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叫《快樂閱讀》,閱讀過程確實快樂。
曾曼以前從未接觸過網絡小說,打開APP,隨手點了一本書看起來。
故事挺簡單的,照例是穿越。
主角是一個現代青年,996加班過勞死,靈魂穿越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民國,附身某封建大家庭中一個少爺的身上,因為是庶出,受盡大娘的欺壓,便帶著母親和妹妹離家出走,逃到北平。因為走得匆忙,身上也沒有錢,他們的生活頓時陷入困窘,饑寒交迫,眼見就要成為餓殍。
主角思索該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既然有著超過同時代人的先知先覺,正好利用這個優勢逆天改命,重活一次,再不能像前世那樣庸碌平凡一生。
那么該怎么辦呢?答案很簡單——當作家——把以后大紅的小說抄出來,發表在雜志上,發表在報紙上。在獲取大量稿費的改變家人悲慘命運同時,也獲得文豪聲譽成就自我。
于是主角給報紙投稿,開啟了抄襲生涯。一開始他抄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引得編輯連聲稱奇。讀者也被這個精彩的故事弄得神魂顛倒,哭著喊著求作者快更新。報紙一發行,瞬間就被搶購一空,當真是洛陽紙貴了。
而主角的稿費也一漲再漲,為母親和妹妹創作了優渥的生活條件。同時,他也因為這本書獲得大文豪的稱號,一時風光無兩,也收獲了無數美女的崇拜和傾慕。更有粉絲沖破封建倫理束縛,要和文豪大大私奔……云云。
接下來的故事幾乎是上一個大情節的復刻。主角繼續抄書,射雕三部曲連載的同時又把毒手伸向現代詩,北島、舒婷、海子走一波,被戴望舒、徐志摩引為知己。
反正就是不停地抄下去,不停收獲眾人的驚呼。
……
“這小說就沒有結構可言,基本的轉承起合都沒有,談不上什么藝術價值。真要比擬,只能算是廁所讀物。”曾曼看了半天,不禁搖頭:“如果小說這么寫,也太簡單了吧。”
她大學的時候學的是中文,參加工作干的又是編輯,科班出身,有一整套文學理論。所謂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主題立意、反轉扣子、包袱、意識流、新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平時讀的小說大多是福克納、海明威、馬爾克思、路遙,最多再加上個王小波,對于這種網絡小說是相當地不能接受。
只讀了十幾萬字就丟到一邊,自去做家務。
可在做飯的過程中,她腦子里全是那個故事,眼前閃過的盡是主角在抄出后世經典作品后編輯的驚訝讀者的崇拜,特別是《神雕》中小龍女失身,有讀者提刀殺向編輯部,痛哭“還我姑姑”那段,堪稱精彩。
曾曼不禁想:如果我也能穿越到過去,也抄幾本書,那又是多么精彩的人生啊!真好看,這書真好看啊!
網絡文學的閱讀刺激實在太強烈了,曾曼本就是個對文字非常敏感的女子,就再忍不住拿起手機繼續讀下去,真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很休閑很放松。
直到天色變暗,直到隔壁單位老王王斌的土味情詩照例發來。
“你要走
我不留
但我在你身邊守侯
看你離去揮袖”
曾曼正看到小說主角搶先一步抄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我揮了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云彩。”再對照老王搜盡枯腸湊出的這段分行文字,忍不住咯一聲笑起來。
對胖胖的斌斌竟不那么討厭了。
網絡小說的吸引力確實很強,曾曼一口那這本書讀到最新連載部分,這才戀戀不舍放下,心中竟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回過頭一想,這本小說結構簡單,準一個流水帳,全靠故事抓人。至于文筆,那就沒有什么文筆,把話說清楚就行,準一個中學聲水平。有點像古代茶館里的說書先生講故事,好玩有趣能讓人花錢消費就算成功。
“小說還能這樣寫?”曾曼心道:“不過,很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