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巴蜀四面環(huán)山,草木茂盛,正是絕佳的狩獵之地。
劉范最近心情不佳,本以為回歸巴蜀后能一呼百應,順利起兵勤王,結(jié)果沒要到兵馬不說,還被父親訓斥了一頓。
他也因此得出一個結(jié)論,父親暗藏異心,并未想過匡扶朝廷。或者說,他想在巴蜀當他自己的土皇帝。
劉范對這種行徑是十分鄙夷的,身為劉氏子弟,理當匡扶漢室,豈能偏安一方?
他近日心情煩悶,于是便帶著幾十名護衛(wèi)來到山林間狩獵散心。
咻!
羽箭脫弦而出,小白兔逃之夭夭。
劉范憤怒的將手中弓弩丟在地上,許是最近心事太多,做不到全神貫注,連高祖賦予的洪荒之力也丟失了。
若是以前,憑他百步穿楊的箭術,絕不會讓這獵物逃脫。
這正是人生幾大錯覺之一……我很能打。
就在這時,一旁的護衛(wèi)首領忽然察覺到前方灌木叢有異動,于是拔劍出鞘。
“公子,有些不對勁。”
“慌什么,難不成光天化日之下還有人敢行刺本公子不成?”
下一刻發(fā)生的事瞬間印證了他的說辭,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從各個方向突然殺出。
“保護公子!”
眾護衛(wèi)沉默,公子你完全可以不說話的。
“大司馬有令,格殺勿論。”
其中一名黑衣人的言辭吸引了劉范的注意。
大司馬?
除了最近高升的李傕,世間再無第二人,他竟把手伸到巴蜀來了么?
然而不等他細想,黑衣人已是一擁而上。這些人顯然都是善戰(zhàn)的死士,且人數(shù)眾多,劉范的護衛(wèi)竟有些難以應付。
劉范心中憤然,雙拳緊握:李傕,你就這么恨不得將我除之而后快么?
可我偏偏不讓你如意!
“公子快走……”
護衛(wèi)首領一劍劈飛一名黑衣人,同時催促劉范離開。
“諸君舍命相護,我怎能獨自離開?”
“我等乃是職責所在,公子不必顧慮。”
“我……”
劉范最終還是逃了,他肩負著匡扶漢室的重任,絕不能就這么死在賊人手里。同時心里暗自后悔,早知如此便應該多帶些護衛(wèi)。
諸君且去,吾定會斬下李傕頭顱,為爾等報仇!
……他一路狂奔,不覺間竟迷失了方向,但身上的重任再次賦予他求生的力量,意志力格外堅定。
然而黑衣人很快解決劉范的護衛(wèi),繼續(xù)追殺而來。
鏘!
劉范拔劍出鞘,環(huán)顧四方黑衣人。他自知已經(jīng)無路可退,如今唯有背水一戰(zhàn)。
高祖,請賜您的兒孫力量!
但這次似乎不用劉邦出力了。。。
黑衣人正待出手,一點寒芒劃破長空,尖銳的破空聲響起,一名黑衣人毫無征兆的發(fā)出慘叫,隨即跌落在地。
他的脖頸處赫然插著一柄染血的飛刀,死狀頗為凄慘。
眾黑衣人抬頭望去,只見樹梢上立著一道身影,白衣縹緲,宛如謫仙。
他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手中把玩著一柄小飛刀,那名黑衣人的死因已是呼之欲出。
“你是刀王【王振】?”
疑似黑衣人首領的男子沉聲說道。
“我現(xiàn)在換了個名字,記住,誅爾等者——小王飛刀是也!”
話音剛落,便見周遭狂風大作,一股凌厲的刀勢撲面而來。
刀刃隨風亂舞,肆意穿梭在人群中,卻又像被賦予了生命,精準的劃過一個個黑衣人的脖頸。
他們就像是一群提線木偶,毫無還手之力即被擊斃。
劉范看得瞠目結(jié)舌,他第一次發(fā)現(xiàn)殺人也可以做得這么優(yōu)雅,就像是一種藝術。
“壯士留步!”
他見那位救了自己的“刀王”轉(zhuǎn)身欲走,于是急忙開口叫住對方。
王振背對著劉范負手而立,盡顯絕世高手之風。
“公子還有何事?”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壯士既救我一命,怎能讓我當知恩不報之人。”
王振淡然道:“我救公子非為利,也不要什么賞賜,只是看不慣【李賊】殘害忠良。”
劉范卻是眼前一亮,從王振的說辭來看,其也是心懷國家的忠勇之士,如此人才豈有錯過之理?
“壯士既心系國家,何不與我共創(chuàng)大業(yè)?”
“可在下只是一介武夫,空有一身武功卻不能為國除賊,又能幫上公子什么忙呢?”
“壯士此言差矣,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心報國即英雄好漢。”
劉范聽出王振的猶豫,當即趁熱打鐵。
李賊如今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接下來必然少不了派死士行刺,他身邊正缺這樣的奇人異士。
“公子如真心為國,在下自會助你一臂之力,來日方長,在下告辭。”
王振說完不等劉范回應即灑然離去。
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若是輕易便答應了,又怎能打入敵人內(nèi)部?
不錯,王振正是李傕派到劉范身邊的,甚至這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把戲也是李傕編寫的劇本。
他需要一顆暗子,不論是當下還是未來,或許能發(fā)揮出意外作用。
用幾個重金招攬的游俠來換取打入巴蜀內(nèi)部的機會,這個買賣無疑是劃算的。
劉范渾然不覺,心中還有些惋惜,恨不能招攬到這等英雄豪杰。
不過他也不氣餒,這壯士并未把話說盡,甚至表明了加入的意向,這番話更像是在考教他的人品。
越是出色的人才,在擇主的時候越是慎重,劉范對這位壯士愈發(fā)看重起來。
此人應是江湖游俠,人稱“小王飛刀”。
——
“算算時間,王振應該已經(jīng)進入巴蜀了吧?”
“嗯,我們安排的人也已經(jīng)前往巴蜀。”
“一定要做得隱秘,這顆棋子很重要。”
李傕很重視劉范這顆子,或者說他對巴蜀勢在必得,這關系到西涼軍的長遠發(fā)展,也是他爭霸路上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
當前錦衣衛(wèi)的重心都放在巴蜀,甚至就連他也親自下場,為劉范編寫了一部劇本。
“敢問主公,王振這顆子該以何為號?”
“便叫探花吧!”
小王探花……聽起來怪怪的。
李傕卻在思考一個問題,要不要給王振賜“李”姓,讓他回歸原本的道路。。。
“史阿的傷勢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