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
“叮,錦衣衛已經投放。”
系統冰冷的聲音響起。
“砰砰…”
就在此時,一陣敲門聲跟著響起。
“錦衣衛沈煉,求見主公。”
一道聲音跟著傳來。
“進。”
楊昭應許道。
接著房屋大門便被人推開,一穿著較為奇特的男子走了進來。
此人衣衫束腰,蜂腰螳螂腿,身著飛魚服,盡顯英氣。
這樣的打扮,正是錦衣衛獨有。
而來人,就是錦衣衛指揮使沈煉。
“參見主公。”
沈煉對著楊昭躬身行禮道。
“免禮。”
楊昭微微頷首。
“主公,錦衣衛已經就緒。”
沈煉說道。
“刺探隋軍軍營,以及高句麗人的情報。”
楊昭直接吩咐道。
“諾。”
沈煉領命。
“這個刺探監視范圍較廣,錦衣衛能應付嗎?”
楊昭突然問道。
“回主公,雖然錦衣衛只有一千來人,但完成主公的吩咐,綽綽有余。”
沈煉回道。
這可是錦衣衛啊,放眼歷史長河中,都是較為逆天的存在。
在刺探情報上,是難以超越的存在。
傳聞錦衣衛原本所在的朝代,監視和刺探能力達到了一個頂點。
朝廷大臣說了什么,第二天皇帝都能夠知道,足以可見錦衣衛分可怕之處。
“好,下去吧。”
楊昭淡淡說道。
“諾。”
沈煉領命,就從房屋離開。
楊昭則是選擇休息,等到明日在決定接下來的大戰。
……
次日,天明。
中軍營帳,眾文武和楊廣都到了。
所有人都在等著一個人,那就是楊昭。
從攻破遼東至今,也過了一段時間。
大軍已經休整完畢,而且正是士氣正盛的時候,繼續東征事不宜遲。
“怎么楊昭將軍還沒來?”
“是啊,陛下都到了。”
“才拿下遼東就這樣,這不是居功自傲是什么?”
一些文武議論紛紛。
值得一提的是,會說這些話的人,基本上都是宇文家的文武。
顯然這群人都不明白宇文述的安排,對楊昭擔任大權十分不爽。
估摸著過了片刻中,一陣腳步聲突然傳來。
緊接著,中軍營帳被人掀開,身著戰甲的楊昭就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
楊昭進入帳中,便對著楊廣拱手行禮。
“免禮。”
楊廣淡淡說道。
楊昭禮成,就站在營帳中央。
“楊昭卿家,你既然是東征大將軍,那接下來如何進行東征可有想法?”
楊廣直言道。
這話一出,眾文武的目光都聚集在楊昭身上。
整個大廳,也剎那間變得寂靜無聲。
“回陛下,臣昨夜冥思苦想,已經有了想法。”
楊昭回道。
這話說的巧妙,一來解釋了自己來遲的緣由。
二來也讓眾文武知道,他當這個東征大將軍不是白當,一夜就有了東征的計劃。
“是嗎,說來聽聽。”
楊廣聞言,就來了興趣。
“這廝當真一晚上,就想出了繼續東征的計謀?”
宇文述喃喃道。
宇文述自問,就算是自己,想要短時間內想出接下來的行軍打算,也沒有那么容易。
畢竟遼東被破,也只是打開了高句麗的門戶而已,都沒有深入腹地。
接下來,擋住隋軍的,還有烏骨城以及白巖城等地。
雖說白巖城不在前往烏骨城的途中,但哪里也有駐守兵力。
稍有不慎,隋軍極有可能遭遇高句麗大軍包圍。
所以接下來的路,可不好走啊。
“老夫且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宇文述眼睛微瞇道。
反正不敢楊昭想出來的辦法時好時壞,他都有把握滅掉對方。
“陛下,遼東城被破,想必已經引起高句麗和乙支文德的關注。”
楊昭沉聲道。
“不錯。”
楊廣微微頷首。
許久不破的遼東,突然就被攻破,這會讓高句麗人開始慌張。
也會亂了乙支文德的心,總而言之對高句麗而言不是好消息。
“所以接下來,想要攻破烏骨城等地并不容易。”
楊昭繼續說道。
“嗯。”
楊廣又點了點頭。
“楊將軍不是廢話嗎?”
“是啊,這種事,咱們這些文官都知道。”
眾文武中,響起了一兩聲嘀咕聲。
“嗯?”
楊廣隱約聽見,不滿的皺起了眉頭。
見此,那些文官才不敢多言。
“所以高句麗估摸著會匯集重兵,在我軍前往烏骨城的途中,來一場伏擊擊潰我軍士氣。”
楊昭直接斷言。
“楊將軍此言有理,這個可能性可不是一般的大。”
來護兒聽了這話,連忙附和道。
“所以你打算怎么辦?”
楊廣沉聲問道。
“臣打算,在前往烏骨城之前,先行滅掉白巖城等地的高句麗大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反伏擊。”
楊昭直接說道。
“反伏擊?”
楊廣聞言喃喃出聲,并未做任何表示。
“這的確可行,而且乙支文德極有可能以楊昭所想的來安排。”
宇文述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一旦楊昭得手,那么高句麗的兵力將會受到影響。
到時候大軍兵臨烏骨城,拿下這平壤城最后的屏障,未嘗沒有可能。
“諸位卿家,對此可有什么看法?”
楊廣看著眾人問道。
“陛下,楊昭將軍此計可行,而且我軍占據主動,被動的是高句麗大軍。”
來護兒率先出列說道。
“臣附議。”
緊接著,就是于仲文表態。
這只是楊昭和乙支文德的一場兵法布置較量,就算出錯也無傷大雅。
既然如此,有什么反對的必要。
“宇文老卿家,你怎么認為呢?”
楊廣又看向宇文述問道。
“刷刷...”
一時間,不少文武的視線,都聚集在了宇文述的身上。
其中有來護兒,也有站在宇文述這邊的文武。
“臣也認為,楊昭將軍所言可行。”
出乎那些文武的預料,宇文述竟然也是贊同的態度。
“臣附議。”
既然宇文述都贊同,更不必說宇文化及了。
隨著宇文家的兩個主要人物表態,那些和宇文家一條繩上的螞蚱又豈會拒絕?
“既然如此,那邊依楊卿家所言。”
楊廣直接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