿下的話。”
雖然沒正面回答,但那意思,就是皇帝也招攬不誤。
劉榮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道:“收拾一下,等會咱們去出宮辦點事。”
衛青慨然應道:“諾。”
。。。。。。
時近正午,劉榮帶著宮內傳旨的內官,浩浩蕩蕩閑著竇嬰的府邸而去。
路上劉榮和衛青簡單的說了一下事情的經過。
他現在懷疑這事兒是長安的游俠們,衛青和長安的游俠頭子郭解有交情,所以下午想和衛青一起去郭解那里探探風。
劉榮還許諾,這件案子查完之后,將衛青調去當騎郎。
衛青從小就喜歡馬,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
他的騎術高超,在平陽侯府的時候就是騎奴。
當騎郎是衛青的夢想,他和劉榮提了好幾次了,都被劉榮以時機還不成熟的理由駁回了。
如今,劉榮主動提起這件事,他怎能不高興呢。
不多時,車隊來到了竇嬰的府邸。
漢代長安城,最豪華的當屬長樂宮、未央宮等皇室宮殿,除此之外,就是各個列侯、公主、將軍、丞相、高級卿的府邸了。
這些府邸大多由朝廷建造,供這些貴族使用。
府邸的所有權歸朝廷所有,他們只有使用權。
府邸大多位于長安的北部,統稱為北闕甲第,也就是那個時代的富人區、高官區。
竇嬰作為大漢的高級官員,也享有這樣一座甲第(府邸),規格和他的級別相匹配。
本來他之前被免官之后,這座府邸應該被收回,但是竇太后沒說收回的事,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敢亂動了。
畢竟竇嬰姓竇,是竇家的代表人物,說不定哪天就官復原職了呢?
果然,如今竇嬰被重新啟用,這些人都慶幸自己當初的機智。
車馬剛挺穩,竇嬰就帶人出府迎接,顯然是有所準備。
漢景帝說是讓劉榮來宣旨,不過他只是來走個過場罷了。
有專門的人負責宣旨,并不需要劉榮下場去念。
各種儀式、器物準備完畢之后,內官就開始宣旨了。
漢代皇帝的詔書,尤其是發給臣民的,大多言語淺顯,為了方面大眾理解之故。
這邊詔書也不例外,旨意很簡單:讓竇嬰暫代內史(假內史),負責查辦霸陵被盜之事。
同時,梁王劉武和皇子劉榮負責協助,此事關系重大,務必盡快結案。
。。。。。。
竇嬰自從那日被免職之后,倒也苦中作樂,樂得清閑。
常常往來終南山,訪友、涉獵、釣魚,倒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前幾日,當霸陵被盜的消息傳開之后,他就一直留在長安城中,不在外出。
仿佛是知道自己會被重新啟用一般。
俗話說,先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或許竇嬰就是那個非常之人吧。
傳旨完畢,宮中的人先走了,劉榮仍舊留在竇嬰的府邸,不肯離去。
好不容易來一趟,哪能空手而歸啊。
最不濟也得跟竇嬰套套近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