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思念是四季里藏著的一把刀,把五臟六腑紛紛貫穿,浸潤心脾,五體通感。
蘭芝驀地閉上雙眼,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肺腑積攢的夾雜著污水吐了出來,她的手臂下垂,衣衫皆被打濕。
窒息感撲面而來。
身體在慢慢下垂,感覺身上背負(fù)著千根枷鎖在那一刻崩掉,她望著倒映在水面的藍(lán)天白云,雪白的衣衫早被河中的浮藻纏住。
好沉……旋即鼻腔滿是腥咸的水,裹挾著淚珠一起融入水里,履帶飄揚(yáng),步搖散亂,全身上下都被掏空了,只有幾只魚兒同她玩捉迷藏。
水平面的波動越來越小,水花卻在蘭芝周遭漸起,青絲彌漫,遮住了她半張臉。
腦海里卻浮現(xiàn)出交織甜蜜的痛苦的瞬間:兒時與兄長斗草的樂趣,及笄時與知交游中元夜,及笄后阿母放心交到大人手里……還有很多很多,與焦仲卿在焦家成親之際。
只是這次,她真的不想再這樣了。
仲卿,我們來世再見。
故事回到了起點。
豆蔻年華,劉蘭芝下嫁到焦家。
她身份卑微出生鄉(xiāng)野,上頭有暴跳如雷的兄長壓著,下頭還有心急如焚,十分恨嫁的爹娘,但在這般嚴(yán)峻的條件下,雖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她卻不比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差。
“十三能織素,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劉蘭芝才華橫溢,常被左鄰右舍花手藝好,但在乞巧節(jié)那天花燈如晝,大街上驚鴻一瞥,卻讓她與焦仲卿傾蓋如故。
剛開始兩人的相會,從街會開始,到后來情書互傳,終于明了對方的心意,焦仲卿十分尊敬劉蘭芝,不僅凡事聽從他的意見,并且也很有主見,但中間卻隔著門第之懸,劉蘭芝踏步門檻,公姥始終對他不屑一顧。
雖為主妻卻日日操勞著家務(wù)大小,公姥把丫鬟遣散了,從來不把劉蘭芝對他的孝敬放在眼里,日出時公姥從不幫忙提水燒柴,為了趕制衣裳,不得不花費(fèi)更多的時間來促織。洞房過后,身為福利的焦仲卿更忙了,不僅日日獨(dú)守新房,并且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人,好不容易有得閑時間,誰知公姥轉(zhuǎn)背就嫌她做東西太慢,整天插著腰對她吆五喝六。
大抵是從一開始就門不當(dāng)戶不對,公姥對蘭芝的不滿與日俱增,不僅當(dāng)面刁難她,事事以自己為先,公姥沐浴她要在旁伺候,公姥怕熱她要扇風(fēng),焦仲卿是一介廬陵府吏,公姥卻無比上心。
左鄰右舍都聽說此事感到十分氣憤,把蘭芝迎進(jìn)門的小姑泄了密,把焦母對蘭芝驅(qū)使的事件講給了哥哥聽。大概焦仲卿也急了,回到家后把劉蘭芝護(hù)在身后,跟公姥吵了一架。
焦母與仲卿母子關(guān)系不調(diào),反而把罪責(zé)怪在蘭芝身上,焦仲卿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繼續(xù)過兩人的小日子。
某次焦母與仲卿爭論,她提議要把蘭芝休棄,另娶東家那邊稱作秦羅敷的端莊女子,為此還特地跑去求人家。焦仲卿大怒,還是死死把嬌妻護(hù)在懷里,誰料焦母卻拿著拳頭捶床,氣得七竅生煙:“你小子竟然不怕,什么膽子竟敢?guī)椭鴭D人說話,顯然你對我這個母親已經(jīng)沒有半點感恩之情了。”
焦母決計要替焦仲卿續(xù)一門好親事,焦仲卿為了不讓焦母鬧事,只好狠心把蘭芝送回家,在他臨走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請求劉蘭芝一定要耐心等待。
