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的運尸車很快就來了。
姜武跟著運尸車去了殯儀館解剖室,李遠帆則是帶著死者父親回到局里,進行進一步的審訊。
來到殯儀館,姜武照常和殯儀館門口的王大爺打了個招呼,便自行前往了解剖室。
獨自一個人解剖,現在已經成為姜武的工作常態。
除非有他解決不了的尸體,否則夏衛國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走進熟悉而又簡陋的解剖室。
尸體已經靜靜躺在解剖臺上。
姜武微微欠身鞠了一躬,然后才緩緩起身,戴好口罩和手套,開始了尸體檢驗。
第一個步驟,仍舊是對尸表進行復勘。
“從死者顏面部淤血,雙眼瞼結膜及口唇粘膜淤黑等尸體體表征象,可初步判斷死者可能死于機械性窒息。”
“左側眼角嚴重淤血,眼瞼皮下出血嚴重,可判斷生前左眼遭受過拳擊。”
姜武在尸表檢驗單上,大致寫下所有的異常發現。
……
尸表檢驗結束,姜武便開始了尸體解剖。
他目前的【系統解剖】、【局部解剖】兩個技能都達到了中級技能,能夠從容應該部分沒有高度腐敗的尸體。
首先,他拿起解剖刀,沿正中線切開頸部皮膚。
在尸體的頸部肌肉組織中,可以見到大量的淤血,舌骨未見骨折。
傷口有皮下出血等生活反應,可初步判斷,這是生前頸部曾遭受鈍性損傷,如扼頸等。
頸部還有一個銳器損傷傷口。
姜武解剖了這個傷口之后,并沒有發現如出血、組織收縮、痂皮、感染等生活反應,應該是死后造成的傷口。
除此之外,頸部右側還可以見三處小片狀表皮破損。
此破損原因不明確,姜武猜想,可人為造成,也可在嫌疑人掩埋尸體或是搜尋尸體、搬運尸體過程中造成。
繼續沿正中線切開胸腹腔,打開胸腔,切開支氣管可見氣管與左右支氣管內分叉處有大量泥土。
這就說明死者被掩埋之前,還是活著的!
雙肺淤血腫脹,有“捻發感”,左肺下葉、肺葉間可見出血點。
這些都是很典型的窒息死亡所導致的征象。
姜武一邊解剖,一邊記錄下所有檢驗數據。
最后,他提取了死者頸部皮膚、腦組織、心臟、肺臟、肝臟、脾臟作病理檢驗。
完成了所有的解剖程序,將尸體縫合之后,姜武便回到了局里。
……
這次的案件,很明顯是一次惡性的刑事案件。
刑警隊隊長陳時詠,在第一時間就召開了案情分析會。
“小李,你是負責這起案件的,你先說說吧。”
陳時詠翻閱著手中的卷宗,頭都沒抬的說道。
“好的,陳隊。”
李遠帆立刻站起身,簡要的介紹整個案情。
“……經過我們的走訪調查,目前最大的嫌疑人,正是死者的父親。”
“根據死者父親的口供,死者昨天和他吵架后離家出走了。但是村子里沒有一個人見過死者在村子里出現過……而且,昨天有人曾經看見過死者父親從后山回來……”
李遠帆說完,眾人便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從目前的證據來看,死者父親的嫌疑是最大的。
但是,他的動機又是什么呢?
“我們走訪過死者的家庭、社會關系,死者母親早年去世,這些年被父親帶大,幾乎沒怎么管她,所以平時比較叛逆。”
“死者今年16歲,但是聽說已經和好幾個男生談過對象。后來經過我們一一證實過,談過好幾個對象這事,確實是真的。”
在這個時代,在大街上牽牽手就會被人指指點點,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女生談過好幾次對象。
在外人眼中,這就是不知廉恥、不害臊的行為。
“死者父親自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和女兒產生了矛盾,兩人在這段時間爭吵過多次。”
一旁,肖建軍皺著眉頭出聲道:“可是死者父親僅僅因為這個就殺人,似乎不合乎情理吧?”
辦公室中,不少人紛紛附和。
虎毒還不食子呢!
半晌。
一直沒有說話的陳時詠,終于開口了。
“小姜,你先說說你們法醫的尸檢結論吧。”
“好的,陳隊。”
坐在李遠帆身旁的姜武點點頭,緩緩站起身,然后將手中尸檢鑒定報告遞給了陳時詠。
“在尸體解剖過程中,我發現死者顏面淤血、發紺與腫脹,肺部可見大量瘀點性出血,這完全符合機械性窒息的尸體體表征象。結合頸部右側的小片狀表皮破損,不難發現死者生前曾被人扼頸。”
“另外,根據氣管與左右支氣管內分叉處有大量泥土,推斷死者并非真正死于扼頸,在犯罪嫌疑人掩埋死者時,死者此時并未死亡,尚有呼吸運動。”
“頸部左側的9.0cm創口,無生活反應,為死后由銳器切割造成,對死亡無任何貢獻,屬于死后傷。”
“綜上所述,我覺得死者的死亡原因符合機械性窒息,具體為沙土掩埋壓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扼頸構成其死亡的輔助死因。頸部創口為死后人為造成的銳器創。”
姜武念完自己的尸體鑒定報告后,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他們都被姜武所寫的這份完整詳實的尸體鑒定報告,給鎮住了。
這份鑒定報告,完全不像是來自于一個實習法醫之手。
“小姜,這是你一個人寫的?夏法醫沒有再修改過嗎?”
肖建軍小聲詢問道。
“沒有。”
見姜武沒有絲毫猶豫地點頭,他心中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刑警隊經常聽說姜武有多么多么的厲害……
諸如,姜武協助偵破“連環盜竊案”,還有利用步法追蹤偵破“雨夜追兇”案等等。
但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人云亦云,傳聞都是真真假假。
他們很多人不像夏衛國、林濤,或者李遠帆,長期和姜武待在一起,對他知根知底。
大部分人對姜武的能力,只存在于耳聞之中。
或許大家知道姜武這個實習小法醫很不簡單,但是大部分人沒有真正意義上接觸過,沒有那種直觀的感受。
畢竟,姜武要不是在法醫室待著,要不就是在命案現場或者解剖室。
就比如,談到一個清北的學生非常厲害,你可能就笑一笑。但是一談到,你們班級里那個常年保持年級第一的同學,你可能會由衷地贊不絕口。
今天,當大家看到這樣一份,由姜武親手完成的鑒定報告時,便知道耳聞中的“姜法醫”并不是虛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