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麥科帝國
帝國-圣麥科(Mecha),由斯蒂安·迪邁克建立,文明歷(簡稱文歷,以文泗汀和明德蘭星球的統稱為名)前5545年建立,斯蒂安從王國國王開始建立機械力量晉級體系,為籠絡其它王國及其它勢力,將資源、經濟、軍事產業分封給出力的大臣、將軍和親信,大帝強大的個人實力和麾下強大的機械軍團、機械裝甲軍團和永世效忠于的魔能天空軍團能征善戰,很快就成為文泗汀星球唯一的超級帝國。為帝國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帝國文相韓歆·利奧彌爾提出帝國的隱患,斯蒂安堅信個人武力的強大是帝國穩定的保障,不以為然。不久之后韓歆失蹤。文歷3365年,帝國與毗鄰星球明德蘭星球上的明德蘭帝國締結盟約共同征伐三山星系的其他帝國和王國,戰爭歷經2000年,帝國獲得12個星球,文歷前323年,文明聯盟與三山星系的抵抗戰線決戰,決戰后斯蒂安下落不明,長期征伐和早期隱患導致帝國于文明歷前287年分裂為十一個勢力,彼此相互叛亂的戰爭持續了267年,直到文明歷元年斯蒂安后人波薩布·迪邁克建立麥科帝國持續至今,但版圖僅僅只有文泗汀星球三分之一的貧瘠領土;目前帝國由帝國宰相府代表的貴族院與議會代表的領主聯盟共治帝國。貴族院代表大貴族、軍事產業等傳統勢力的利益;領主聯盟代表外來生命建立的體系,由帝國的特殊戰士分封制演變,逐漸掌握帝國的經濟命脈,成尾大不掉之勢。
二、機械文明關于促進寰宇科技文明發展的決議
宇宙歷第6紀元99999年,機械文明最高議會以七票贊成,三票棄權,五票反對的票數通過了《機械文明關于促進寰宇科技文明發展》的決議。
從第七紀元開始對寰宇范圍內所有科技文明星球進行文明等級扶持;具體辦法如下:
1.由低級文明篩選精通本星球科技的機械人員參與三山星系文明爭霸戰。參與人員一律清除來歷;通過成績逐步開啟記憶。
2根據取得的成績提升所屬文明等級;
3成績也反映勢力贈與所屬文明發展所需的資源、技術、知識體系和力量/軍工體系產業。
4成績最好的前十獲得機械文明的科技扶持及資源傾斜。
5每紀元統計一次成績。
三、基米的來歷
主角基米,自稱小蝦米,名字不可考。系地球中華文明于2147年參與三山星系爭霸戰的志愿者之一,機械博士,堅定的愛國民族主義者,從事社會實踐工作。
四、其他伙伴的來歷都差不多。
本設定本書很早就做了,我還以為都可以查詢到,問過編輯大大才知道需要一定等級才能開啟,考慮到本書很快就要完成第一卷了,必須要交代背景了。
五力量體系
1機甲從h級到s級分為九個等級,顏色白/紅/橙/黃/綠/青/蘭/紫/紫黑色
標準屬性:攻擊、防御、速度、閃避、暴擊、敏捷
標準戰力:S=80萬,A=40萬,B=20萬,C=10萬,D=5萬,E=1.5萬,F=0.1-0.5萬,H=0.01-0.05。
《聯盟功勛法案》之后,C級以下比較混亂,領主們為了長治久安,故意推動此事,因為他們自己逃避了進一步的可能,反正有天地玄黃甲鎧維持統治。
2機甲進化方向
近戰分為戰士和騎士,武器分為冷兵器+步槍+機槍;戰斗形態,戰士為機甲單位;騎士為裝甲車/步兵戰車-坦克
中近程分為分為戰士+騎士+近距離火炮;武器為步槍+機槍/機炮+105mm以下火炮。戰斗形態機甲、履帶、輪式、近空、武裝直升機、對地/海攻擊機、俯沖/水平/魚雷轟炸機
遠程分為炮臺和自走,武器分為步槍+122mm以上中程火炮+460mm重型攻城炮
運輸型,武器為步槍+機槍/20mm以下機炮。戰斗形態:輕型卡車-中型卡車-重型卡車-輕型履帶運輸車-中型履帶運輸車-重型履帶運輸車
變形車分為運輸車、水陸兩棲運輸船、基地車、采礦車、中遠程導彈發射車、運輸機。
平臺分為陸基/空中/海基炮臺,武器步槍+機槍/機炮+所有類型的火炮+所有類型導彈+艦炮/軌道炮,進化方向很復雜,不同方向結果迥然不同。可能路越走越窄,也有可能越走越寬。經驗要求高,技能多,練級困難。
3帝國軍隊體系
1)對外征戰帝國與帝國之間標準戰斗編制為營級戰斗群-旅團-師團,軍團很少見。
標準師團分為5000人,通常分為3個旅團各1500人,每個旅團6個營級戰斗群,師團部2個戰斗營。
2)對內戰斗體系:營-團-師,偶爾有軍
標準師為1200人,分為4個團,每個團300人,每個營100人。
3)主角的戰斗體系:營-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