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這么放心,把這么大一個國家交給我?”
陳揚似笑非笑的看著眼前李清凝毫無瑕疵的俏臉。
“雖然父皇寫的那封信,和我們大夏使用的文字有所不同,但是也差不多能看個大概。”
李清凝背著手,低著頭,慢慢說道,“我看他的語氣,跟和一位老朋友說話差不多,應該很信任你吧。”
陳揚低頭看了看,發現臺階非常干凈,想想也對,畢竟是皇陵,定時打掃一定是少不了的。
于是他索性坐了下來,就坐在了皇陵臺階的最上一層。
李清凝也陪著他坐了下來。
“更不要說,父皇還在信中說明了要讓你和我一起治理大夏。”
李清凝抬起頭來,看著皇陵周圍一望無際的田野。
“你看這大好的河山,看這些可愛的百姓們。”
陳揚向前走了兩步,和李清凝并肩,眺望著田野。
“既然如此,我總不能辜負你的好意吧。”
“文治我不會,而且關相他們做的也很好,我沒必要橫插一手,但是武功這一方面。。。”
他轉過頭,李清凝也在同一時間轉過頭來。
“我想,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李清凝輕輕的點了點頭。
“對了,當年先帝暴斃的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清凝托著下巴陷入了回憶。
“當年,父皇正是最得意的時候,由他一手促成的大夏官道已經基本結束,在位期間,大夏的疆土增長了整整一倍,功高蓋主的將軍也沒有被他兔死狗烹,而是找個機會雪藏了起來,準備等我即位之后再啟用。”
陳揚挑了挑眉頭。
“將軍?”
高牧野出山,還是陳揚昏迷之后的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對此還一無所知。
“是啊,大夏四大名帥之首的高牧野,在李慧仁叛亂之后重新出山,直接打退了清遠城入侵的梁國軍隊。”
“哦。。”
陳揚點了點頭。
“但是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夏天,突然有人告訴我,父皇駕崩了。”
“我急匆匆的趕往皇宮,發現父皇盤坐在他練功的蒲團上,一動不動,氣息全無。”
“而我,剛剛被父皇冊立為太子,所以,我就這樣,毫無準備的登上了皇位。”
陳揚微微仰躺,用雙手撐住地面。
“所以說,先帝有可能是假死?”
“今天空蕩蕩的皇陵,不是已經說明問題了嗎?”
“但是你為什么不想想,先帝醒了之后,為什么沒有直接回去,甚至連個消息都沒有留下,到現在四年的時間杳無音信。”
“什么意思?”
“先帝的信里說過,他的時間不多了,我覺得,他是因為某些原因,假死脫身,至于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李清凝點了點頭,站了起來,輕輕拍了拍身上沾的灰塵。
“不管怎么樣,父皇還活著。”
她笑著說道。
陳揚也站了起來。
“是啊,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李清凝在早朝上宣布,錦衣司百戶,御林軍指揮使陳揚,被破格提拔為兵部尚書,入內閣,位于關廷杜晨之后。
這一條調令,無疑在朝堂掀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陳揚今年剛滿20歲。
大夏自立朝以來,從來沒有過如此年輕,就封侯拜相的人。
不過,首先是福王表示了同意。
接著,是關廷和杜晨。
錦衣司于大成和喬羽也力挺陳揚。
在他們五個的支持下,在加上原本的兵部尚書也被提到了內閣,些許波折被消弭于無形。
下朝之后,陳揚婉拒了無數想和他拉近關系的大小官員,第一時間回到了家中。
一百名虎嘯營將士,整齊的站在他的面前。
在他們身后,是堆積如山的子彈殼,和被打的千瘡百孔的靶子。
“很好,看來你們都完成任務了,那么現在告訴我,誰是這次訓練,表現最好的?”
陳揚背著手站在他們面前。
“是陳哥。”
虎嘯營只有一個陳哥,就是陳山。
“那好,陳山,你再挑九個表現比較好的,跟我來。其他人原地休息一會。”
陳山很快就挑出九個人,跟著陳揚往后院走去。
過了一會,十個人抬著五挺MG42和幾箱子彈走了過來。
“你們十個,以后就負責這個了,我來教教你們怎么用。剩下的人在旁邊看著,好好學好好練。”
一只足以改變大夏所在的這個大陸戰爭模式的小隊,正在陳揚所在的這個院子里,慢慢的演化著。
把機槍的使用方式教給虎嘯營之后,陳揚讓他們繼續訓練,騎上馬,去了內閣。
“陳相!”
走進內閣后,第一個上來打招呼的人對陳揚的稱呼,讓陳揚打了個寒戰。
“算了,喊我陳尚書吧。”
陳揚想了想,對他說道。
“好的陳尚書。”
他大步走進關廷等人所在的房間,四個人正在聊天。
首輔關廷。
次輔杜晨。
沒什么存在感的老三,現在是老四的于子軒。
剛提上來的老幺,前兵部尚書齊河。
四人見陳揚走進來,紛紛站了起來。
“年僅二十歲就封侯拜相,自古罕見,陳揚,恭喜了。”
關廷笑瞇瞇的對陳揚說道。
“關相說笑了,小子有幾分本事,小子自己知道,只不過是我對大夏有用,所以得到了陛下的重用罷了,”
陳揚客氣了兩句,隨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次來,是有幾件事對幾位閣老商量一下。”
“但說無妨。”
“首先,雖然我是兵部尚書,但是我已經和陛下說好了,兵部的日常事務,還是由齊閣老主持。內閣的日常事務我也不會怎么參與。”
“那你?”
齊河疑惑的問道。
“我?打仗!”
陳揚抿了一口杯子中的茶水,笑著說道。
“去哪打仗?金國和梁國剛被打退,一時半會也不會卷土重來。”
“他們不來,我們就打過去!”
陳揚自信的說道。
“啊?”
此言一出,四人都愣在了原地。
就在這時,一名小吏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閣老,清遠城歷陽城急件,梁國金國聯合,六十萬大軍犯邊!”
所有人都驚訝的抬起頭來。
“多少人?”
“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