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萱發出微博的同時,另一個地方。
小文穿著蕾絲花邊的吊帶睡裙,正抱著腿,蜷坐在電腦桌前。
她是一個娛樂圈的新聞博主,經營著一個粉絲數大約在100萬的微博賬號,平時主要發一些明星的八卦、行程、路透圖等等娛樂新聞,偶爾還會接點廣告與周邊賺取生活費。
下午,她剛剛奮筆疾書,寫下了長篇大論,從發掘“塌房明星”蘇幼晚過往的黑歷史入手,憑借零零星星的線索進行推導,從各個角度詳細論證了其“罄竹難書”的罪行!
她之所以如此深惡痛絕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看到了蘇幼晚霸凌同伴的惡劣行為,更是因為她也在小時候經歷過類似的慘痛遭遇,所以格外地感同身受。
果然,她飽含感情的博文收獲了大量用戶的點贊與支持,許多人得此共情,無數討伐之聲在評論區此起彼伏。
他們甚至主動出擊,在各個評論區下尋找諸如“觀望”“不予置評,等待后續”“冷靜分析”之類偏向“洗白”的言論,進行回擊。
“這條評論多少錢?說個門路,讓我也去發財可好?”
“可別等待后續了!照片都擺在這里,還等什么?你們洗白的話術能不能長進一點啊!”
“這么惡劣的行為,居然還有人能冷靜?你們的心在哪里?哦,水軍是吧?水軍能不能去死啊!娛樂圈的環境都讓你們給搞臭了!”
小文很開心,能看到這么多人愿意為了這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發聲,同時也讓蘇幼晚這種人面獸心、表里不一的惡人接受輿論的公正審判!
而且,在這次的事件中,她作為第一批發博文“討伐”蘇幼晚的博主之一,收獲了不少粉絲,那么等到下次接推廣的時候,自己可就能夠提價了!
美滋滋!
小文還在想著,同時無聊地滾動鼠標刷新著微博,觀賞著由自己發起的“輿論戰爭”,同時幻想著蘇幼晚此時此刻的心境。
之前不是有好幾張她哭得梨花帶雨的照片么?對外還立出了“弱不禁風”的人設,那現在她一定也哭得很慘吧!
不對,惡人怎么會掉眼淚?即使有,也是虛假的!
人設只是人設而已,當不得真,不過,她現在肯定在因為本性暴露與身敗名裂,而痛苦萬分吧!
這時,伴隨著手指不停地滑動,她的關注列表里刷新出了一條最新的博文,點進去查看,發現那條消息來源于女明星方如萱。
博文的文案只有三個字:“祝安好”,后面艾特了蘇幼晚的微博賬號,同時還在下面配了一張圖片,那是方如萱與一個陌生女孩的合照。
這是什么意思?
明星的每一條微博都是經過團隊的層層把關,才最終呈現在粉絲的面前,而這種只有一張未有所指的照片與一份不明所以的文案,必然代表著某種立場與隱喻。
小文對于娛樂圈敏銳的嗅覺,驅使她立刻著手,仔細地分析起來。
那三個字并沒有可供解讀的空間,但是最后跟著艾特的對象,竟然是那個已然塌成廢墟的蘇幼晚。
難道,這其中有什么聯系?
小文繼續向下分析,她把那張照片放大,視線掃過方如萱,而后落至那個陌生女孩的臉上。
雖然這個女孩長得還算標致,但并不是圈內人,至少小文完全沒有關于她的印象。
總不能,這個陌生的女孩就是蘇幼晚吧?
難道,方如萱在暗示她整過容?
有點離譜,不過不是沒有可能!
看來除了懈怠訓練、霸凌,現在還可以加一條整容的黑歷史了!
這下她可是徹底爛到家了!
想著想著,小文拍了拍自己的臉蛋,制止住有點離譜的發散思緒,要真的這樣,那可就太扯了!
