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李波給家里打電話,給父母匯報了自己在學校的情況,“爹,我已經在學校里找到工作,兩個月就能把下學期的學費掙出來,你們不要那么操勞了!”
除此之外,李波還告訴父母,這個暑假他可能會很忙,暫時不能回家,估計等年底放寒假的時候,他再回去。
暑假不回去,他怕見到父母后會忍不住痛哭流涕,現在他已經重生,原先的他去哪里了?細想之下讓他極度恐懼,不外乎一個事實,原來的他死了,睡死在租屋里。
如果年邁的父母知道他死去的消息后,不知道如何悲傷,這一點他可以想象到。
此外,他無法解釋這些錢的來源。
畢竟福彩對從未出過遠門的父母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必須在合適的時間,給父母好好解釋一番。
和父母通完電話后,李波放下心中的疙瘩,認認真真地跟著眾人在學校里一起植樹種花,清理校園內的雜草等。
一轉眼,一周又過去了。
周末的時候,一直久不見人影的王處長再次出現了,來到環衛處后的第一件事,直接宣布放假,讓大家都休息一天。
“老二,上午去哪里?跟我出去看看?”
“老四,你打算去勞務市場?”
“是的,我早就想去了,今天正好有時間,要不我們一起去吧!”
李波點點頭,同意了杜永斌的邀請。
雖然他不想找做家教的工作,但和杜永斌一起去,路上做個伴,還是十分不錯的。
如果在勞務市場上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想幫杜永斌一把,讓他多掙一點錢。
畢竟除了裝修活外,李波還能干一些家具維修、廚房清潔和通下水道的工作。
正如李波想象的那樣,暑假期間,勞務市場上的很稀少,道路兩邊稀稀拉拉幾個人,都蹲在樹蔭下,如果沒有人靠近,估計都不知道這些人正在打零工。
杜永斌在樹蔭下站好,只見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疊的大紙,打開后發現上面寫著兩個毛筆大字:家教。
看來杜永斌早有準備,而且他來這里也不是一次兩次,早已是勞務市場上的???。
李波跟著杜永斌坐在一起,蹲守了半天,沒有人前來問津,最后他不得不站起身來,向四周掃視了一眼,然后計上心頭。
“老四,你先等著,我去四周轉轉!”
說完后,李波開始在附近逛起來。
勞務市場上,有幾個像杜永斌這樣的大學生來尋找家教工作的,但來這里給孩子請家教的人則少之又少,一整天都看不到人。
除此之外,都是一些打零工的人。
這些人來的匆忙,不像杜永斌那樣隨身還帶著求職牌,而是把一些干活的家伙在路邊擺出來,對外人顯示他們做這一行的。
很快,李波看好兩個人,走過去打招呼道:“師傅,你們是干啥的?”
“我是木工,他會壘磚蓋房子?!?/p>
聽到一句非常熟悉的聲音,李波知道這兩個人是從他老家來的,看面相,兩個人的年齡都不大,不超過三十歲。
李波問道:“找到合適的工作了嗎?”
“沒有!”對面的年輕人搖搖頭,感覺李波說的都是廢話,如果他們找到工作,哪里還需要在這里繼續蹲守。
“如果我找你們干活,工錢是怎么算的?”李波繼續問道。
“老板,你在招人?”年輕人突然興奮起來,他們來勞務市場蹲了半天,連個問事的人都沒有,雖然他們對李波有所懷疑,但有人問總比沒有強,隨便還可以嘮嘮嗑。
“大工一天20元,小工一天15元?!?/p>
“原來是按天算啊!”
“老板,如果你不想按天算,也可以按照工程量來,像我們這樣的工種……”
李波聽了一會,漸漸地對勞務市場上的勞務價格有了一點印象。
但這并不算完,李波還需要看看其他的工種,試探一下他們的價格。
只有這樣,才可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好的,我再轉悠一圈,如果以后合適的話,我再找你們去干活!”
李波揉了揉發酸的膝蓋,在兩個人的期盼目光下站起身來,然后很瀟灑地離去。
走不多遠,李波在另外一個樹蔭下蹲下來,開始詢問其他工種的價格。
一個小時不到,李波詢問了七八個人,大致把勞務市場的價格問的一清二楚,當他回到杜永斌身邊時,嘴角還露著一絲笑。
“老四,你這個求職牌在那里寫的?”
“向前走一百米,路東那家小雜貨店有人專門給人寫求職廣告?!?/p>
李波問清地方后,轉身去了雜貨店,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爺子,正坐在雜貨店里喝著茶水,電風扇在一邊呼呼地吹著。
“小伙子,你想買啥?”
“不買啥,我想寫一副求職廣告?!?/p>
李波指著柜臺上A3紙大小的白紙,對吹風扇、喝茶水的老爺子說道。
“一元一張!”
李波聽后暗罵了一聲:“真夠黑的!”
在勞務市場這里,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李波只好答應下來,看到老爺子鋪好紙張,提起毛筆準備在紙上書寫。
“木工、泥瓦工、鋪地磚、刮膩子、刷涂料,水電安裝、清潔油煙機、通下水道……”還沒等李波念完,老大爺停下來,對李波說道:“你說這么多,需要加錢?”
“還加錢?”
“幾十個字,等我寫完還不把我累著!”
“累?如果讓我寫哪?”
“如果你寫,還按原來的價格!”
“好的!”李波沒有托辭,從老爺子手里接過毛筆,開始撰寫起來。
洋洋灑灑,一氣哈成!
李波寫完后,拿在手里吹吹,感覺很滿意,這讓老大爺有點驚訝,“小伙子,你的毛筆字寫的不錯啊,至少有二十年的功底,你從小開始練習毛筆字?”
老大爺看看李波的年齡,錯誤地認為李波出生于書香門第,否則像李波這樣的年齡,怎能寫出這么好的毛筆字?
“練了二十年!”
上輩子,李波自結婚后,雖然生活無憂,但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沒有什么朋友,所以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書法上。
歷經二十年,書法雖然沒有大成,但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毛筆字風格。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雜貨店的老爺子是一個識貨之人,看到李波的書法寫得好,給他一個大大的贊字。
贊歸贊,但該付的錢一點都沒有少,李波支付一元錢后,拿著寫好的招牌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