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覺得自己要說點什么。
哪怕阻止不了,也不能看著不管不是?
趙樞出列:“父皇,兒臣覺得,剿滅梁山是大事,為了確保滅掉梁山賊寇,兒臣建議讓李綱大人當(dāng)監(jiān)軍,一同前往。”
李綱好歹也是打過仗的,讓他去照顧肯定好一點。
趙樞作為穿越過來的人,懂得歷史進(jìn)程,能阻礙最好。
但趙樞覺得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作用。
果然。
那高俅一臉信誓旦旦:“陛下,微臣帶領(lǐng)十三萬大軍,消滅梁山賊寇綽綽有余,肅王殿下這是不信任微臣啊。
陛下放心!這次我必定消滅梁山賊寇,為朝廷撫平禍亂!”
宋徽宗覺得趙樞的意見不錯,但也頂不住高俅的迷之自信。
以至于見高俅這么有信心,宋徽宗大喜,便不好在說什么,畢竟他是很信任高俅的。
在宋徽宗看來,十三萬朝廷大軍,已經(jīng)足以消滅任何一股造反勢力。
這種作法,也并非不妥。趙樞若是不知道后續(xù),也不會有意見。
知道自己再說也沒意義,他也不在多言了。
但在趙樞看來,高俅此次必敗。
高俅,趙樞還是非常了解的,但凡是看過水滸傳的人,對此人多少有點明白。
高俅發(fā)家史,其實就是一個搞笑史,為什么這么說呢?
試想一下,一個搞體育的特長生,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科考,就當(dāng)上了朝廷的重要干部。
放眼整個歷史,貌似僅此一位。
高俅曾經(jīng)只是一個藥鋪打雜的,還當(dāng)個混混。
只是陰差陽錯之下,出現(xiàn)在宋徽宗面前,表演了一手好蹴鞠,所以被看上了。
像高俅這樣的混混當(dāng)上了朝廷的重臣,自然能把壞事干得風(fēng)生水起。
高俅上任之后,燒了三把火,而這三把火直接把梁山給燒出來了。
高俅的第一把火燒在了王進(jìn)身上,王進(jìn)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被高俅打壓,開除。
第二把火是燒在了同樣身為禁軍教頭的林沖身上。將其陷害,最后將林沖逼上梁山。
高俅的第三把是燒在了楊志身上,楊志人太耿直,難免得罪人,最后丟官。
后來他給高俅送禮,結(jié)果高俅不僅不買賬,而且收的錢也不給退還,搞得楊志流落街頭。
最后楊志實在餓極了,不得不去把祖?zhèn)鞯呐宓督o賣掉。然后就發(fā)生了楊志殺潑皮的故事。最后只能上梁山。
高俅的三把火燒起了水滸傳的開頭。
王進(jìn)的出逃引出了史進(jìn),史進(jìn)又引出了魯達(dá),魯達(dá)的出現(xiàn)為日后的玉麒麟盧俊義埋下了伏筆。
林沖的出現(xiàn)引出了日后在梁山上讓位給晁蓋的故事。
楊志的出現(xiàn)引出了生辰綱案件。
而生辰綱的案件,為日后梁山初具規(guī)模奠定了基礎(chǔ)。
這些一系列的反應(yīng),正是因為高俅的三把火導(dǎo)致的。
可以說,高俅就是梁山催發(fā)的始作俑者。
如今他要帶兵消滅梁山,若是成功了,算是自己造的麻煩自己解決,反而還立了功。
真要滅了,也倒好,但高俅沒這個本事。
自己惹出來的麻煩,最后還平不了,被宋江等人殺的丟盔棄甲。
因為朝廷有點干不過,宋徽宗這才詔安,而宋江等人也本不是為了江山,所以詔安成功。
不然,高俅根本無法收場。
既然事情已經(jīng)定了。趙樞也沒執(zhí)意要求。
但出兵遼國的事情肯定是暫緩了。
不過趙樞想到了一件事情。
就是關(guān)于打仗方面。
“除了經(jīng)商,我還得會打仗,我打,不如讓能人幫我打!
所以,打仗不如找岳飛。回去就將事情辦了。最好是我收服梁山,將梁山的人也搞一批自己用。”
眾人散朝后,趙樞也回去了。
回去第一件事情,趙樞找到了王管事。
“王管事,你給我去打聽個人!”
“王爺盡管說,小人一定給您找到!”
“此人名為岳飛,字鵬舉。是宋相州湯陰縣人,你派人去找到他帶回來,我重重有賞!”
“岳飛?”王管事對這名字很陌生,而且宋相州距離這里有點遠(yuǎn)啊!
他不明白王爺找這么遠(yuǎn)的人做什么,莫非是遠(yuǎn)房親戚?
當(dāng)然,多的他沒問,王爺讓他去做,他按照吩咐行事就行了。
而為了更準(zhǔn)確的找到岳飛,趙樞道:“岳飛此人不同凡俗,目前應(yīng)該只有十八歲,是個少年,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生神力。
年少時,便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
你只要去湯陰縣按照這個打聽,絕對沒問題!”
