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醫者晚明

第七十三章太醫院分科

一晃三天過去,一百八十一人的成績今日就要公布。張介賓一大早趕來太醫院,這次到沒有再跑錯地方。

眾人都來到右學房外,按照十一科房整齊列隊,張介賓所在大方脈有八十幾人,占了近半人數。

“首先公布大方脈科入選名額。”閻平之手持卷軸,大聲念道:

“第一名杞縣劉伋;

第二名信陽方應時;

第三名南皮湯性魯;

第四名濱州周宗岳;

……

第七名山陰張介賓;

……

第十名濱州劉夢松;

……

第十九名祥符鄭誼;

……

第四十四名濮州李先芳;

第四十五名大梁張昶。

以上45人入大方脈科學習。”

聽到名字的45人悲喜交加,悲的是成績不理想,喜的是好歹入了大方脈科。

表情最夸張的就是張介賓和張昶,他二人本來都是志在第一,結果一個第七,一個倒數第一。

而未念到名字的三十多人,各個如喪考妣,他們都是一時人杰,沒想到竟鎩羽而歸,一個個都大受打擊。

閻平之安慰道:“未念到名字的人也不用沮喪,你們還可以補進其他科,平時也能來大方脈科聽講,我們隨時歡迎。明年大考,還是有機會考上的。”

趙鳳翔聞言點了點頭,他也是落榜中的一員,就看待會哪個科房缺人了。

馬蒔站了出來,說道:“下面由我念針灸科入選名額。”

“第一名濰縣孫出聲;

第二名平陽府寧縣鄭暉;

……

第六名平陽府寧縣鄭郊;

第七名撫州府臨川縣湯顯祖;

針灸科入選七人,尚缺員二人。”

接著是婦人科、眼科、正骨、喉鼻等科,都有缺員。

全面都是醫士念的名單,到小方脈時,萬邦寧親自上場。他一上來,眾人便都安靜了下來。

“小方脈科第一名保定府安州王廷輔;

……

第四名開封府禹州劉宇;

……

第三十名澤州程應寵。

小方脈尚缺額六人,歡迎大家前來小方脈學習。”

說完,萬邦寧便下去,而尹林庵卻走了上來,開口說道:“下面我宣布傷寒科情況。”

“第一名平陽府芮城張吾仁;

第二名汝寧府光州黃樸;

……

第三名青州府益都楊惟正;

……

第十四名潞安府長治縣申相。

傷寒科缺額四人,還請有志傷寒的前來找我。”

很快,包括外科在內的名單陸續念了出來,毫不意外,陳實功獲得了外科第一。

等十一科念完,姚宏站了出來:“兗州府巨野姚宏愿轉針灸科學習。”

此言一出,眾皆愕然,大家都知道姚宏一向癡迷本草,這會怎么會突然想到去學針灸呢?

“楊師前幾日說得好,醫者治病當簡便廉效,我研究本草也是了這個目的,可現在有當世第一的針灸大家,可以學更簡便廉效的方法,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本草我有基礎,去旁聽也不會跟不上,但針灸不行,必須從頭開始學,如果馬師兄覺得我還可以,請帶我去見楊師,我要轉入針灸科學習。”

眾人聞言若有所思,楊惟正也站了出來說道:“青州府益都楊惟正,愿轉入痘疹學習,世間疾病除傷寒外,唯有兒科最致命,六年前,太醫院改組,特設痘科,只因痘疹奪走了太多幼兒性命。楊某不才,愿入痘科,習得良法,拯救更多幼兒性命于頃刻間。”

此言一出,更多人受到了震撼,他二人舍棄自身優勢,轉而從頭開始學習針灸、痘疹,只是因為時代需要,病者需要他們。

這是真正的大醫精誠。

有了他二人帶頭,先前因為落選而沮喪之人,紛紛振奮起精神,開始熱火朝天的選起科來。

很快十一科皆滿員,萬邦寧最后說道:“現在跟著各房師兄走,要調號舍的,先各自協調,協調不了的,找各自師兄。換好號舍,認清學房,今日可以休息一日,明日開始,正式開講。每月只有初一十五兩日休沐,其余時間不得外出。”

張介賓一聽,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再也不能隨意出去,變得跟王鳴鶴一樣倒霉。

大方脈在醫林東邊的北廊房教習廳,張介賓等人也需要搬號舍。而陳實功、湯顯祖卻不用動,外科、針灸等六科,外加本草都在科房(左學房)上課。

右學房,只有傷寒、小方脈、婦人科、痘疹四科。

當然十一科學習的不僅只有他們一百八十一人,還有三年內未通過考核的近百醫生。

另外百余醫士都在景惠殿前的大堂學習,只是大半醫士和部分醫生都外派,院內人數并不多。

張介賓搬完號舍,就邀請舍友去家里吃飯,有幾人心動,但見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那幾人也婉拒了。最后。還是只有張介賓獨自一人走了出去。

剛出大門,就見湯顯祖正和二人在太醫院與欽天監相鄰處說著話,張介賓一時好奇,也湊了過去。

只聽一人說:“義仍兄、郭兄,今日湊巧,不妨與我去會友如何?”

