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媽媽的葬禮

三、隆重的儀式

2022年2月6日星期日天氣:晴

從初四開始,天氣終于轉晴了,這三天太陽都非常好,暖和了不少。按照預定的日程和時辰,初四早上七點多,媽媽就入了大殮,即躺到了祖屋黑色的棺材里面,但還沒有封蓋,棺材蓋只是虛掩著。棺材是兩年前爸爸媽媽親手準備的,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他們連墓地都已經選好并安置妥當了。棺材是大清早殤夫們給抬到祖屋去的,祖屋中間豎向擺列著三張八仙桌,棺材放在后面兩張桌子上,最前面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媽媽的遺照和燃著的香燭等物。桌子的前方,地上放著一大片紙板和墊子之類,作為跪拜之用。

連續三天,白天里,不斷有親朋鄉鄰來祭拜,作揖、跪拜與磕頭,在我們這里俗稱“看老”。媽媽的人緣特別好,對人真誠、大度又熱情,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和父老鄉親們都一一來看老,鄰居說,近些年來,只有媽媽的喪事參加的人是最多的,我想除了媽媽對人好之外,應該也有過年回家的人多的緣故。媽媽平素愛熱鬧,喜歡人多,她應該挺高興的。

在祖屋的第一天晚上,舉行的“唱孝歌”儀式,十二點多就結束了。請的兩個做喪事禮儀的鄉親來“唱孝歌”,我們所有的晚輩們都站在天井(即四周被房子圍起來的室內小院子)里面,披著長長的白布,跟著時而作揖,時而跪下。與媽媽平輩或長輩的老人們都圍坐在棺材四周,烤著木炭火,輕聲地交談。

唱孝歌的人非常專業,唱起來語調悲戚,咬文嚼字方式獨特,且唱的內容古文較多,很多時候我都沒有聽懂。只有一首白話文的我聽懂了,唱的是一年不同時節對媽媽的思念:

正月里來過新年,家家戶戶喜團圓。親朋好友來相聚,媽媽啊,忙進忙出灶上灶下足不駐地好幾天;如今少了您一人,怎能叫人不悲哀!

二月里來桃花開,滿院桃樹是您栽。桃花灼灼開得艷,媽媽啊,您的身影不再來。

三月里來天猶寒,割完麥子又插秧。麥粒黃黃禾苗青,媽媽啊,累得背駝腰又彎。

四月里來雨紛紛,春分過后是清明。今年上山去祭祖,媽媽啊,祖墳旁邊添新墳。

五月里來……

聽完十二月,任憑鐵石心腸之人,也不禁潸然淚下。

第二天晚上的儀式持續到半夜一點多,俗稱“坐小夜”。請了兩個和尚(和尚也是鄉親,平時在家務農,哪家有喪事才臨時被請去當和尚的)來念經,有人吹嗩吶,有人敲鑼,有人打鼓。經書幾大本,具體念的是什么聽不太懂,多次聽到“三魂七魄”“七魄三魂”之類。老人們說念經可以超度亡魂,能夠幫助亡魂排憂解難、順利到達西天。其實,這些我是不太相信的,不過是入鄉隨俗,尊重民俗罷了。我唯一相信的是良心,我認為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多行善、不作惡,說話做事不昧自己的良心,死時就能夠坦坦蕩蕩,毫無所懼。我認為媽媽就是這樣的人,雖然媽媽一直信佛,有時候也請廟里的人幫忙念經,但都是幫我們晚輩念的,意在請菩薩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幫我們消除災難、逢兇化吉。

小時候,我曾多次跟著媽媽去離家上十里的一座廟里敬香,那個廟叫做“十方庵”,是座尼姑庵,坐落在一個山窩窩里,三面環山,人跡罕至,環境清幽。我們得走小半天的山路,再翻過一座山才能到達。庵里的房子很多且很高大,進門的地方就高高地敬著幾尊五顏六色的巨大的佛像,有的佛像慈眉善目,笑意盈盈,敞著大大的肚皮;有的佛像則面目猙獰,雙目怒掙,身上纏著大蛇,讓人見了就害怕。媽媽跟我說不必害怕,那些嚇人的菩薩是專門嚇唬壞人的,如果是好人,菩薩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會保佑我們。庵里住著數位年紀較大的尼姑,全都與媽媽熟識,每次都會留我們在那里用齋飯,但我們極少在那里吃,一般都是早上去中午就趕回家了,媽媽說廟里的經濟條件不好,不能留在那里吃飯。只有在舉辦大活動的日子,比如有一年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生日,我們留在那里用齋飯了,那天用齋的人很多,吃的雜糧飯,豆腐、青菜、干豆角之類,我當時還覺得特別好吃。記憶中,媽媽幾乎每逢農歷初一或十五都要去那里敬香,帶上一把小檀香和幾卷紙錢,步行十里晨霧而去。

