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仍未知道那天竇太后和呂叔究竟聊了些什么。
我們只知道,竇太后在審問結束之后,去找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
母子兩個促膝長談,聊了許久。
起初,漢景帝堅持要大查特查。
一個小小的呂叔怎么有能力策劃火燒霸陵的大案?
絕不可能。
他的身后一定有著其他勢力暗中支持。
漢景帝想讓中尉郅都接手這個案子,把那些心懷叵測的敵人全都揪出來。
郅都的手段,大家都清楚。
他一旦出來查這件案子,一定會把大漢的天下攪的天翻地覆。
竇太后實名制表示反對。
她說,眼下的時局微妙,內憂外患,絕不是好的時機。
一動不如一靜,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
最終,孝順的漢景帝選擇了聽媽媽的話。
第二天,田叔就以一種比較體面的方式離開了這個骯臟的世界。
他死之后,尸體被秘密運出城,以公卿的規格被埋葬在一處荒野。
不樹不封,沒有墓碑。
沒有任何人知道長眠在這里的人是誰。
許多年后,后人訛傳,說這個地方埋葬著大漢的一位公主。
這個地方因此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公主墳兒。
因為竇太后和漢景帝的決斷,這件轟動一時的大案就這樣被冷處理了。
人們只知道人犯已經被抓,并且已經被處死。
至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呂叔是否還有同黨?他的背后是否有些其他諸侯王的支持?竇太后為什這么急于處決犯人呢?
這些成為了永遠的謎團。
。。。。。。
大漢的皇長子劉榮。
自從那天返回甲殿之后,一直睡了一天一夜。
這幾天他真的累壞了。
醒來的時候,只覺得渾身骨頭疼。
連續幾天騎馬,整個人的骨頭都要被震碎了。
體驗簡直不要太糟糕,沒有個三五天根本就恢復不過來。
“殿下,您終于醒了?”一旁的衛子夫開心的說道。
原來這段時間,她一時守護在劉榮身邊,照顧著劉榮。
劉榮從來沒有睡過這么久,她擔心的要死。
這一天一夜,她還時不時的試探一下劉榮的鼻息,發現還活著,就舒一口氣。
現在,這個睡神終于醒了。
沒等劉榮開口,衛子夫就遞上了一碗“蜜糖雪梨”。
這是劉榮沒事的時候琢磨的飲品。
醒來必口渴,口渴必和蜜水,這是劉榮的生活習慣。
劉榮接過“蜜糖雪梨”,不涼不熱,剛好下肚。
衛子夫有心了。
“咕咚,咕咚,咕咚。”
他一飲而盡,唇齒生津。
“爽!”
。。。。。。
劉榮抬起頭,注意到衛子夫的臉色十分憔悴。
厚厚的眼圈好像圓滾滾一樣,顯然是一直守在這里,沒有休息。
劉榮不禁有些心痛:子夫啊子夫,你這又是何必了?
本殿下這里又不缺侍女伺候,你何必一切都要親力親為呢?
整的他跟壓榨員工的無良資本家一樣。
劉榮關切的說道:“子夫,快去睡覺吧,乖。”
衛子夫不出意外的搖了搖頭,道:“殿下,我不困,我先服侍您更衣用膳吧。”
被她這么一說,劉榮還真覺得餓了。
他已經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了,胃里早就空空如也了。
想到衛子夫可能也沒有吃什么東西,劉榮點了點頭,道:“好,你陪我一起吃點吧。”
很快。
各色食物擺滿了一桌子。
這些食物比較簡單,加起來在后世也就判個百八十年吧。
一般般。
劉榮都已經吃膩了。
漢代講求分餐而食。
而劉榮總喜歡把兩個桌案拼在一起,搞成一張大桌子,上面擺很多的食物。
之前,他經常這么干,然后叫上劉德等兄弟們一起大快朵頤。
這是他前世的習慣。
如今,他又拉著衛子夫同桌而食。
衛子夫清楚這位爺的脾氣。
知道自己如果不順從的話,他一定不肯好好吃飯,又要搞出許多名堂來了。
沒辦法,她只好聽話。
但是她的坐姿、位置、神色都十分規矩,時時服侍劉榮,以示清楚自己的奴仆身份。
衛子夫的飯量很小,只簡單吃了幾口,就已經抱了。
劉榮是真的餓了。
只見他宛如饕餮一般,大快朵頤,各種食物不斷的往嘴里送,吃的那叫一個開心。
不一會兒,他就把這些食物消滅了個七七八八。
用膳完畢,衛子夫等人將殘羹冷炙撤下。
此刻的劉榮酒足飯飽。
坐在榻上,無聊的拍著小肚子,這也是他前世的習慣。
所謂飽暖思淫欲,望著衛子夫裊娜的身姿,劉榮心中有了一些別樣的情緒。
邪火旺盛燃燒。
“她怎么這么好看啊!”
。。。。。。
劉榮剛想干些羞羞的事情,一位不速之客到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已經來過兩次的陽信公主。
之前,這個小姑娘被劉榮一頓忽悠,騙了許多錢財。
今日,她將承諾給衛青的戰馬送來了。
馬在漢代可不僅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一種精神的圖騰。
漢馬被賦予了許多深刻的內涵。
漢人愛馬如命,整個民族都殷切的希望著馬道大興。
如同后世人們期盼著航空母艦一樣。
沒有馬,就沒辦法保家衛國、抵抗侵略、殺向敵國。
漢興五十余年,深受匈奴之辱。
報仇雪恥,早已深入人心。
劉榮從房間走出來的時候,陽信公主正和衛青聊天。
這兩口子聊得甚是開心,看的劉榮一愣一愣的。
難不成今世的夫妻,真有著前世千年的修行?
怪哉,怪哉。
見到劉榮出來,衛青趕忙行禮。
陽信公主則是嘻嘻一笑,笑容格外燦爛無邪。
劉榮調笑道:“陽信妹妹,你的馬行不行啊?怎么看上去病懨懨的?”
陽信聞言,眼睛瞪的賊圓,炫耀道:
“大哥,你不行啊,不識貨,我這匹馬可不得了。”
“太宗皇帝當年有一匹神馬名為浮云,你聽說過吧?”
“我這匹馬,就是神馬浮云的后代,厲害吧!”
劉榮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年,漢文帝有九匹良馬,號稱“九逸”,其中一只還真叫浮云。
看來陽信這小丫頭不是信口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