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
萬滎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抽出了一個數學猜想,還是在普通人中流傳最廣,關注度也最高的一個猜想。
這個源自于1742年的猜想,經歷兩百多年的時間,已經從‘9+9’‘8+8’證明到了‘1+2’。
這幾個數字雖然看著簡單,但想要將其證明,所蘊含的難度卻是極大的。
它能在時間的長河中存在如此長的時間,就證明將其破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倒也不錯。”
這一次抽到的東西雖然只是一個猜想的證明,并不能給萬滎正在研發的各種科技帶來任何幫助,但它的巨大影響力,卻也能夠為萬滎帶來非常大的關注度。
只要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這個消息傳出去,萬滎在整個藍星的名聲絕對會呈直線上升,遠遠超過他此前研發外骨骼裝甲和電池的名氣。
想到這,萬滎也就不再猶豫,直接將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那長長的證明公式給一個字符一個字符的敲打在了面前的筆記本電腦上。
而就在萬滎準備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公式的時候,輕化工大學內的校長辦公室中,龍應強也接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電話。
“老師,您怎么想起找我來了。”
龍應強在看到自己手機屏幕上顯示的名字后,整個人都立刻嚴肅了起來。因為此時打來電話的,并不是普通的朋友和同事,而是他當初的博士生導師,也是夏國皇家科學院中的院士茍仲銘。
“應強啊,我們很多年都沒見了吧。”
接通電話之后的茍仲銘卻并沒有立刻說出自己聯系龍應強的目的,而是和他敘起了舊來。
龍應強聽到這話卻是微微一笑,對自己的老師說道:“怕是與兩三年了吧啊。”
“不過老師你打電話過來,肯定不只是為了問這個問題吧。”
其實龍應強已經大致猜到了老師茍仲銘聯系自己的目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會和萬滎有關的。
而龍應強果然也并沒有猜錯,茍仲銘接下來的這句話,確實就提到了萬滎的名字,“還是應強你了解我啊,今天我來找你確實是有事,我受人之托,想詢問一下你們學校一名叫萬滎的學生的情況。”
此時萬滎的大名已經快速的在網絡之上傳播了開來,龍燈城輕化工大學的那些學生們早就在之前那個外骨骼視頻出來后,就將萬滎的信息給透露了出去。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視頻的原因,才驚動了身為夏國科學院院士的茍仲銘。
而當茍仲銘說出萬滎的名字后,早有預料的龍應強才接著說道:“老師,我就知道你是來過問他情況的。”
“哈哈,倒不是我,是王院士,他對你們學校那個萬滎的外骨骼裝甲有些感興趣,所以我才想著跟你問問情況。”
茍仲銘這一次倒是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聯系龍應強的,因為身為一名輕化工方面的院士,他對于外骨骼方面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
“他說從外觀上來看,生物動力和機械結構都非常不錯,是一個極其精密的設計。”
“只是你的哪個學生才只是大二,就能有這樣的成果,這也是他讓我聯系聯系你的原因。”
茍仲銘的這番話基本就已經將話給講完了,透露出的內容也是同為夏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的另一位對外骨骼裝甲的外觀分析后所得出的結論。
對于自己老師這番話,龍應強倒是也能夠理解,畢竟像萬滎如此優秀的人才,確實也需要特殊照顧一下。
不說什么電池和外骨骼,就是那已經近10篇的《自然》論文,就已經能讓萬滎在夏國學術界聲名鵲起了。
“老師你們是想直接和他聯系嗎?”龍應強對著電話,向茍仲銘問道。
其實龍應強這話也算是多余的了,但畢竟對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龍應強不回上兩句也可不行。
“是的,不過不是我,是王院士,他下周會前往你們龍燈城附近。現在有了這些事后,他特意準備到你們學校來繞一圈。”
茍仲銘將那位王院士的行蹤透露出來后,才又繼續說起了別的事情來,“應強啊,你最近也得忙起來才行,這都兩三年沒有成果了吧?我還等著你一起來科學院呢。”
龍應強作為茍仲銘最優秀的幾個學生之一,他對龍應強的期待也是非常大的。
到了現在,龍應強也同樣是茍仲銘學生中最有可能進入夏國皇家科學院的學者。
只是因為擔任了龍燈城輕化工大學的校長,最近幾年龍應強有些荒廢了自己學術方面的事務,讓他本來在研究的幾個項目都停滯了下來。
“老師,科學院可不是那么好進的,慢慢來吧,您不也是六十多進的科學院嗎,我還早著呢。”現在才五十多歲而的龍應強,倒是沒有茍仲銘那么急切。
“你這想法可不對,我......”
茍仲銘和龍應強的談話持續了很久,而后面的內容在談論一會兒之后,又自動的聚焦在了萬滎的身上。
而對于萬滎,龍應強當然是非常看好的,畢竟不說夏國,就是在整個藍星,也基本找不出如此天才般的學生來。
“如果他繼續這么優秀下去,我想他會成為最年輕的科學院院士。”
“那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