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也集結了:趙老師、楊蘭、倪平,這個時代的,主持“鐵三角”。
總體歌曲類節目偏多一些,為什么王瑞兩口子說唱歌不行呢,是因為歌曲的流傳度不夠導致,讓人聽了空洞沒有共鳴,不像去年的《我想有個家》、《最浪漫的事》這種能夠唱到人的心里,貼近人們的生活。
要說還有印象的就是那首余光中寫的《鄉愁》改編的歌曲,這也是后來思鄉的代表作之一了。
過年其實也很純粹,就是在外忙碌一年的一家人,能夠在這個時間內聚到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敘一敘在外面的酸甜苦辣,安撫安撫家里擔心、張望的親人。
詢問的主角當然是家里的主角葉昂了,小葉同志報喜不報憂的講述了自己順利的事業,瘋狂的撈錢(當然是要除以10倍了,說多了嚇人。),和香江的優質生活。
總之就是吃得好、活得好、賺的多,基本也就這樣了,因為多太多也沒有用,家里人除了擔心受怕,沒有任何好處。
晚上的時候給回家過年的于驚鴻家去電:“請問是于驚鴻家么,我她同學!”
“喂?哪位!”
“是我!”
“這不是葉大明星么,你大過年的怎么有空打電話來?還同學,誰跟你是同學啊,別亂攀關系!”
葉昂確實有點臉紅,都快一個月沒有聯系于驚鴻了,自己確實有點忙,香江那邊的事情,加上回來一直忙活這個認購證。
葉昂訕訕的說“過年了,給你拜年道賀?!?/p>
“那你道賀完了,就這樣吧,我掛了!”
“哎哎哎,別掛啊,我這不是一有時間就給你打電話了,您大人有大量消消氣唄!”
“我才沒有生氣,再不說重點我就真掛了。”
葉昂頭大,這個女人的氣性真不小,也是換了別人估計也不會這么快消氣。
葉昂準備拿出殺招:“驚鴻,我想你了?!?/p>
那頭直接沒音了,過了一會,不知道她腦子里幻想了什么樣的小人打架場面:“哼,我沒原諒你,這個賬我記下了,不說了,等我去京城在收拾你,你什么去香江?”
“暫時不去香江了,反正今年基本都會在內地?!?/p>
“那就這樣!”
啪的掛的很快,還沒說兩句呢,隱約聽到那邊傳來:“沒有誰,就是同學而已?!?/p>
一到初一,葉昂就給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一一打電話拜年道賀,歌舞團的幾位同事以及王團長,香江的張國容和梅燕芳以及王靖雯,張學有幾人。
其他人真的是簡單的拜年而已,第一個給張國容是想通知要準備來內地學習訓練了。程蝶衣的這個角色不好演,想要演好,本身的形象之外,還有很多的戲曲功底要訓練學習,葉昂也著手準備聯系戲劇團了。
今年的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無論是《霸王別姬》的籌備工作,還是影視城項目的洽談都需要大量時間去準備,還不知道香江那邊有什么幺蛾子,萬一出狀況還要去解決。
初二去了老師周老太太那邊,自己也快半年沒有聯系了,上次見面還是去年的時候。
老太太不服老,一生都在教人育才,好在精神挺好,主要是心態好??吹饺~昂初二就過來了還比較意外:“今年在滬上過的年?”
“是啊,老師,在這邊辦事到年底,也就沒有去京城,挺長時間沒有見老師了,想著早點過來看看?!?/p>
“我一個老太太有什么好看的,一直就這樣唄,前年小王打電話說了你在香江的事情,怎么樣,解決了沒有?”
葉昂搖搖頭:“還沒有,他們意思想讓我多培養香江本地的歌手,我這個外來的和尚想念就好好念,不聽話門都不讓你進,有點欺負人了?!?/p>
老太太也是了然“香江那邊比我們發達,經濟好,比較注重經濟效益,你一個外來的不被看重也是正常的,心態好一點,歷練為主。”
葉昂也贊同的點點頭。
“還有小王那邊沒有別為申辯,你也不要心生怨懟,換做是我也是跟她一樣的選擇,集體永遠大于個人,哪怕這個人再是突出都一樣。你知不知道?”
“老師,可是我這口氣憋的很難受啊!”
“有多難受?真以為有點本事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了么,歌舞團也不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這個時候你要是拔腿就想跑,你讓別人怎么看你?別人憑什么一切就著你,光想著好處,就受不得一點委屈了!”
老太太說的云淡風輕,但是有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說的葉昂幾次想張口反駁,可是也說不出理直氣壯的話來。
“學藝先學德,德在前藝在后,要有容人之量。藝我該教的都教你了,德方面我沒怎么提點你,這個你自己悟不透,誰都教不了?!?/p>
見葉昂啞口無言,老太太也不多說,過猶不及,說多了就說冒了。
“你要是不想待香江了,可以去滬上音樂學院學兩年回頭做個老師也不錯?!?/p>
葉昂這個性子可不敢給人做老師,萬一學生沒教育好,回頭自己氣出個好歹還不值當呢。
噘噘嘴:“老師,我可不能跟您比,還是好好唱歌吧,我這水平可教不了別人,誤人子弟?!?/p>
“好了,大過年的說這些有點沉重了,以后再說?!?/p>
照例還是在周老太太家里做了一頓飯,都是老習慣了。
回來的路上葉昂回味著老師說的話,自己說要推出歌舞團。當是王團長也沒有拒絕,只是表達的意思說這個事情過去之后去留隨意。
自己難道真的錯怪了她,人家能把那么大的歌舞團打造的蒸蒸日上,水平能力肯定不容小覷,老師的意思自己要知進退?
如果自己真的一下子退出歌舞團了,王團長肯定臉色很難看,特招進來,兩年不到就退出了,翅膀硬了忘恩負義的流言蜚語肯定是不會少。
搞不好在內地真的會遭到別人的刁難,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老師的話雖然沒有挑明,勸誡警告的意思還是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