媽媽也曾經多次說過,等她老了,要去十方庵出家,但最終沒有成行,因為她老了之后,總是在不斷地東奔西走帶孫輩(我們兄妹五個,共生了九個孩子,有半數是媽媽幫著拉扯大的),直到她去世之前的兩年才終于回到老家得到休息,但那時媽媽已經身體不好,各種慢性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結石、風濕病、阿爾茲海默癥),日日藥不離身了。

第三天下午,有個重要的儀式,俗稱“取水”。由四個人用長木棍抬著一張小方桌,桌上放了靈位牌和一個小白瓷罐子,用彩色的布蓋住,到一個預定的地點的古井去裝一點水回來。

出發時,兩個大人拿著鞭炮和紙錢走在最前面,沿途會放鞭炮和撒紙錢,四個小孩舉著彩旗緊隨其后,然后是抬桌子的人,最后是大部隊,不緊不慢地跟著走著。取水的時候,去時的路和回來的路是不同的,也就是出了祖屋之后,就不能走同一條路,往往要繞上一大圈。記得我堂伯父(關于堂伯父的事,后文會寫)去世時,去了十幾公里遠的地方取水,去那里取水是大伯留下的遺言,因為那個古井所在地是大伯生前當教書先生住得最久的地方。當時,我身披白袍手舉彩旗,和另幾個小朋友走在隊伍的前面,自豪地不行。

媽媽“取水”的地方很近,就在姑媽家所在的村里,媽媽不帶孫的這兩年經常去這個村里打牌(村里的人說,媽媽養的小狗毛毛這幾天有幾次去打牌的人家找媽媽,看到媽媽不在就失望地走了)。我們走著媽媽生前常走的路,有一段路非常窄,幾乎找不到路面,全被雜草覆蓋了,周圍也是荒無人煙,但我們小時候這段路是看得到路面的,那時候農村人多,走這個路的人也多些。

第三天晚上的儀式是最隆重的,會持續整個通宵,俗稱“坐大夜”。這一晚媽媽的晚輩們能來的都來了,整個小院子擠得滿滿的,有幾個多年未見過的表哥表姐都來了,因為這是最后一夜,按照預定時間,明天一早媽媽就要出殯上山了。

這一晚,嗩吶、鑼、鼓、鈸,響聲很大。大家首先也是跟著和尚作揖,跪拜。后來發給我們每個人一只白色的蠟燭,大家舉著小小的燭火跟著和尚們開始繞棺,走走停停,跪拜作揖。一會兒后,和尚們領著我們來到了外面的大院子。大院子里早就架起了五張八仙桌,每個桌子上又架著幾條豎起來的長板凳,乍看起來像是一座座亭臺。五座亭臺坐落在東西南北方各一,中心一。和尚們帶著大家開始“悼亡”,一會兒走,一會兒小跑,一會兒快跑,長長的白衣隊伍舉著一個個小小的燭火,像條巨龍一樣靈活地穿梭于各個亭臺之間,每到一座亭臺,就是跪拜作揖,和尚們一直在念著聽不懂的經文。

這個景象,我小時候就經歷過,并在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是大概三十年前,我約七八歲的時候,我的堂伯父(我叫他眾伯)去世,小小的我舉著蠟燭跟在隊伍里悼亡,因為天黑又有風,記憶中手里的蠟燭總是點了又滅,滅了又點,心里有些害怕。我很喜歡我的伯父,從我記事起,他就是個老人家了,锃亮的光頭,眉毛很多,而且是灰白色的,長長的垂到了眼角,感覺很像神話故事里面的神仙老頭。伯父非常和藹可親,肚子里有講不完的故事,我經常放學了就去他家聽故事。后來我才知道,伯父退休前是個教書先生,家里有很多藏書,可惜后來都燒掉了,所剩無幾。但他記性好,給我們講故事時,連故事里的詩詞都能一一復述,我小時候也記性好,跟著他把故事里的詩詞都記住了,因此伯父認為我是塊讀書的料,臨終前幾天還囑咐我爸媽“丫兒會讀書,家里無論多困難,不要斷了她的學啊”。

