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靜和月亮做了同桌,平日里小靜很關照月亮,月亮經常去小靜家里玩。月亮喜歡小靜的頭發——又黑又直;羨慕小靜的指甲——特別長也不折斷;更喜歡小靜的媽媽對小靜的溫柔呵護。總之,月亮想要擁有這些,這些都是她平日里所得不到的,極度向往的生活。
雖然兩人關系極好,但是小靜不希望月亮超越自己,那是她不能容忍的事情。
一次數學單元測,老師發下單元測試卷,就開始全班巡視。月亮太貪玩了,忘記背誦定義和公式,這些題根本沒法做。月亮用眼角的余光掃視小靜的試卷,悄悄的寫滿了試卷,當小靜發現這一切的時候,趕緊把試卷用手捂住,可惜為時已晚。小靜生氣地看向月亮,月亮裝作若無其事。小靜嘴里小聲說著:“你不會超過我的!”月亮不作聲,畢竟自己做了虧心事。
幾天后,試卷發下來了,小靜九十分,月亮九十二分。小靜看著月亮超出的那兩分氣憤地說道:“抄我的還比我多考兩分,不要臉。”說完就去辦公室找老師揭發月亮,老師認為不可能,因為月亮考得比小靜多。小靜無功而返,更加憤恨。從此,兩人友誼的小船翻了。
月亮又一次失去了朋友,沒有了和自己玩耍的人,時間都用到了學習上,成績突飛猛進,超越了班里所有的尖子生。老師不禁對月亮注意起來,月亮慢慢地成了班里的小組長和名人。
這個小組長只是一個冠名,沒有什么實質的作用。老師只是建了一個班委,卻沒有讓班委會發揮用途。
月亮有了這個頭銜,組員自然高看一眼。月亮并沒有在意這個頭銜,只是默默地學習。
九十年代的農村小學教育落后,老師的文化素質不高,百分之八十的老師是代課老師,而代課老師的工資又低,不能維持生活必須,所以老師得一邊教學一邊兼職。
就說月亮的語文老師吧,他姓張,一個月工資一百五,只能靠家里的煤球廠維持生計,夜里在家里托煤球,白天來學校上課,他總是一身的疲憊與困意,草草在黑板上寫出當日的學習課目,布置好作業就去辦公室睡覺。
月亮是個聽話的好學生,有作業都是照做,從不跟著班里的搗蛋鬼胡鬧。班里的孩子最討厭抄課文,可月亮卻抄得很認真,心甘情愿。她發現課本上的課文寫得很美,她喜歡欣賞這唯美的文章,她總能在抄寫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可以說,老師的偷懶促使學生學好了作文。月亮的作文寫得流暢自然,情感真摯,語言唯美,作業本上總是得到張老師的好評。
張老師教了月亮兩年,除了布置作業,從來沒有講過課,月亮靠著自學升上了縣里最高學府縣一中,成為村子里最牛的孩子,為此她高興地跳了起來。
月亮在學習上如魚得水,可是,她并不快樂。
家里只要爸爸在家,吵架聲從來沒有停止過,月亮恨極了這樣的日子。小孩子總是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把愁苦刻在心里,把這一切付諸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