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午吃什么?”
翠兒跟小柒玩了一會,站起身來,一臉期待的看著陳揚。
“吃吃吃,就知道吃,都胖成豬了還吃。”
陳揚虛點著翠兒。
這一下,可戳到了翠兒的癢處,畢竟昨天還跟李清凝抱怨自己胖了呢。
“胖怎么了?胖吃你家大米了?”
剛說完這句話,翠兒就捂住了嘴。
好像。。。吃的還真是陳揚他家的大米。
“行了,別欺負翠兒了,說起來我也有點餓了。”
李清凝也站了起來,笑盈盈的說道。
陳揚向來對李清凝的笑容沒什么抵抗力。
“中午吃一個你們沒吃過的東西。”
說完,在二女期待的目光中,陳揚搬出一個銅鍋。
“今天中午咱們吃火鍋。”
“這就是火鍋?好吃嗎?”
翠兒好奇的看著銅火鍋,四處尋找下嘴的位置。
“我說吃火鍋,可沒讓你吃鍋啊。”
陳揚制止了翠兒危險的想法,雖然他毫不懷疑翠兒有能吃掉這口銅鍋的牙口。
接著,他像是變戲法似的,在桌上放下了一盤盤的菜肴。
剛剛片好的,薄如蟬翼的牛羊肉。
牛肚,百頁,丸子,豆皮,蝦滑,當然也少不了各種蔬菜。
雖然二女都能吃辣,但是陳揚還是做了個鴛鴦鍋,撥開鍋頂的銅蓋,等水開了之后,稀里嘩啦下了一大堆食材。
“稍微涮一下,熟了之后蘸著蘸料吃就可以了。”
陳揚說完,抓著筷子,直勾勾的看著正在鍋內翻滾的食材。
小柒腿短,索性直接站了起來。
“好了,熟了,可以吃了。”
陳揚剛說完,就發現三雙筷子在自己面前閃出了一片片的幻影。
等他回過神來,只見兩大一小三個女孩子,已經埋頭開始吃了起來。
“喂,你們給我留點啊!”
把一大桌子食材吃了個干干凈凈,四個人捧著肚子懶洋洋的躺在椅子上。
“好吃!明天我們還吃火鍋吧。”
翠兒心滿意足的說道。
“這東西吃多了上火,你也不想自己臉上長痘痘吧?”
翠兒捂著自己的俏臉,一臉驚恐的搖了搖頭。
李清凝眼神有些迷離的看著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陳揚,你負責的御林軍,招兵招完了嗎?”
過了一會,她回過頭來看著陳揚,臉上因為剛才吃飯多了幾分紅潤,更顯得嬌艷。
“基本完了,接下來就是三個月的新兵期,和后面的日常訓練了。”
李清凝點了點頭,把剩下的話藏在了肚子里。
她想說的是:“陳揚,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京城剩下的唯一的武裝力量,就是這只御林軍了。”
而她更想說的一句話是。。。
“我的安危,就全交給你了。”
李家在喪事辦完,把兄弟兩人安葬好之后,就大門緊閉。
此時,一臉憔悴,眼神兇狠的李惠仁坐在李家大堂中。
房門緊閉,即使是白天,這屋子里也顯得陰森森的。
畢竟幾天之前,這個屋子里還躺著兩個死人。
在他的面前,是許多臉色很差,面露猶豫的人。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在京城大名鼎鼎的大人物。
四大家族家主悉數到齊。
還有兩個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兒的人。
剛剛被調走的前京營都指揮使付云雷的弟弟付云海。
最后一人,則是京城錦衣司的鎮撫使,雷全!
“三日之后起兵,誰贊成,誰反對,我再問最后一次!”
李惠仁雙眼通紅,一只腳踏在椅子上,目光掃過每一個人。
衛家家主衛離一臉激動,躍躍欲試。
陳家家主陳墨猶豫良久,最后嘆了口氣。
雷全和付云海二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野心。
只有王從冷哼一聲,站起來。
“道不同不相為,今天的事情我不會說出去,告辭。”
說罷,他就要往外走。
李惠仁看著王從往大門走的身影,嘴角勾起了一抹殘忍的微笑。
“唉,不要著急嘛。”
說著,他快步往前走去,伸出手,好像要攬住王從。
但是,在他的另一只手中,突然出現了一抹寒光。
王從有些不耐煩的回過頭來,整個人卻突然呆住了。
在他的胸口,出現了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沒入柄。
“你。。你敢殺我!”
“只有死人,才不會泄露消息!”
李惠仁看著生命氣息急速流逝的王從,手中的匕首轉了一圈,眼神兇狠如野獸,一字一句的說道。
王從軟軟的倒在地上,他帶來的侍從也在同一時間被亂刀砍死。
“好歹也是這么多年的情誼,說下手就下手了,李大人,你的心還真狠呢。”
雷全笑瞇瞇的說道。
“哼!”
滿身是血的李惠仁重新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這下,我們能聊一下到時候的具體計劃了。”
“我手頭能用的錦衣衛,大概有五百人。”
雷全率先開口。
“付家家丁五百,全都是退下來的老兵。”
付云海接著說道。
“衛家可以出一千人,但是武器不夠。”
“陳家五百人。”
“好,我們李家,出兩千人!”
不要懷疑,作為京城勢力最大的幾大家族,這些家族養個千八百家丁跟玩一樣。
“現在京城只有剛剛招完兵的御林軍,最快調回京城的歷陽軍士卒,還有一個月才能到達京城,不管是精銳程度還是人數,都是我們占優,只要我們打進皇宮,生擒狗皇帝,迎回福王,諸位都是從龍之臣。”
雷全聽著李惠仁的計劃,皺起了眉頭。
“李大人,恕我直言,如果戰事不順,又該如何?”
“諸位,李某做了一輩子的生意,賠本的買賣李某從來沒有做過,現在我們已經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不瞞各位,江南的福王,已經起兵了!”
就在李惠仁說話的同一瞬間。
江南的金陵城一片肅殺。
一身金甲的福王看著點將臺下黑壓壓的人頭,把手中寶刀往天上一指。
在他的身后,立著兩面大旗。
其中一面大旗,寫的是福王的福字。
另一面大旗上,同樣寫著三個大字。
“清君側!”
大夏歷。
鳳鳴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福王李成壽,舉起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