悼亡完畢,各種樂器就收聲了,有人在院子的一角堆了一大堆木柴,燒起了火,大家圍著火堆休息。下一個節目是“炸和尚”,有人抬出了兩籮筐約四五厘米長的小鞭炮。這個節目,應該是整個葬禮儀式中唯一的娛樂性的節目了。隨著一陣短促的鑼鼓聲,炸和尚開始了。兩個全副武裝的和尚跑到院子中央,身上穿著厚厚的牛仔衣褲,腳上穿著膠鞋,手上戴著厚厚的帆布手套,每只手拿著一只剛才演湊用的銅鈸,沒有戴帽子,但圍著長長的圍巾,圍巾把脖子腦袋和臉全部包裹了起來,只留一雙眼睛在外面滴溜溜地轉。院子里的小伙子們、膽大的小娃娃們拿著鞭炮一點,使勁往和尚那里一扔,和尚一個優雅地側轉身,輕松躲過,留下一片噼里啪啦的聲音。仍的人越來越多了,鞭炮從四面八方飛來,和尚們不慌不忙,必要時才左躲右閃,一時火花四濺,鞭炮聲不絕于耳,和尚們扭著身子靈活地跑來跑去,手里拿著雙鈸,一會兒用雙鈸把鞭炮夾住蓋滅,一會兒用單鈸把鞭炮頂回來炸扔鞭炮者,把旁邊觀看的人嚇一大跳,要知道觀眾們可沒有全副武裝啊,跳慢一步衣服就會被炸幾個洞,于是趕緊跑遠一點。大家越玩越熱鬧,有人摸到了長鞭去炸,還有人跑到院子中間去炸,都被長者們勸退了,熱鬧歸熱鬧,不能真的炸傷了和尚。兩籮筐鞭一陣子就炸完了,有人問還有鞭嗎?“沒有了,沒有了,和尚們也該歇一歇了”,長者答。于是活動結束,和尚們卸下了頭上的大圍巾,氣喘吁吁的,有人問“海古(那個和尚的名字,和尚們都是附近村的,大家都認識),炸到一下了嗎?”“炸到了啊,你個混小子,炸和尚這么大的勁,等會多出點孝費錢啊。”“哪里炸到了?你臉還這么雪白的。”和尚笑,大家也都樂了。

休息完畢,下一個節目又開始了,先在外面拜了一小會,天空下起了毛毛雨,不一會兒,雨越下越大,和尚說:還是回祖屋去吧,接下來是“目蓮和尚尋母”,繞著棺材尋還好些。于是,大家都退回祖屋,祖屋的小院子早在幾天前就蓋上了油氈布,不怕雨的。

目蓮和尚尋母,講的是一個孝子在媽媽去世后,到各大地獄(東方地獄、南方地獄、西方地方、北方地獄)去尋找媽媽的故事。由一個和尚扮演的目蓮和尚,挑著一對小竹筐,繞著棺材邊唱邊走,眼淚橫飛,打著哭腔,三步一拜,我們這些晚輩也跟著繞管跪拜,繞了一會兒就停住。另一個和尚問:“外面何人哭鬧啊?”目蓮和尚答“我是目蓮和尚啊,請問您這是哪里啊?”“這里是東方地獄啊,目蓮和尚你來這里干什么呀?”“我來這里尋我那受苦受難的媽媽啊。”“你媽媽叫甚名字,家住何方啊?”“我媽媽叫某某(說的我媽媽的名字),家住某某省某某縣某某鄉某某村某某屋場(說的我們家的住址)啊。”“容我查查名冊……目蓮和尚啊,你媽媽不在這里啊,你去別處找找吧。”“那我去哪里找呢?你們東方地獄關的是什么人呢?”“我們這里關的是打娘罵爹之類不孝人啊,你去南方地獄找找吧。”“好呀,多謝大人啊。”于是,目蓮和尚又擔著擔子上路了。到達南方地獄、西方地獄、北方地獄,還是相同的一套說辭,不同的是每個地獄關的人不一樣,有偷雞摸狗的,有燒殺搶掠的之類,總之,都是關的做壞事之人。最后,媽媽沒有尋到,目蓮和尚說“四個地獄都沒有我的媽媽啊,再去哪里找啊?”另一和尚說“我幫你打聽下……目蓮和尚啊,打聽到了,你媽媽一生行善信佛,從不作惡,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啊,你去那里找吧。”“西方極樂世界離這里十萬八千里啊,我何年何月才能走得到啊。”“你看看你身后這么多的孝子啊,跟他們化緣搭個飛機去吧。”

于是,目蓮和尚往地上放了一個茶盤,我們滿屋的晚輩紛紛往里面放錢了,我們這里俗稱“孝費錢”(孝費錢每晚出一次,多少隨意,看到最少的也出了50元,最多的給300元,得到的錢由做儀式的那些人員去分。除了孝費錢,爸爸還給他們工錢和禮錢,大概一晚上兩三百元每人),每一個結婚成家了的晚輩都得出,一般按照親疏關系,越親的出越多。目蓮和尚收了錢,朝我們打個躬說“多謝各位”,我們回禮說“辛苦您”,節目結束,大家圍坐火爐邊休息。

這時候,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多快一點了,我走出祖屋,發現外面飄起了雪花,地上有薄薄的一層白色。由于連續幾天沒怎么睡,頭痛得厲害,我就回家去找個了還有點剩余空間的地鋪,擠擠睡了。

作家uWkvfg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嵩明县| 民权县| 金堂县| 莫力| 泰安市| 晋州市| 木兰县| 桑日县| 吴桥县| 如东县| 恩平市| 泸定县| 榆林市| 涞源县| 高淳县| 讷河市| 杭锦旗| 南投县| 西宁市| 谢通门县| 剑河县| 遂宁市| 永福县| 涡阳县| 娄底市| 萍乡市| 泰州市| 延边| 靖远县| 东辽县| 讷河市| 西安市| 尤溪县| 塔城市| 萨嘎县| 迁安市| 大关县| 珲春市| 盘锦市|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