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
位于清心寺山腳下,記得主持說過,這座小城有幾萬常住人口。
好吧,我的第一站就從這里開始吧。
市井之中的煙火氣確實不同,我是早早便從打坐中醒來,被外面的小攤小販吵醒。
這要是在寺里,這時候大家都還睡得正香,誰吵人睡覺鐵定要被群毆一頓。
落落也被吆喝叫賣吵醒了,小娃子睜開惺忪的睡眼
“早安,師父。”
“早安,落落。”
林落落這妮子一睡醒便直接開啟了十萬個為什么模式。
“師父,為什么你不用誦經?”
“寺里的經書我已經倒背如流了。”
“師父,你不應該溫故知新嘛?”
“只會越溫故,越疑惑。”
“那師父在疑惑什么?”
“疑惑佛祖那一天到底悟到了什么。
一直以來的標準答案就是答案嘛?
答案如果就是標準答案,我想知道得到答案的過程,為什么會是這個答案。”我意外地說了很長一段話。
“師父,我聽不懂,好拗口。”落落小小的腦袋里面肯定有大大的疑惑吧。
“那就吃早飯,等落落長大了,自然就聽得懂了。”
店小二送上來了早飯。
叉燒包、小米粥、饅頭、咸菜、花生米。
有點素。
一邊吃早飯,我一邊犯困。
我決定等下去退房。
今晚換一個清凈的客棧才行。
“師父,我頭發這樣盤著好看嗎?”
“為什么要裝成熟?”
“我這是梳成大人的模樣啊。”
“你還小,大人,是沒什么頭發的。”
“這樣嘛...”落落最后決定把盤發扎成雙馬尾。
我付給了店小二房費和飯錢。
他收了我三兩碎銀,相當于三百銅錢了。
原來,山下的東西要那么貴嘛?
我打算離開客棧后,先去把身上的金條換成銀票,畢竟我佛說:財不外露。
小金條也不適合行走江湖。
“小二,先別走,再問你個問題,馮氏錢莊怎么去?”我拉住不想理我的店小二。
“你從這里往前走八百米,左拐走一百米,右拐五十米,然后再左拐三百米,最后再右拐就能看到大招牌了。”
哇...
不愧是城里人,就是講究,問個路可以如此細致的嘛?
離開客棧,白天的小城,好熱鬧啊。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吆喝四起,各種味道混雜在空氣里...我想吐。
林落落緊緊拽著我的手。
“師父,你聽懂怎么走了嘛?”
“大概吧,再問就顯得我們很鄉下人了。”
我牽緊林落落的手,涌入人潮。
我總感覺很多人在色迷迷地看我。
是我太帥了嘛?
還是袈裟太好看了。
不對。
他們好像是在看落落。
落落有什么好看的?營養不良。
是因為我牽著她嘛?
和尚不能牽著小孩子嘛?