王管事一聽,有些驚訝:“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這是奇人啊!
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找錯,王爺放心,我這就去派人找。
就是將湯陰縣翻個底朝天,也要將人給王爺找到,想辦法帶過來。”
找人這種事,花點錢問題不大,王府人多,隨便找?guī)讉€人一路趕往就能找到。
趙樞想了想,既然要找,那就多找?guī)讉€。
他將王管事喊回來:“王管事,除了岳飛之外,你還給找這幾個人,張俊,還有韓世忠,劉光世。”
趙樞將幾個人的祖籍都報給王管事,讓他記下。
索性將他們?nèi)空襾怼?/p>
這幾個人是中興名將,現(xiàn)在都是青年時期,但這樣的天才人物,要在他趙樞手中。
以后可以發(fā)揮大作用。
王管事用筆將這幾個人全部記下。
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jì)人。
韓世忠,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延安府綏德人。
劉光世,字平叔,保安軍,金明縣人。
“這其中,劉光世是軍二代,其余三個先找到,最后在找劉光世,明白嗎?”
趙樞囑咐道。
“好的,王爺!”王管事趕緊去辦。
趙樞點點頭。
這幾個人可是未來的中興四將,是非常有名的,提前被他挖掘,舉薦上去那可都是功勞啊。
岳飛當(dāng)初可是打的金國就如同虎入羊群,金國連戰(zhàn)連敗,根本不敢硬碰。
若非后來趙構(gòu)停止戰(zhàn)事,和秦檜陷害岳飛,金國早就滅了。
或者趙樞出征,帶著岳飛讓他出謀劃策。趙樞就可以坐擁功勞,還能提拔岳飛……
辦完這事,還沒多久。
屬于趙樞的冊封圣旨降臨了。
這次宣讀圣旨的依然是童貫。
童貫除了是樞密院使之外,還是宦官。
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替官家走動。
圣旨的內(nèi)容是冊封趙樞為戶部右侍郎,管理茶,鹽等事。
隨之一起的還有一道令牌。拿著這道金色令牌他可以隨意出入皇宮。
老規(guī)矩,趙樞賞了童貫點錢財。
童貫笑道:“王爺真是咱們大宋的大才啊。之前是茶葉,如今王爺接手,怕是這鹽也要有一番改變了。”
童貫知道鹽是稅收大項,這要是被趙樞做起來,哪怕只要翻個兩倍,那可不得了啊。
大宋每年的國庫收入有九千多萬,鹽利就占據(jù)了兩千五百萬。有時候高達(dá)三千萬。
如果翻兩倍,幾乎占據(jù)大半了。
真若是做成了,大宋每年躺賺。
“童大人是樞密院使,做的是大事,本王做的不過是一些小生意罷了,不足掛齒。”
趙樞笑道:“童大人一路勞累,不如留下來喝杯茶再走?”
童貫聞言,也笑了。
作為王爺?shù)纳矸荩绱烁吲酰@幾句話童貫還是聽著很舒心的。
“下官就不耽擱王爺?shù)臅r間了,對了,這一個月,礦材的提供沒有問題吧?”
童貫比較關(guān)心他和趙樞合作的事情。
這一個月,童貫打通關(guān)系提供了很多礦資源,為了給趙樞制造玻璃。
“童大人放心,王府已經(jīng)大量打造玻璃,鏡子等物,過幾天就可以銷售了。到時童大人只管收錢。”
“如此,那就多謝肅王了!”
童貫內(nèi)心有些期待,也不敢打擾過多時間,便告辭了。
童貫走后,趙樞去廠房看了一下。
關(guān)于玻璃的進(jìn)程,他非常關(guān)心。
而他過去后,一些工匠遇到問題會請教他,趙樞都會給他們解惑。
在工匠們心中,趙樞就是工匠之神。不懂的地方問他準(zhǔn)沒錯。
這里忙完后,趙樞便出門了。
榷茶司。
此刻的寇朋已經(jīng)升任了大提舉茶馬司使。
當(dāng)趙樞來到這里的時候,只聽撲通一聲,迎面寇朋急匆匆過來,當(dāng)下就直接跪在趙樞的面前,給趙樞磕頭。
“下官寇朋,拜見王爺,多謝王爺提拔之恩,寇朋終生不忘!當(dāng)為陛下,為王爺效犬馬之勞!”
趙樞如今是戶部侍郎,寇朋就是他手底下的人,這話也沒毛病。
寇朋這次完全是屬于意外了,當(dāng)圣旨降臨榷茶司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懵的。
還是童貫告訴他,是朝堂上趙樞在陛下面前舉薦,這才讓他升了官。
不然,按照寇朋這種小官,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更進(jìn)一步了。
很多事就是這樣,有個人幫你說話,很難的事情,忽然就變得簡單了。
當(dāng)然,這其中有榷茶司建功的關(guān)系,否則趙樞也找不到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