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暉泛著橙紅色的光芒,冷冽的寒風拂面而來,深吸一口氣,是冬天的味道,而回憶也如那洶涌的浪濤在腦海中浮現:
我六歲便父母離異,跟隨母親回到了娘家生活,因為離婚的原因是父親出軌,所以對父親這邊的親戚都沒什么好印象,
一個人對于陌生人或許還可以判斷對錯,可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的時候,就可能會變得是非不分,幫親不幫理,甚至助紂為虐。我印象中父親這邊的親戚大部分就是如此。
離婚的時候母親只帶走了陪嫁的家具和我,所以我們過的很拮據。
而人們對于家庭不完整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與輕蔑,對方的貧窮只會讓這些人更加的肆無忌憚。
我站在村口瞧著趙家村的牌匾,心中不禁感慨:九年了,想不到這里竟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我依靠著記憶中的道路向爺爺奶奶家走去,
路上拐角處我看到了老樹墩子上依舊坐著一群大爺大媽在嘮家常,若是小時候我還能準確的喊出他們,可現在我瞧著他們只覺著面生,或許是過去的時間太長了,也或許他們早已不是當年的那群人了。
我繼續向前走去,拐過彎,便到了爺爺奶奶家
原先那個墨綠色的鐵門已變成了銀色,且更為高大
只是這銀色的鐵門上泛著斑斑鐵銹,想來應是換了已有一段時間了
我先是敲了敲,見無人應答
便嘗試擰了擰小門的把手
“咕隆咕隆咕隆”
門被擰開了
看樣子是有人在家,爺爺奶奶平常若是在家,只會把門關上而不會鎖;其實這不是爺爺奶奶家的什么特殊習慣,而是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如此,我個人猜測或許是方便鄰里街坊經常串門。
我一邊向院內走去一邊打量著這個我童年成長的地方
變化還是挺大的,原先月臺下那顆粗壯的老樹被砍了,緊貼著月臺的空地上也搭建了棚子,棚子里放滿了各種雜物。
那個我兒時騎著奶奶三輪圍著老樹轉了一圈又一圈的空地,此時看著顯得格外擁擠
我登上月臺后朝著屋里看去,透過玻璃窗我看到奶奶還像從前一樣正盤腿坐在炕上,臉上的老花鏡耷拉在鼻梁中間,手里忙著針線活
而爺爺則是側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看書
眼前的人與記憶中的沒什么差距,只是多了些歲月的痕跡
許是注意到我的目光,奶奶抬頭望了望
看到我后先是愣了愣,隨即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
急忙拉著爺爺出門迎我
我進屋后發現屋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那個曾經裝滿我照片的相框此時已經裝滿了另一個人,相框里的小男孩正笑意盈盈的看著我,仿佛在向我示威:看到了吧,我的母親搶了你的父親,而我也占據了你在爺爺奶奶心中的位置。
我沒有問為什么把我的照片換掉,以前我或許還會難過甚至去質問,可這些對于現在的我已經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