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民的手指在地圖上滑動。
“你看這里,沓津港(后來的旅順港),三國時候就已經開埠。這里,鴨綠江口安平口,也是港口,緊挨著朝鮮,去那里朝發夕至,非常方便。”
“還有這里,牛莊,可以沿著遼水,從大海一直到更廣闊的腹地。這里冬天雖然冷了些,但是港口不凍,仍然可以通航。”
“除了去朝鮮,日本,還可以南下到神州各個港口,直到南洋、西洋,不過是比金陵多幾日航程而已。咱們的遠洋貿易,仍然可以繼續。”
“金陵這里經商雖然方便,但是競爭激烈,勾心斗角,互相傾軋。一旦皇上動手,那些富商巨賈,能有幾個逃得過?”
“便是咱們這樣的中等商家,也難逃一劫。咱們是該急流勇退了。若是執迷不悟,還守在這里,皇上一動手,你我的腦袋……,嘿嘿,搬家是一定的。”
“是啊,咱們也干了不少走私生意,真有那一天,一定跑不了。既然要離開,就要早做籌劃。二少爺,你覺得何時……。”
“倒也不用慌張,目前的生意,該做照樣做。玉兔號和六合號出了海,便是朝廷動手,也傷不到毫毛。有這兩艘船在,咱們就不怕。”
“兩船出去,回來已經是明年夏天,若是在外拿獲其他船只,還可能更晚。”
“家里這邊,可以近日就籌備,派人到遼東去,暫時不用在那里開展生意,只是派人去考察那里的山川地理,河流港口,道路關卡,風土人情,有什么出產,價錢幾何,需要什么貨物,當地商家……。”
“掌握這些之后,今后就有規可循。同時,可在那里購買房屋田產,建造房屋等等,建立立足之地。等將來咱們過去,便能開張。”
俞民這樣安排,一是為了自保,二是為了發展。
太上皇在位三十來年,江浙一帶一直都是這樣。小動作雖然很多,但是起碼在表面上,對朝廷和太上皇還是恭敬的。
該給朝廷的賦稅,也能交上去,太上皇的內帑,也收入不少。所以,太上皇和朝廷對這里的亂象,一直采取默許的態度。
當今神雀皇帝繼位之后,情形就變了。
這一帶人仍然抱著太上皇的大腿,對新皇陽奉陰違。給朝廷的賦稅,也能拖就拖,能欠就欠。神雀皇帝那里,也得不到什么錢。
已經是皇帝了,錢袋子卻在別人手里,神雀皇帝怎么能夠忍受?
對這里下手,就是必然的事情。
俞民既然已經看出來這個趨勢,如果還不走,那可真是自己找死。
所以,他的商業中心轉移,就是必然的。
轉移到什么地方,就要跟他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所謂的發展,在俞民這里,就是將來造反取天下。
羅娑斯是一個選項,但是那里太遠,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快速發展壯大。人力物力都是問題,向那里移民,也不會幾年就能見到重大成效。
所以,羅娑斯只能作為一個備份。一是將來這里不順,可以有個退路。二是將來在神州造反成功,可以作為進軍美洲的跳板和前進基地。
混天王葉培林那里,底子太薄,那些人素質也差。
最為重要的,是戰略位置不好。
處于中原腹地,被朝廷勢力四面包圍,發展空間不大。只要朝廷認真起來,很快就會被剿滅。
對于葉培林本人,俞民也不太放心、
雖然目前她態度比較堅決,但她畢竟是知府小姐出身,價值觀跟朝廷是一樣的。
一旦朝廷招安,懷柔,葉培林會不會改變?便是她不改變,手下人呢?
俞民在那里沒有什么基礎,那些人不一定對他忠誠,能不能為他所用,都要打個問號。
雖然給了他們幾千兩銀子,還打算給他們一些紡紗機,但從本質上講,也只能算是一種風險投資。
那些人殺官員,殺大戶,是見過大錢的。俞民得投入多少錢,才能讓他們滿意?
況且,俞民最需要的是忠誠,這也不僅僅是錢能買來的。
所以,葉培林那里,俞民也只能作為一個備份,不敢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那里。
遼東就不一樣了,一旦在那里立足,就完全是俞民自己的地盤和勢力。
遼東是神州和韃靼兩大勢力的碰撞處,這確實不假。
但是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還要看到另一面。
遼東也是兩大勢力的力量末梢,到了那里,誰也不能再有大的作為。這就為俞民在夾縫中生存,提供了機會。
起碼不至于對他們產生根本威脅的期間,他們不會太重視他。甚至可能還拉攏他。
遼東的地理位置優越,戰略位置重要,瀕臨海洋,不僅外貿方便,海洋還是天然的戰略屏障,可以大大減輕俞民的防御壓力。
那里土地平坦肥沃,氣候適宜,從漢朝的時候,就已經廣泛開發。經濟技術上都不比中原和江南落后,可以比較容易實現糧食自給。
土地廣闊,還可以種植棉花,發展紡織業。
那里礦產資源豐富,早就有鐵礦開采和鋼鐵冶煉、煤炭開采。
森林眾多,可以提供大量木材和其他特產。再往北發展,更是廣闊的黑土地平原。既可以開墾土地,也能作為草場,可以提供大量牲畜和戰馬。
幸運的是,那里的女真等部落,分布雖然比較廣,但是人口不多,力量較弱,平定起來也比較容易。
將來進攻韃靼,只要向西進攻就行。有了大炮和步槍,所謂的韃靼鐵騎,那就是個靶子,都是來送人頭的。
如果進攻神州高氏王朝,陸路可以突破榆關,順著遼西走廊,直逼神京。
取道海路,幾天時間就能在天津衛登陸,兵臨神京城下。
從多個方面來說,遼東都適合作為俞民的龍興之地。
離開葉培林那里之后,俞民一直在思考如何獲得一塊自己的地盤問題。直到從李志高那里得到了大炮和步槍之后,俞民終于下定決心,選擇了遼東。
當然,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搞錢。
有了錢,才能買船,買裝備,招募人員,發展生產……。
正常賺錢太慢,大航海時代,財富都在海上,那就只好去海上搶。
搶那些殖民者的財富,就是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