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尋找《江山美人圖》,從太上皇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謝鯨的前任,也一直在做這件事情,但是始終都沒有什么進展。
收繳和查抄的《江山美人圖》,已經有三、四百幅,都沒有發現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高政繼位之后,為了鞏固皇位,積累威望,很需要做出耀眼的政績出來,以此證明上位是正當的,是天命所歸。
神州國如今就像一艘破船,到處漏水。想出什么政績,并不容易。
比較有效,又能快速出政績的,就是太祖那一套。
太祖的功績可以抹殺,太祖的形象可以歪曲、抹黑。但是皇家人知道真相,沒人敢否認太祖時代的強盛。
只可惜,為了人們忘掉太祖,證明自己是對的,包括皇家在內的整個統治者,當初都極力抹殺太祖留下的東西。
不僅是思想上抹殺,還進行物理清除。
太祖留下的先進武器,全部銷毀。
原因是有了這些武器,可能外流或者被人仿制。萬一有人拿著這些武器造反怎么辦?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部銷毀,連圖樣都不能留下。甚至一些會制造這些火器的工匠,都被殺掉。
對于一些機器,也采取同樣的方式。
幾十年之后,那些先進的機器,只能存在于某些老年人的回憶之中。如今五十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沒人知道,歷史上曾經存在過不少先進的東西。
即使偶爾有人提起,也被歸之于神器——是天上神仙帶來的東西,而不是神州國人自己制造出來的。
高氏皇家的倒行逆施,自廢武功,終于遭到了反噬。
當年他們毀掉了那一切,現在想要找回來挽救自己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了。
堂堂的皇家,都跟別人一樣,到處尋找《江山美人圖》,試圖獲得太祖寶藏。
“從上一代北靜王開始,水家就一直在尋找《江山美人圖》,至少已經搜集了一百多幅《江山美人圖》。如今水溶府中,每天都聚集五六十人,尋找參詳《江山美人圖》。”
謝鯨說道。
呵呵……,高政冷笑幾聲。
“他不僅為了《江山美人圖》,也是在養士,效仿孟嘗君呢。”
北靜王因為當初功勞大,沒有分封到外地去,而是留在京城和直隸。多年來,一直在朝中走動。
水家在四王八公當中屬于領頭羊式人物,其他各大家,基本上都唯水家馬首是瞻。
水家跟太上皇親近,其他家族也基本上都是如此,跟高政若即若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根子上還是庚辰之變。
庚辰之變,簡單說來,就是神州版的玄武門之變。
太子暴病而亡,于是就爭奪太子之位。
忠順親王、忠靖侯史鼐等一群勛貴、呂德文等文臣擁立高政為太子。
東平王穆海青,薛家的薛逸晨、薛逸榕等一些人,擁立義忠親王為太子。
太上皇也屬意于義忠親王為太子。
在這種情況下,高政先發制人,發動兵變,殺掉了義忠親王。之后逼宮,要高萬海退位,奉為太上皇。
太上皇今年才52歲。年富力強,甚至有不少人還暗中期待,太上皇有一天會復辟。
太上皇不乏追隨者,四王八公就是這些追隨者當中的代表性力量。
太上皇高萬海還有九個兒子,其中也不乏不服高政者,懷有覬覦皇位之心。
“北靜王府和榮國府、寧國府來往頻繁,除了女眷經常往來,寧國府的賈敬,也時常暗中到北靜王府。據在那里里臥底說,兩家還把各自的《江山美人圖》放到一起,互相參詳。”
“我的人跟蹤賈敬,他還去過別家,到過金陵,蘇州,揚州。金陵俞家火災的時候,他就在金陵。”
“這個賈敬,表面上修道,其實比誰墮入紅塵都深啊。咦?你說金陵俞家?是不是……?”
“就是俞民的俞家。據說他家那場大火,有些蹊蹺。有傳言說,是有人故意縱火,想從俞家得到什么?”
“便是俞家有什么東西,一場大火不也燒光了么?何必還要縱火?”
“這也是解釋不通的地方,所以應天府認為,俞家的火災,純屬意外,并無什么陰謀。臣查了一下俞家的家世,最高的官職,就是南京都水監少監,跟賈代善一起監造戰船。沒有其他可疑之處。”
“如今不少人說,《江山美人圖》就是個騙局,是一些人臆造出來,就是為了賣圖騙錢。實際上并沒有這個圖,也沒有什么太祖寶藏。”
“這個說法,朕十幾年前就在太上皇那里聽說過。但是直到如今,太上皇也一直在尋找,可見并非空穴來風。”
“太上皇那里……。”
沒等謝鯨說完,高政就擺擺手。
“便是有什么線索,太上皇也不會告訴咱們。”
他還想著復辟呢,沒準兒指望著太祖寶藏翻本呢,怎么可能告訴朕?
“老太妃那里……,臣等反復分析,若是真有什么太祖寶藏,或許老太妃會知道一二。”
“朕也曾如此認為,太上皇也是如此,都曾問過。也在老太妃身邊安插了人,但是都一無所獲。如果她真的知道什么,不會一點兒破綻也沒有。”
“金陵甄家每年都來人給老太妃請安,甄家那里會不會有什么瓜葛?太祖皇帝當年時常去甄家,會不會……?”
“咦,謝卿家,這個倒還真的有可能啊。你們沒查過甄家么?”
“因為涉及老太妃,沒有打入甄家內部,只在外圍觀察,記錄一下往來人等。賈敬、賈雨村、薛逸晨等人,都曾經跟甄家來往。如果皇上允許,就派人潛入他家,暗中監視。”
老太妃的娘家,就是金陵甄家。
這些年來,甄家做了一些不法之事。但是從太上皇到高政,一直都沒有追究甄家。
主要的原因,還是看在他們是老太妃娘家的面子上。
這位老太妃,是個敏感人物,是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唯一親人。
在極力抹殺太祖的時候,之所以還要榮養老太妃,其實是無奈之舉。
老太妃沒有子女,殺了她也很容易。但是從太宗高義開始,就一直都沒有下手。
老太妃就是太祖的象征,盡管極力抹殺太祖,但是太祖是神州的開國皇帝,是神州繞不過去的人物。
徹底否定太祖,神州國的來源就沒有合理的說法。
老太妃沒有子女,也沒有什么勢力,每日里就是吃齋念佛。殺了這樣一個人,就屬于朝廷的自殺行為,跟天下無法交代。
所以,只能把老太妃養起來。
沒想到這個老太妃特別能活,八十多歲了,身體還沒什么毛病。過兩個月,就是85歲大壽。
就因為老太妃的象征意義,涉及到她娘家的事情,才要格外小心。
高政琢磨了一會兒,終于下定了決心。
“派人潛入甄家,監視為主,不要輕舉妄動。甄家那些不法事情,等老太妃薨了之后再說。”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