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啦,撒花、撒花……
其實一開始寫這本小說,真的是奔著寫短篇去了,然后真就《短篇》了,寫了八十多萬字……但也算穩步推進。
我之前跟大家說此書一定會有一個結局,因為我在落筆前就想好了在哪里結束。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來,在最后的登龍山情節中,我有盡量回收之前埋下的伏筆。
比如蘇升的身世、金陵城風波爭搶的金丹地圖、九劍峰上一代的恩怨等等……
更讓之前出現過的勢力全部齊聚一堂,大鬧一場。
還讓一直存在別人敘說和旁白中的三劍五刀八槍圣出現了幾位,也是彌補了上一本書的些許遺憾吧。
至于李太傅謀劃奪取雍州,大巽復國勢力逐漸成型、蘇升的即將破境、還有他日后的身不由己等這些伏筆暗示,就算是我的一點小心思吧。
之前我也說了,江湖很大,世事百態,變化無常。
天下暗潮洶涌,初平未久,正是動蕩不安之時。
蘇升想要自由自在,但天下大勢滾滾而來,很多時候只能被裹挾前進。
這就是江湖啊,也是我想描繪出來的江湖。
所以點到為止,留有韻味,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狗頭)。
嗯……說點實在的。
其實是因為我也有設想過《大江湖》后面的情節。
或許以后也會繼續寫第二部、第三部,每一部開頭就用簡介上的故事。
比如第二部開頭,就是蘇升帶著素靈去洛陽觀看棋圣對弈,第三部開頭就是蘇升去到長安,卷入畫圣與皇后的風波。
啊哈,這樣想想也不賴,好歹也能稱得上回收簡介了不是(狗頭)。
所以在第一部結尾我留有余味,若是日后想寫,也能提筆就來。
但還是那句話,江湖很大,身不由己,蘇升的一生會很精彩,也會經歷許多事情,就不能一一給各位贅述了。
繼續談個兩毛錢:
故事的大致走向從一開始就是設置好的,先從蘇升在九劍峰的所見所聞起筆,然后下山,縱馬游江湖。
也算是為上一本書《我帶師妹下江南》開闊世界觀吧,畢竟《師妹》這本書全程都在揚州推進情節,可江湖很大,遠不止揚州。
所以一開始,我所設想的《大江湖》應該是由一個個單元故事組成。
譬如一開始的九劍峰、下山后的金陵城……通過蘇升的視角去經歷,每一個故事都化作一點星芒,最后再以一條主線連起,暈染出整座江湖。
如果大家有注意,其實從一開始我就有在每個故事里面埋有一個或幾個伏筆,當作主線的扣子。
但當寫完金陵城后,就有點“趕進度”了,去江城挖掘當年的玉龍宗慘案、為找到朝仙而想辦法加入慶余賭坊等等……就沒了一開始的從容。
但說是“趕進度”,其中又暴露了我一直以來就有的問題。
那就是總是覺得自己控制不了小說的節奏。
有時候我很想推進情節,但又覺得此時推進會太過突兀,先得從別處起筆,千皴百染再收筆。
還是筆力未逮,需得好好練習。
說到故事情節,有一點我一直很害怕去提。
那就是朝仙的死……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就是說當你創造出一個人物時,他/她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朝仙從一開始的出現,就是帶著悲劇意味的。
她驕傲、倔強、從不低頭,是個很好的女孩。
所以當蘇升好不容易找到她,又失去她時,才會顯得那么悲痛和憤怒。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當我寫到朝仙死去時,不夸張的說,我真哭了……
再說一個可能會被你們打的事情,你們知道我一開始設計柳堪和紫衣的結局是什么嗎?
你們看啊,紫衣的天玄境界是不穩的,隨時都會死去,柳堪又那么深情,奮不顧身,又有律座在一旁虎視眈眈……
這不妥妥的悲劇雛形嗎!
所以剛開始我所設想的情節是:在進入地宮搶奪不死靈丹時,紫衣被一位邪惡的天玄強者暗算死去,柳堪心若死灰,一劍殺敵,但也身受重傷,抱著紫衣向山崖走去,兩人深埋于亙古不變的雪山中。
蒼白的天與雪、璀璨的劍和鮮艷的血、天之驕子的絕望與毀滅……
這就是一開始我所設想的柳堪和紫衣的結局。
那位一開始還未想好設定的邪惡天玄強者自然就由荒江大妖代替啦。
但我不想這樣寫了,因為蘇升已經經歷過一次,該給他一點世間的希望。
且正是因為他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才會對兩人的事情這么上心,也是為了彌補他自己心中的遺憾。
人物的命運是注定的,但隨著書中的人物成長,就有可能改變故事的結局。
所以故事是我去推進,但其中人物也有在推進故事,這就是小說的魅力不是嗎?
真喜歡寫小說啊,希望下一本能寫得更好!
最后的最后,當然還是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啦。
沒有你們的訂閱支持、哪怕我再喜歡寫小說,只怕也很難堅持下去吧?
每位給我投推薦票和月票的書友我都有記在心上,在這里也跟你們說聲感謝。
好啦,故事完結,大家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