這時,她突然有種錯覺,覺得這張臉的確熟悉,似乎曾經在哪里見過。
仿若腦海中的兩份記憶構建起了橋路,她幡然醒悟,調出了下午那張“蘇幼晚組成小團體,霸凌同伴”的照片。
仔細比對,才發現這個陌生的女孩,可不就是那個被圍在墻角的女孩么!
這份博文果然不簡單!但是,這代表著什么意思呢?
小文后仰在椅子靠背上,閉上雙眼,細致地分析起來。
首先,她需要明確方如萱與蘇幼晚之間的關系,早已有小道消息表示,法院那邊,靈動娛樂已然對蘇幼晚提起了解約訴訟。
其中隱含的具體原因不詳,不過這年頭明星的翅膀硬了想要單飛,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
這也就意味著,方如萱與蘇幼晚之間已然沒有同公司的羈絆,于公而言,并沒有理由幫蘇幼晚說好話。
但是這張合照說明方如萱與受害女孩之間,關系至少是良好的,而文案中充滿曖昧的、送別意味的“祝安好”三個字,似乎在表明方如萱與蘇幼晚的關系也不差。
那么,這三個字是否能夠解讀為,是方如萱對即將離開公司的朋友的祝福呢?畢竟解約事宜只是個人與公司之間的矛盾,并不牽扯、影響朋友之間的感情。
那么,選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發文,是否也意味著她在變相幫助蘇幼晚說明,這件事并不是明面上那么簡單、粗暴,而是另含有隱情?
比如,蘇幼晚是無辜的?
畢竟對于已然脫離公司的藝人,公司往往要求旗下藝人不得與其再進行接觸,這也是眾所默認的潛規則之一,導致藝人們并不能在直接、公開地發表言論。
小文對于方如萱這個明星的印象很好,熒幕上的形象都是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行事作風也向來雷厲風行,深得她心。
所以,對于這樣一位風評甚好的女星,此刻用這樣模棱兩可的方式發聲,是否說明她也許正遭受著脅迫,不得已,只能采用這樣的方式表明立場?
這時,小文想起了同屬靈動娛樂的尚奕婷,之前曾發過一個“愛心”的表情,當時所有娛樂的博主都認為這個愛心,代表著尚奕婷對于照片中遭受霸凌女孩的關心。
但如果結合方如萱的微博來看,那個愛心可能表達的含義并不是那樣,又或者,不只是那樣。
那個“愛心”表情也可以解釋為,尚奕婷在關心蘇幼晚所遭受陷害的窘境,但也同樣迫于公司壓力而無法發聲,所以才只發出了那樣一個表情。
小文其實早存有疑惑,為什么蘇幼晚的微博沒有發聲,是本就藏有污垢,還是不愿占用公共資源,而選擇忍耐?
現在看來,與尋常明星塌房都會著急發聲撇清關系,亦或者慌忙自證相比,蘇幼晚的做法似乎從容許多。
難道,真的錯怪她了?
小文這時候又想起了評論區里的部分留言,提出可能會有“隱情”的討論,雖然她本來不屑于這樣的說辭,覺得都是水軍作祟。
但此時看來,她的理論似乎都是基于那篇最開始的曝光博文,并加以延伸,潛移默化地將那些單方面的言論當做真相。
而可能錯誤的思維,必然會導致可能錯誤的結論。
“不管了!不管真實情況到底是什么,先把文章肝出來,第一手的熱度必需要拿到!”小文自言自語著,同時坐起身子,敲起鍵盤。
雖然她剛剛在心里所演化出的“劇情”,多多少少還帶有主觀的思維與傾向。
但是作為“媒體從業者”,有時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言論的真假,而是要把第一手的熱度搶到手。
她對此毫不質疑,并奉為圭臬。
所以,先把節奏帶起來,只要在文章中留有回轉的余地,如果后續再有反轉,那就刪博道歉,順便再吸引一批“黑粉”提升熱度。
如果沒有反轉,那她就是最先窺得真相的一方,這波流量就依舊能恰飽!
說干就干,很快,文案的標題已經編輯完畢。
“道歉!理性剖析蘇幼晚塌房事件的真相,也許,我們都錯怪那個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