他們在嘀咕什么呢?難道不用買菜回家做飯嘛?怎么那么有閑情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難怪主持老是說人不能太閑,閑下來,就很容易八卦。
“師父,為什么行人總是盯著我們看?”小孩子的敏感程度出乎我的意料。
“估計沒見過那么帥的和尚吧。”
我腳步加快了幾分,牽著落落的手抓緊了些,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店小二沒有騙我,人間還是有真善美的。
我們在漸漸遠離人群后,左拐、右拐,終于見到了金字招牌。
馮氏錢莊。
據說是傳承了一千多年的世家,比我們清心寺還古老,遍布在每一座城市。
“施主,請問清城馮泀月,馮公子在嗎?”我進店拉住小二便有禮貌地問道。當然是要找個熟人才好辦事。
“請問高僧是?”小二試探性地問道。
“噢,貧僧是清心寺的本心,自幼和馮公子便相識。”出家人不打誑語,我們真是老相好了。
據說他名字還是主持給起的。
泀月,水中之月。為商之道,民為水,商為水中之月,要懂得陰晴圓缺,要圓滑,也要有鋒芒。
我們打小就認識,他爹每年都帶他上山拜佛燒香捐善款。
馮公子和我年紀相同,一來二去的,自然就熟絡了。
去年聽說馮公子接任清城馮氏錢莊,主持為了進一步加強和馮家的關系,全寺特意召開了大會,最終決定送八條小黃魚外加一幅山水畫作為賀禮。
“噢,原來是清心寺的貴客,失禮失禮。里間請,里間請。我們馮掌柜外出了,大抵還需要幾日才能回來。”小二領著我和落落去了單獨的里間,還端上了茶水和點心。
真好,關系戶可以不用排隊,還有茶水點心。
早知道不吃早餐了。
“嗚,師父,這個桂花糕好吃,很甜。”
“請問高僧有什么我能幫到您呢?”小二態度很加分,果然大家族的下人就是不一樣。
“施主,我想要換銀票,有一些金銀,看看給個方便。”尊敬都是相互的,以禮待我,我便以禮待你。
“師父,這個梅花糕好吃,很香。”
“當然可以。高僧是有多少金銀要兌換呢?按照清城一直來的規定,清心寺的朋友來兌換銀票,匯率可以比市價提高百分之十。”
“善哉,善哉。原來主持和我說的是的,清心寺倒是有面啊,這便勞煩了。”我很開心,把包袱里面的小黃魚和碎銀還有銅錢都倒了出來。
“嗚,師父,這個青團子好吃,很糯。”
“這!高僧我馬上叫伙計來幫您算算。”我看出來,小二有些吃驚,他已經是哈著腰在和我說話了。
“謝謝,勞煩了。”我想,這就是尊重吧。
“師父,這個不知道叫什么的也好吃,很酥。”
外面進來的伙計從一個檀木盒子里拿出一把精致的戥(děng)子①。
兩人一塊一塊小黃魚慢慢秤過,還一邊用紙筆做好記錄。
“落落,你知道什么是食不言,寢不語嘛?”
“師父,我要告訴你這個好好吃呀。”
扶額...
佛祖,救救我。
“高僧,這邊給您算好了。按照清城的物價,綜合我們錢莊統一標價,一兩金折回一百兩碎銀等于一萬枚銅錢。由于您是清心寺的貴客,我們給您提高百分之十。最后可以換成兩千六百零八兩的銀票,等于二十六兩金過八兩碎銀。您看需要多少面值的銀票呢?”
“你看著來就好。信得過你們。”我心內竊喜。
最后,換成了一小疊一百兩、五十兩、二十兩、十兩、五兩、一兩的銀票。
是誰發明的紙幣,真是方便。
這一刻,我感覺,我是這個小城里面數一數二的有錢和尚,走路帶風。
臨走之前,我和那個友善的小二手挽著手。
“對了,施主,還請勞煩幫忙轉告一件事情。若是馮公子過幾日回來清城,告訴他老朋友本心下山了,想見見他,我會在清城待好些日子。”
“一定,一定,高僧慢走,高僧有空常來呀。”
真是有禮貌呀。
我和落落找了一家比較偏僻的客棧住下了。
名字很好聽,叫‘初見’客棧。
也沒有昨天的有間客棧貴,一天食宿也才二兩碎銀。
老板也很美,看起來只有二十出頭。
她說她三十了,我不信,落落也不信。
我們下午在住所附近找了家布店,給落落量了尺子,選了布料做幾套素衣。店家說要等幾天,生意比較熱鬧,還要定金。
唉,出門在外,沒有朋友寸步難行,只能乖乖回去客棧等待了。
下山第三天。
下雨、很大雨,不想出門。
開心地和落落在客棧解答十萬個為什么。
下山第四天。
下雨、瓢潑大雨,不想出門。
和落落在客棧解答十萬個為什么。
下山第五天。
下雨、狂風暴雨,想出門。
不想再解答十萬個為什么。
這幾天一直沒見到美麗的老板。
還不知道她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