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非但沒有害怕,反而興奮的滿臉通紅。
“少爺,那咱們什么時候去把陸家滅了?”
許平一秒破功,轉頭目瞪口呆地看著正在揮舞著小拳頭的麗人。
不愧是長在九邊軍鎮,軍頭養大的姑娘,心緒穩定之后就漸漸露出了本性。
許平暗暗告誡自己,絕不可等閑視之。
歷來苛政猛于虎,其中可不包括胭脂虎。
許平拉過她橫坐自己腿上,張牙舞爪的小老虎瞬間變成了溫順的花貓。
“連陸晏清都不知道人家具體要干嘛,咱們又能做什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靜觀其變吧?!?/p>
許平依舊四平八穩,不以為意。
“少爺真是好脾氣。”周蕓扁了扁嘴:“若是旁人,只怕是要千方百計打探,然后先下手為強了?!?/p>
許平心道你以為我不想,這不是沒辦法嘛。陸晏清那家伙估計正攥著情報待價而沽,就等著我上門去求他呢。
他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處世之法,許平不太贊同。所以他一直刻意與其保持距離,并不僅僅是不想蹚渾水。
“不說這些了。蕓娘,我此前就一直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如今你來了,想問問你愿不愿意幫我?!痹S平把周蕓輕輕抱起放在太師椅上,自己則起身拉過一條板凳坐在一邊。
周蕓和王家父女起初并不太習慣許平那些“沒大沒小”的行為,包括強行要他們一起同桌吃飯,見到許平的時候不用彎腰行禮之類的規矩。
李忠則告訴他們,兩年前剛這么要求的時候,起初他也是堅決不肯實行。直到少爺為此絕食了一天,他才妥協了。
“少爺與那些俗人大不同,你們自在些便是?!?/p>
三人這才放寬了心。
周蕓回過神來,感覺少爺今天好像格外不同些。
許平興奮中帶著點忐忑,仿佛馬上就要做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一樣。
“少爺你說吧,奴家什么都答應你?!敝苁|看著許平神采飛揚的樣子,不知不覺也隨他一起歡欣起來。
“是這樣的。咱家的東廂房不是一直空著嗎,忠叔總說要留著以后給我兒子住,我倒覺得閑置著怪可惜的?!?/p>
“少爺有話直說便是?!?/p>
“唔。我是這么想的,不如把它改造成一間學堂,教附近的小孩子讀書識字。忠叔要照看家里的產業,李義要干農活,而且感覺他也不太合適,二娘和王七巧娘又不識字……”
看著扭扭捏捏支支吾吾的許平,周蕓噗嗤樂了。
“那便交給奴家好了。”周蕓一口應下:“奴家雖然學問不精,給童子開蒙應該還是綽綽有余的?!?/p>
說罷站起身干咳兩聲,一手負于腰后,一手搓著下巴,邊走邊搖頭晃腦念道:“人之初,性本善……”
“哈哈哈哈哈?!痹S平笑得前仰后合,心情說不出的舒暢。
大明立國之初,急需大量的讀書人來治理國家。再加之太祖皇帝自己就是貧民出身,深知貴族壟斷下,百姓讀書不易,因而非常重視基礎教育。
不僅大興官學,還鼓勵私學,大大促進了明初的人才培養與國家發展,讓元朝摧殘下的中原大地迅速恢復了元氣。
甚至于在他為了政治需求,一次又一次掀起大獄,殺得百官人頭滾滾的情況下,井噴的人才都還能保證政府運轉一切如常,沒有出任何問題。
文脈豐沛可見一斑。
但此時已過去近兩百年了,再加上當今這位天子藩王繼位,對百姓素來沒有多少關心,祖上留下的很多好東西都荒廢了。
不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門檻越來越高,對百姓也越來越不友好。
所以許平一直想要辦學,只是苦于分身乏術,無人可用。
從前的那個他就是靠的苦讀擺脫了貧窮的生活,如今重走了兩年求學路,感慨更深。
除去刻意裝點的光環,世上的大多數人其實都不比那些成功者差什么,不過是缺少機會和抓住機會的那份自信罷了。
如今許平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覺得有責任去真正地為百姓做點什么。
便從現在開始,便從東廂房開始。
消息飛速傳遍了整個太平村甚至清河縣。
“你聽說了嗎?許相公在家里辦私塾了,要給十里八鄉的童子開蒙。”
“哪個許相公?”
“還有哪個,就是那個幫大伙兒平反冤案的許相公??!”
“哦哦哦,許平相公是吧,好事啊好事,咱們太平村的娃娃有書讀了!”
一旁的年輕人撇了撇嘴:“大爺,這許相公倒是收了不少狀子,也沒聽說哪家的冤情見了天日啊。怕不是靠這個沽名釣譽,這會兒來賺錢了吧?!?/p>
老人呸了一聲罵道:“你這個混小子胡說什么呢,許相公多好的人,肯定不會如此。定是張南德那狗東西,壓著許相公不讓他給百姓伸冤!”
另一老人脾氣好些,溫和勸道:“年輕人,你錯怪許相公了。人家說了,孩童去他家上學,不但不收學費,連束脩都不要。”
這下年輕人驚了:“啥?束脩都不要?”
“對,就是先生好像暫時就一個,是個女先生,聽說是大戶人家的落魄小姐。人家什么都不要,甚至連書本都備好了,自家帶著筆墨和紙張就行?!?/p>
“會不會有什么陰謀?”年輕人還是不信會有這種好事。
這下連這脾氣好的老人都怒了:“哼!許相公功名在身,家大業大,圖咱們泥腿子什么?況且又不用交錢又不要送禮,還能有什么陰謀!”
“大爺息怒,是我嘴浪了。”年輕人一邊討著饒,一邊在心里盤算著,自家兒子今年也要六歲了,回去跟婆娘商量商量,看看要不要送去試試,萬一小東西讀得進書呢?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敲鑼打鼓聲,吸引了村口閑人們的注意力。
“捷報!許家大少,中試丙午科應天府鄉試第三名!”
“捷報!許家大少,中試丙午科應天府鄉試第三名!”
“捷報!許家大少,中試丙午科應天府鄉試第三名!”
縣里來的報信隊伍越走越近,聲音也越來越大,閑人們聽清楚后爭先恐后地奔向許府,搶著報捷討賞。
只有那年輕人反方向往自己家跑。
倆老人心善,沖他喊道:“傻孩子,一起去討口酒喝也好??!”
年輕人頭也不回,扯著嗓子吆喝:“我得趕緊帶我家狗蛋去許相公……許老爺家報名,酒還是您二老替我喝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