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哪里不對勁,為什么就這么走了呢?”白夜看著師姐瀟灑的背影,看著她消失在登機口撓頭不解,“師姐這種BOSS前期就刷出來也就算了,為什么既沒有幫我干掉某個野怪,也沒有教我啥,就這么回去了呢?”
“因為你開了。”張敏雙手環抱,“正常的情況下師姐是能教你很多東西,甚至還能幫你把店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你專心廚藝修行。”
“但是現在你看看你?”
白夜想了想,好像確實。
經營的話有大量的傀儡去做,隨著外賣企業的發展,招募的人才也越來越多,也不再需要靠幾個人支持,而是需要完善規章制度。
廚藝的話,白夜也已經逐漸脫離需要教導的階段,一般的話之后的路是自己走,然后與其他人交流學習,再不需要講解基礎的部分,又或者是什么高端菜譜了。
就像是學生(不論啥學位)畢業以后,不是不會繼續學習,但是也基本需要參與工作實踐了,甚至相對來說,多是在實踐中總結學習。
而師姐唯一擔心的白夜的心態問題,白夜也順利的通過了考核。
是的,那碗面只是一個考核,如果白夜屈從了師姐設定的美味,那么之后白夜就要接受師姐瘋狂的調整教育,讓他再支棱起來了。
“所以師姐更像是主角出山前的老師?咱現在已經出師了?”白夜覺得自己大概度過了新手期,可以進入闖蕩期或者裝逼期了?
“那我應不應該去參加比賽呢?”
“一般來說應該去比賽刷聲望,又或者打道具的經典場所。”
“當然也可能是解鎖一些劇情相關的人物。”
張敏聽了白夜的話直翻白眼,“你覺得以你現在的體量,以現在黃藍團的熱度,還需要你這個大老板去什么比賽?”
“或者你覺得遍布十一區的數百家分店,以及那里廚藝超高的,招牌一般的駐店店主(傀儡廚師),還不算是熱點?”
前面有說過“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而這個世界的至高身份則從讀書人換成了廚師,也因此,廚師,特別是有點那里的廚師,都是有傲氣的。
也因此,分身類或者傀儡系的,能夠自主烹飪,或者可以幫助烹飪的廚技有沒有?
有,并且很多。
但是基本上沒有人會一直用,更不會分身就為了做一些家常菜。
而以機關術著名的公輸一脈(魯班一脈),墨家一脈,以及較少聽聞的傀儡一系至高的偃師一脈,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也就是近代科學又逐漸的發展了起來,這些幫助廚師從大量重復勞動之中解脫出來的工具,才又逐漸的興盛了起來。
而這些傀儡、工具真正的用在普通人身上的,不計大秦之前,最著名,并且跟白夜的傀儡廚師神似的,應該是大良賢師張角的“黃巾力士”。
正因為大量的黃巾力士充當火頭軍,拉起了一群普通人的平均素質,才使得黃巾沒有簡單的被幾個強力的武將鎮壓,才有了席卷天下的機會。
之后歷朝歷代在禁止民間武力方面,除了禁止甲胄之外,也有意識的壓制普通人接觸到高級料理的渠道與頻次,避免普通百姓的武德過于充沛。
而廚師們也大多是將精力放在各種交流活動,評比賽事,食材開發,學員爭取等等上面。
菜不是不做,只是但凡有點水平的,普通人基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了。
幻想食材更是如此,普通人接觸到的機會或許不少,但是品嘗到的機會就一定低的可憐。
為什么呢?
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
馭民六術,大人們用起來都是很熟練的。
“所以我這樣的‘平價’餐廳,其實還是與美食界敵對起來了?”白夜有些無語,“不管是哪里的世家,果然都還是一個模子。”
人的心不改變的話,那么時代的發展脈絡,終歸是大差不差的。
“為什么會忽然就有可能進入‘與世界為敵’的路線了?是因為掛開的太厲害,讓我沒有了團結到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機會?”
“這方面的事情我也不擅長啊。”
白夜知道時勢造英雄,有些時候,你并沒有選擇的機會,也不可能僅僅隨著自己的喜好做事。
特別是在你成為了流派的代表,成為了雞群之中的仙鶴之后,會有各種各樣的力量視你為仇寇,也會有許許多多的人視你為超越的目標。
至于同伴?
白夜不覺得自己現在有什么同伴。
“你不需要去管那些東西,有其他人給你處理的。”張敏卻并不擔心,“由利益組成的集團,雖然大多時候也會因為利益分崩離析。”
“但是啊,在敢于燒錢在對普通人的補貼上,沒有人能夠耗得過你。”
“只要你不提升傀儡出品的料理的等級,而總傀儡數也沒有破萬,就不會遇到麟廚師甚至是龍廚師的針對。”
“而露水一般人民的力量,一旦匯聚起來,就會成為海嘯一般的天災,任何阻擋在前面的力量都會被碾成齏粉。”
“只要黃藍團的資金鏈依舊在健康的運轉,并且拼汐汐逐漸深入鄉野市場,那么就不會有人隨意的用盤外招,就會有無數熱心的投資人,積極主動的成為我們這一邊的力量。”
“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太需要你去關心了。”
“你要相信在現在這個時候,資本是社會主流的力量,在生產關系改變之前,哪怕是現在這樣的社會,金錢的誘惑依舊是不低的。”
“黑暗料理界依舊存在,只是現在存在的形式更加隱晦合法,但是并不代表他們的理念就變得和諧,更不代表他們真的像表面上一樣遵紀守法。”
“實際上,這樣的人并不少,也確實幫我們解決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更何況,你終究是在進行廚師的考核,做好廚師的本職工作要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