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用這個技能的,要么是腦力過人的超凡者,要么就是利用玉簡、服務器等道具,于是引起的影響一般不會太大。
但是白夜有一個數據庫類型的系統,這數據庫里的資料還又不少,白夜花費了大量的點數從諸天塔的【雜學】項里買了多少資料,白夜自己都沒有印象。
而這么多的數據在【置換】之后,sao之中,實實在在的誕生了一個白夜生活的無超凡的科技類地球,一個遍地異化喪尸的默示錄,以及一個劍仙與魔法異世界大陸。
當然,人物是隨機的,因為sao里沒有人口數據,也沒有戶籍信息,所以白夜換過去的也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不過因為有足夠多的歷史資料與其他學科的知識,游戲系統似乎也開始自動完善這些方面的內容信息。
除此之外,就是“精神食糧”方面的成長了。
不僅僅只是道德經,馬克思,孫子兵法等傳統裝叉經典,春秋百家爭鳴以來的思想家,哲學家們對于人性的思考,對于國與民關系的思考,對于道德、善惡的討論,對于法律與正義的研究……
這些寶貴的靈光火花,讓自食神登臨至高以后,一向只圍繞著食材與食物思考與發展的廚師們,開始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當然,白夜沒想到最火的,不是古書,也不是游戲,而是動漫與喜劇。
sao之中,雖然熱愛游戲的雖然不少,但是更多的是想體驗美食獵人的,白夜錄入的手柄游戲雖然感興趣的也不少,但是更多人休息的時候,還是喜歡看一些輕松的。
比如貓和老鼠,比如喜洋洋,比如憨豆先生,比如周星馳,比如金凱瑞……
當然,也有因為一些太監爛尾的作品而生氣的,比如幸福小鎮的夏天,比如星游記的未完待續,比如鎮魂街……
其中最熱門的,是米龍篇。
初代的米龍只是個手無寸鐵、弱不禁風的普通人。
當然,從拍了許多關于自己的電影,成為許多人的偶像看,可能武力值大概有特技演員的水平,但打斗就真的不在行。
有一個叫米吉的妹妹,曾經與妹妹在一個很小的叫做米多星的星球上種花田過著安逸的生活。
當然,從米吉的花田中雜草可以和花平等地生長來看,米龍他們并不需要擔心收入的問題。
直到羅羅烏人讓星球陷于戰火之中,米龍因為對死亡感到恐懼,拋下向自己呼救的年幼的妹妹離去。
為了在被戰火燃燒的茫茫宇宙之中,找到自己音訊全無的妹妹,為了讓妹妹聽到自己的名字,讓妹妹知道自己有能力保護她,米龍不惜與海盜合作,捏造謊言塑造出了一個英雄米龍。
而后憑借“英雄米龍”的名聲拍電影賺錢,之后米龍把拍電影賺來的錢給海盜購買軍火,讓他們侵略更遙遠的星系。
一心想找到自己的妹妹的米龍,在這個過程之中飽受煎熬,他深切的明白名為“米龍”的英雄只是虛假的存在,現在的自己依舊只是一個普通人。
哪怕有一天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他也還是那個普通人。
甚至因為與海盜的合作,現在的他是否能夠成為妹妹的保護傘還是兩說。
無名(二代米龍)的出現,讓他為了救無名,在海盜和眾人面前下跪,承認自己是個不會格斗術的騙子,自己根本不是英雄。
自此,米龍被小混混(黑旗海盜)毆打的錄像流傳開來,“英雄米龍”被“下跪的米龍”所取代。
受傷嚴重而去世的米龍,在臨死前囑咐米龍二代“替我活下去吧,活到那個弱者也能幸福的時代,把它漂漂亮亮地畫下來。”
然而這一個米龍,跟初代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妹妹一樣,為了“因為我而跪下去的你,我會替你站起來”的信念,為了洗去“下跪的米龍”的污點,前往八極星進行非人的鍛煉,修成了傳奇格斗術——八件天。
并且,同樣不惜與曾經痛恨的海盜合作。
直到在格格斯身上,他看到曾經脆弱的,善良的,倔強的自己影子。
“犧牲別人換來的明天,還能裝得下什么夢想啊?”
是啊,曾經的他期待的米龍,是“能夠為我這樣的人而奮斗的米龍”。
背叛了大五角軍團的首領沙丁的他,差一點重演“下跪的米龍”。
之后,“看不清路”的米龍,等待的,是一個“未完待續”。
(法米拉就算了,秒速成年款就算了,熱血笨蛋不熱血了,一點而壹佰億零壹個太陽的自信都沒有了,一點都不麥當。)
“弱肉強食”的道理沒有哪一個廚師會不明白,但是人不是野獸,人類所創造的“文明”也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弱肉強食,家庭的建立,國家的成立,都不是為了回到弱肉強食的時代的。
而兩代的米龍,也讓極少經歷30年以上的內戰的人,思考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這個世界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可以乘以10,但是戰爭方面,卻很少會影響到兩三代人。
曾經是有打30年還沒結束的戰爭,但是后來就被路過的,喜歡血腥的“食材”順路清理掉了,之后人類的“世界大戰”極少會弄的血腥,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也就是說,尚未與食材離開距離的獵人們,終究在外部的壓力下,沒有鬧的太難看。
而這樣的環境下,戰爭對于這個世界的人的影響,并沒有原本的世界那么大,因為異獸更危險,許多的故事的反派也是異獸,而非是人。
而廚師們也懂得生存的必需品從來不是強大,只不過強大可以更輕松的生存。
此外,跪下去的米龍成為了英雄,就像是影片中的米龍成為了旗幟一樣。
比起能夠擊碎角盾的二代,初代在此時,成為了更加強大的存在。
(雖然個人對米龍篇的印象最深的,還是八極天,以及那一個金色天際線。)
“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不能得到的,但是沒有人愿意付出別人不能付出的,所以,愿意為了別人的未來而犧牲自己的人……真的存在嗎?”
是否有未來弱者而努力的人,是否有犧牲自己照亮他人的人?
自己是否能夠做到?自己是否希望他人做到?
自己是否希望自己的親人做到?
“英雄不如烈士啊,原來曾經有這樣一個世界,有這樣的一些人啊。”
屏幕上播放的,是《那兔那年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