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別院
“請問,這里可是富大貴府上?”一位中年男人帶著一個女人來到富大貴住的地方,來找富大貴。大貴滿臉疑惑,京都他并無認識的人,幺兒總是在京都轉(zhuǎn)悠,她倒是可能有幾個。便起身說,“你們是來找家妹的吧?”
“不不不,我們是來找您的。”
“敢問先生何事?”
“我們來給富幺兒提親呀!”那個女人說,原來那個女人是媒婆。“京都鹽商孔南奎的兒子孔瑜,與令妹情投意合,兩人已經(jīng)認識一年了,如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幺兒的歲數(shù)也不小了,既然郎有情妾有意,不如兩家結(jié)為秦晉之好,也好過你們二人在京都無依無靠呀!”
大貴正要說話,“不我不同意”原來幺兒一直躲在屏風后面偷聽他們說話。
大貴見場面尷尬連忙說“二位見諒,家妹不懂禮數(shù),婚姻大事還容我問問清楚,日后必給各位一個答復(fù)。”
“你可得好好考慮清楚,這可是一門難得的好親事呀!”媒婆說道。
送走了媒婆,大貴問:“怎么回事?”
幺兒委屈巴巴地說:“他是我在街上閑逛認識的,我想找點京都好玩的地方,他就主動帶我去,后來還送我好多禮物,這不又說娶我,我不同意和他吵了一架,他說一定要娶我,所以我今天也沒出去見他,沒想到跑來提親了!”
“那你喜歡嗎?”
“嗯嗯”幺兒很誠實地點點頭。
“那就嫁,好姻緣錯過了,可就再也找不到了!你不一直想找個有錢的嗎?”
“可是哥,我想等你娶了多多姐之后再嫁人!”
“那你想等到什么時候,她這一去不知什么時候才回來!”大貴說這話時有些落寞“嫁吧,你跟我一直顛沛流離,也該安定了。”
兩個月后,幺兒大婚,嫁給了孔瑜。
鳳冠霞帔,紅妝華服,孔家財大氣粗,孔家二老也舍得為兒子花錢。紅色的絲綢鋪在地上,從京郊別院鋪到孔府門口。新郎結(jié)親的馬鞍都是黃金制作的,結(jié)親的轎子上的花紋,也都是金絲縫制。結(jié)親隊伍選儀仗隊都是一般高的高大小伙,就連敲鑼打鼓吹嗩吶的人都是儀表堂堂,這排場引得一路百姓駐足觀看,男兒家自愧不如,女兒家羨慕,一時成為美談。
高堂上,因為富二狗已經(jīng)沒了,大貴作為長輩坐在高堂席上。幺嫁人了,是個大姑娘了,他由衷地為幺兒高興,可也不免心生落寞——從今往后,要不能總在他身邊了,他開始有自己的生活。這時他又想起多多,多多遠在南疆,生死未卜,幺兒又嫁人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一個人。他突然特別想多多,想她在那里過得好不好,那個皇帝有沒有騷擾他,仗打得順不順利......
在孔家婆婆公公待她也很好,沒有因為她曾經(jīng)是乞丐而瞧不起他,聽說了他的身世反而給他很多關(guān)愛。按理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幺兒本不能總回娘家。可公公婆婆知道幺兒就哥哥一個親人,允許他可以時常去哥哥那走動。大貴聽了幺兒描述他的生活,覺得很好,幺兒嫁對了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幺兒不能離開京城,而孔瑜要經(jīng)常東奔西走經(jīng)營生意,小兩口聚少離多。但孔瑜對幺兒很好,每次出去都給他帶一些可心的小玩意。小倆口恩恩愛愛,日子過得還算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