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禧堂,是榮國府舉行重大活動和接待重要客人的場所。
歡迎薛家的接風宴會,就在這里舉行。
從這一點來看,薛家到來,就是榮國府的一件重大事情。
宴會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
室內是女眷,榮國府、寧國府以及賈家主子,基本上都來了、
外面的院子里,是男人。東西兩府以及族人的男主子悉數到場。
在邊上,還有兩桌下人的席位
一桌男的,是賴大、賴升、林之孝、吳新登、單大良等主要的管家和頭面人物。
一桌女的,是賴嬤嬤、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賴大家的,賴升家的,以及賈璉的奶娘趙嬤嬤、寶玉的奶娘李嬤嬤等體面的婆子們。
至于其他的丫鬟、長隨、小廝們,這種場合是上不了臺面的。他們的任務,是在后面打雜,伺候宴席和主子們。
王熙鳳作為內當家的,身后跟了幾個使喚婆子。一會兒里面,一會兒外面,安排宴席,指揮上酒上菜。
雖然忙的不亦樂乎,但也滿面笑容,盡顯精明干練,安排的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寶釵和史湘云、迎春、探春、惜春等姑娘們一桌,就在賈母和薛姨媽一桌的邊上。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寶釵談吐得體,落落大方。既不失莊重,又不顯得古板,很快就跟幾個姑娘熟稔起來。偶爾說笑幾句,顯得親密。
寶釵知道,今天這場接風宴,是自己在賈家第一次公開亮相。暗地里會有很多人觀察自己的表現,留下第一印象,給出自己的評價。
宴席結束之后,會有許多人到一起,議論自己的一切。
長相、衣著打扮、走路的姿態、說話的聲音,接人待物的態度等等,都會成為眾人的話題。
這些話題,還會跟自己將來的身份聯系起來,跟這次來賈府的使命聯系起來,甚至還會跟林黛玉進行比較,得出誰更適合做寶二奶奶的結論。
所以,寶釵特別關心林黛玉。
此前,林黛玉一直沒有出現,也沒人提起她。
就在宴席即將開始的時候,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出現了。
身邊兩個丫鬟簇擁著,身后跟著一個,還有兩個婆子。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寶釵本能地斷定,此女就是林黛玉。
王熙鳳迎了上去。
“林妹妹來啦,快快入席。老祖宗都問了好幾遍,還叫人去催促,可見老祖宗是一刻也離不開林妹妹的。正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妹妹一來,這就要開席了。”
“謝謝二嫂子惦記著,我沒耽誤開席吧?”
“沒有,沒有,來的正是時候。走走走,過來讓老祖宗看看。若是老祖宗看不見你,這頓飯都吃不安生。”
王熙鳳拉著林黛玉,到了炕邊兒,
“老祖宗,林妹妹來了。我這里事情多,忙得腳后跟打后腦勺,,若是一會兒你找不著人,可別怪我。”
“你這破落戶,那么大個人,哪里就會不見了?你忙你的去吧,天大的事兒,我也不會找你。”
王熙鳳牽制林黛玉的手,來到寶釵旁邊的。
“這是寶姑娘,這是林妹妹。寶姑娘大兩歲,你就叫寶姐姐吧。湘云、探春,你們和林妹妹一起,好好陪著寶姑娘。”
“寶姐姐。”
林黛玉脆生生叫了一聲。
“原來你就是林妹妹,早就聽說林妹妹是西施一樣的美人兒,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快快坐下。”
林黛玉坐下,很快就跟是史湘云、探春說笑起來。寶釵這個后來者,未免就有些被冷落。
不過寶釵并沒有被動等待,就跟另一邊兒的迎春聊了起來。
她不著急,今天剛來,還都不熟悉,不可能立刻就跟這里的人打成一片。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會逐漸融入這個圈子。
倒是林黛玉在府里的待遇和處境,讓寶釵有了初步認識。
按說林黛玉作為晚輩,寓居在賈府,今天這樣的場合,她至少應該早點兒到場,才符合禮數。
可是林黛玉幾乎是踩著點兒來了,所有人都沒有表現出什么意外和不滿,似乎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讓薛寶釵意識到,林黛玉在賈府的處境和待遇,比她原來預想的好得多。
僅僅因為她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得到了老祖宗的寵愛,就被人們如此寬容,是解釋不通的。
更加重要的,還是林黛玉家世,是他父親林如海的背景。
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巡鹽御史,皇帝的親信,這個背景跟薛家的商人背景比起來,具有天然的優勢。
“你想在賈府立足,實現你的目標,并非易事。到頭來,很可能是水中撈月一場空。”
寶釵不禁想起俞民曾經跟她說過的話。
但是,寶釵覺得俞民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今天到了賈府,短短的時間內,寶釵就意識到,俞民這話說的有道理。
一道道菜上來,先上菜的,自然是賈母那一桌。
李紈和尤氏站在地上,從婆子手中接過盤子,往桌上布菜。
上了幾道特別的菜,賈母就給薛姨媽介紹。這道菜叫什么名字,用了什么料如何做出來的。
口氣雖然平淡,也聽不出故炫耀的意思。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一種優越感。
從下船開始到現在,賈家的排場,確實出乎寶釵的意料之外。
薛家也是有錢人,也是大戶人家。她在金陵也到別的大戶人家去過,有的排場比賈家還大,有的人家比賈家還有錢,但就是沒有賈家這種大氣和貴氣。
寶釵很快就意識到,薛家和賈家的區別:薛家缺的是賈家這種老牌勛貴的底蘊、貴氣和自信。
賈家一門兩國公,怎么到了俞民嘴里,就滿是不屑呢?
在船上的時候,俞民跟璉二哥、蓉哥兒雖然相處還算和諧,可是他言談舉止之間,并沒有對兩人的敬畏,相處非常輕松。反倒是璉二哥和蓉哥兒,顯得有些巴結之意。
對于寶玉,俞民雖然沒有直接的評價,但是璉二哥和蓉哥兒談起寶玉的時候,俞民卻頗為不屑,視寶玉如無物一般。
突然間,寶釵覺得不對。
我怎么總是想起俞民的所作所為,甚至拿他跟寶玉比較。
不過是船上短暫相處,他還有偷竊我家《江山美人圖》的嫌疑,我可不能被他左右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