另一人說道:“好,前幾日未能好好與義仍暢聊,此時正好。”

湯顯祖說道:“正好今日也無事,同去。”

先前說話那人正是朱國祚,而另一人正是廣信府郭澹。他二人早已認識,一人是欽天監天文生,一人是太醫院吏目之子。

今日又知曉三人間互相認識,更是激動不已。

“加上我一個吧!”張介賓一開口,便將三人目光吸引了過來。

朱國祚朝他點了點頭,他二人也見過幾面,算是點頭之交。

湯顯祖介紹道:“這是我太醫院同窗,山陰張介賓。介賓,這是我太醫院嬌子朱國祚,欽天監大才郭澹。”

“朱兄、郭兄,幸會幸會!”

“介賓,你也來了?”

“張賢弟好!”

三人互相見禮完,張介賓問道:“你們這是要去哪?帶上我唄!”

朱國祚開口道:“正好,我們幾個部門晚輩今日聚會,人當然越多越好,這樣更熱鬧。”

“哦?不知都有哪些部門呢?”湯顯祖也很是好奇。

“四夷館譯字生,翰林苑習字生,這在加上欽天監天文生,太醫院醫學生。我嘛,也算是順天府府學生。”

朱國祚挨個介紹道,說完還一陣感慨道。

“可惜今日不是休沐日,若等十五休假,聚的人更多,還有京衛武學生、國子監生、鑄印局儒士、太常寺、光祿寺廚余子弟……”

張介賓略感驚訝:“怎么會有這么多?”

朱國祚苦笑道:“沒來京城前,我也以為天下只有儒生。來了才知道,先前是孤陋寡聞了。”

“可不是嘛,我以為就國子監、太醫院、欽天監、京衛武學四類,這怎么又冒出來什么四夷館譯字生,翰林苑童子生,鑄印局儒士,太常寺、光祿寺廚余子弟。”

張介賓簡直不可思議,突然他又想到什么,問道:“朱兄,除了這些不會還有吧?”

“當然,就去年參加順天府鄉試者,除以順天府和京畿本地儒生為主體外,還有若干來自外省的北京國子監生以及儒士、吏員、承差、辦事官、軍生、軍士、軍余、醫生、醫士、歲貢生、翰林院秀才(習字生)、總旗、小旗、試中書舍人、舍人、舍余、校余、譯字官(譯字生)、京衛武學生、天文生等應試。”

“你看看除了之前我說的那些還有多少?”朱國祚笑道。

張介賓已經聽得目瞪口呆,不僅是他,郭澹也似乎第一次知道,原來和欽天監一樣的部門這么多,和天文生一樣的存在更多。

湯顯祖是在江西參加的鄉試,雖然也察覺有部分非儒生參考,但也沒順天府這么夸張。

朱國祚說道:“現在你們知曉為什么這么多人擠破腦袋也要做一個小小京官的原因了吧?這是在給子孫后代鋪路啊!”

三人聞言都若有所思。

張介賓憧憬道:“若哪一天這所有人都聚齊了,那得是什么景象。”

朱國祚自嘲道:“順天府鄉試不就聚齊了嗎?也就那樣,反正考上的也不多。”

“我是說像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那樣,像稷下學宮一般,那會是何等精彩。”張介賓解釋道。

湯顯祖卻問道:“你說考上的不多,是鄉試中舉的不多,還是會試中式的不多?”

朱國祚說道:“會試高中的不多,鄉試還好,基本上各府州縣學,也就占有三四成,其余都被我們占了。”

眾人一想,儒生都是本地人,而其他應試生卻大都是南方人,南方教育本就比北方好,自然競爭不過南方人。

“原來如此,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湯顯祖點了點頭,感慨道。

“那還等什么?趕緊去會友啊,我已經忍不住想認識新朋友了。”張介賓催促道。

“那就走吧,我們約在明照坊大街。諸位請!”朱國祚說道。

眾人便朝著東長安街走去,接著再轉向澄清坊大街,繼續北上,進了明照坊。

明照坊大街與東安門大街相交,這邊達官顯貴多,官府機構也多。

來到一家客棧,朱國祚率先走了進去,張介賓、湯顯祖、郭澹三人跟上。

朱國祚與小二說了什么,小二叫道:“客官,天字五號,上樓左走,第二間。”

陸子飛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丹阳市| 南通市| 柳江县| 宜昌市| 河南省| 尤溪县| 和平县| 遂宁市| 视频| 漠河县| 金溪县| 旺苍县| 吐鲁番市| 金寨县| 九江县| 都匀市| 平乡县| 原阳县| 故城县| 徐闻县| 同德县| 宁陕县| 来宾市| 焦作市| 山西省| 禹城市| 新安县| 库尔勒市| 威远县| 凤台县| 商南县| 永川市| 双城市| 蓬莱市| 西青区| 乌拉特前旗| 通江县| 和田县| 龙陵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