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忙碌與期待中緩緩流逝,宅院的修整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日,趙璃如往常一樣前來查看進度,文青林因朝中事務耽擱,未能同行。趙璃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裙,蓮步輕移于庭院之中。此時的回廊,已有部分柱子繪上了彩漆,喜鵲登梅與牡丹吐蕊的圖案初現(xiàn)雛形,色彩鮮艷而生動,趙璃眼中滿是欣喜,她輕輕撫摸著柱子,仿佛在與這即將鮮活起來的圖案對話。
“公主,您看這畫工可還入得您眼?”老管家在一旁恭敬地問道。
“甚是不錯,管家,定要好好犒賞這些工匠。”趙璃笑著回應。
行至中庭,戲臺的搭建已頗具規(guī)模,木質(zhì)的框架結(jié)構(gòu)牢固而精致。趙璃登上尚未完工的戲臺,微風拂過,裙角飛揚。她想象著日后在此與文青林共賞戲曲的畫面,心中滿是柔情。
突然,天空飄來幾朵烏云,遮住了那明亮的陽光,轉(zhuǎn)瞬之間,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趙璃躲避不及,正慌亂間,一把雨傘出現(xiàn)在頭頂。她轉(zhuǎn)身,看到文青林那帶著關(guān)切的面容。
“璃兒,莫要淋濕了。”文青林將趙璃緊緊護在傘下,手臂順勢攬住她的纖腰。
“文郎,你來了。”趙璃心中一暖,靠近他的懷中。
兩人在雨中緩緩走向屋內(nèi),看著那因雨水而略顯泥濘的庭院,趙璃卻笑道:“這場雨過后,這宅院定是煥然一新,仿佛上天也在幫我們洗凈塵埃。”
文青林寵溺地看著她:“璃兒總是如此樂觀。”
進入屋內(nèi),琉璃雕花窗戶已安裝完畢,雨滴打在琉璃上,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陽光透過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灑在淡粉色的幔帳上,如夢如幻。趙璃輕輕走到窗前,伸出手接住窗外飄進的雨滴,文青林從背后環(huán)住她,兩人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雨景,享受著這難得的靜謐時光。
“璃兒,待宅院修整完畢,我想在此舉辦一場詩會,邀請三五知己,共賞這宅院美景,你意下如何?”文青林在她耳邊低語。
趙璃眼睛一亮:“甚好,屆時定要讓他們瞧瞧我們這精心打造的家園。”
雨漸漸停歇,天邊出現(xiàn)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跨在宅院之上。趙璃與文青林攜手走出屋外,庭院中的花草經(jīng)過雨水的洗禮,更加翠綠欲滴,葉片上掛著的水珠,似繁星點點,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微風輕拂,送來陣陣清新的草木香氣,混著泥土的芬芳,彌漫在空氣中。
趙璃輕嗅著這雨后的氣息,不禁贊嘆:“‘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此般景致,當真令人陶醉。”文青林微微點頭,目光始終停留在趙璃身上,眼中滿是寵溺:“璃兒才情出眾,出口成詩,這庭院美景有你相伴,才更顯韻味。”
他們漫步在庭院小徑上,趙璃俯身輕嗅一朵嬌艷欲滴的花朵,文青林在旁看著,輕聲吟道:“‘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璃兒恰似這盛開的繁花,美麗而珍貴。”趙璃抬眸,含情脈脈地看向文青林:“文郎謬贊,愿與君共賞這四季花開,‘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行至那方小池塘邊,雖塘水尚未盈滿,但雨滴落下泛起的漣漪仍清晰可見。文青林撿起一顆小石子,投入水中,濺起一圈圈水花,說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待日后這池塘有了荷花盛開,定是別樣風姿。昔有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們這塘中荷花,亦將成為庭院之高潔雅韻所在。”趙璃淺笑回應:“屆時可于塘邊煮酒品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想那古人曲水流觴之雅事,我們雖無那般盛景,卻也可自得其樂。”
他們又來到那初具規(guī)模的戲臺前,趙璃登上臺階,在臺上輕舞長袖,身姿婀娜,仿若仙子下凡。文青林在臺下凝望,高聲吟道:“‘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璃兒之態(tài),美哉妙哉。此舞頗有洛神之姿,想那曹植感甄氏而作《洛神賦》,今日見璃兒,我亦才思泉涌。”趙璃停下舞步,嗔怪道:“文郎莫要打趣我,我不過是隨心而舞,豈敢與洛神相比,甄氏之美與才情,乃千古傳頌,我不過塵世一女子,只愿在君身邊相伴。”
而后,兩人相依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趙璃靠在文青林肩頭,看著天邊的晚霞逐漸暈染開來。文青林握住她的手,輕聲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有璃兒在側(cè),每一刻皆為永恒。”趙璃心中滿是感動,與文青林一同沉醉在這庭院的暮色之中,靜靜規(guī)劃著詩會的細節(jié),從桌椅的擺放,到茶點的選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熱愛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