焦仲卿去了太守府,很久之后都沒有回來,于是蘭芝只好與公姥告別,回到娘家后,可恨婆家竟沒有一封信寄來說明緣由,面對哥哥的苛責(zé)她更是一言不發(fā)。
阿母把她訓(xùn)斥了一番。但左右瞧起來是焦母太過苛刻,跟蘭芝沒多大關(guān)系。
才歸家數(shù)十日,縣令就派媒婆來劉家說媒,說是縣令三少爺約莫結(jié)冠,比蘭芝大不了多少,正是適婚年紀(jì)。
阿母問起蘭芝的意見,蘭芝一心應(yīng)許焦仲卿臨走前的承諾,哪里聽得進(jìn)阿母的勸告,阿母沒辦法,只好尋個由頭打發(fā)走了上門的媒婆。
還沒過多久又派了一個媒婆來,這次是縣令五少爺,性格溫文爾雅。男方這邊沒問題,主要是看蘭芝同不同意,縣令老爺這擺明了要與劉家聯(lián)姻,畢竟謝絕了兩次,要是不暫且應(yīng)下,說不定以后會有一大堆麻煩。
但蘭芝心里念著焦仲卿的好,阿兄卻走過來說教了她一頓,她只好躲在郊外哭泣,無可奈何之下,最終答應(yīng)了他們的要求。
媒人一拍大腿見這事成了,立即領(lǐng)命把好事回稟給縣令老爺,媒人一手操辦喜事,在官府簽下三書來,只待納采問名,對比納吉后才發(fā)現(xiàn)兩人的八字出奇合適,六合定下后看好黃道吉日。
而縣令也對劉家十分滿意,更是七抬八轎,送了無數(shù)金銀珠寶給劉家,且當(dāng)做是嫁娶定金。
蘭芝整日以淚洗面,阿母本就贊同這門親事,卻更怕蘭芝突然反悔。于是悄悄對蘭芝說最好不要在婚宴上出岔子。聽他們說,明日便要與一個素未謀面的男子拜堂成親,蘭芝越想越荒唐。
焦仲卿聽說了這個變故,連人帶馬趕回來,與蘭芝在荒丘上相見。
他反倒先質(zhì)問蘭芝為何不遵守約定,蘭芝嘆息,把自己所有的遭遇全說了出來,仲卿一把抱住蘭芝,安慰她別著急,還可以另想他法。
蘭芝與他分別后,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焦父離世早,家中一切都由焦母打點,還在焦仲卿幼時,焦母便掌握了家中財政大權(quán),她一早就替焦仲卿著手安排,對于焦仲卿的婚姻大事更是上心。她自以為能安排妥當(dāng),誰知竟遭到焦仲卿的嚴(yán)重反對,他不想命運(yùn)為此掌控,便不顧族親反對迎娶了劉蘭芝,二人雖琴瑟和鳴,但隨著時間推逝,焦仲卿已無暇顧及劉蘭芝太多感受,兩人又因為焦母漸生嫌隙,曾經(jīng)相愛的兩個人逐漸走到了末路。
此時此刻,已是而立之年的焦仲卿面對母親的疏離和愛人的離去,他卻毫無選擇,仿佛一切語言都蒼白無力,現(xiàn)在的困境是命中注定。
焦仲卿聽了蘭芝的話,心里非常不舒服,是阿母把她逼走的!回家后一直悶悶不樂,聲稱為蘭芝打抱不平。
焦母卻堅持自己的想法,千般愁緒積壓在心頭久久無法散去,奈何兒子一心赴死,根本聽不進(jìn)任何金玉良言。
焦仲卿朝母親磕了三個響頭,口口聲聲的說著兒子不孝,讓母親失望了。焦母坐在床邊流著眼淚,卻勸不回心如磐石的焦仲卿。
翌日,日上三竿,迎親的隊伍鑼鼓喧天,八抬大轎把新娘子送到行禮的水邊,誰知趁一個不注意,他們沒能攔住新娘子,“撲通”一聲,蘭芝褪下鞋襪,舉身投進(jìn)水里。
不久后,焦仲卿聽到了這個消息,內(nèi)心起伏不止,他默默走到一棵高大的樹下,拉起白綾自殺了。
劉家強(qiáng)烈要求與焦家合葬,決定把墓室設(shè)定在華山之旁,東西方種松柏,左右方種梧桐,兩樹映襯下,既能遮風(fēng)也能避雨。舉行喪禮那天,墓穴間卻飛出一對鴛鴦,仰頭對著彼此鳴叫,行人駐足不前,紛紛感到惋惜。
他們,終于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