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笑煩很快便在二樓找到了當年燕林一戰的備份文書。
可惜年代太過久遠,這份留存文書看上去,似乎是近些年間重新謄寫的,缺少很多信息。
楚笑煩一邊品讀文書,一邊將枯燥的戰事記載,在腦海中整理成當年發生的故事:“建元二十六年,季鵬飛于燕林鎮一戰,剿滅馬匪‘荒原飛狼’扈勇銳團伙。
‘荒原飛狼’扈勇銳是葛升仙死后,肅州草原上最為出名的馬匪,雖然手下只有二百人,但各個都是武功高強,而且所騎馬匹,也是當年‘天樂寨’所遺留下來最為優質的一批。
自‘天樂寨’覆滅后,扈勇銳帶著二百個兄弟在肅州各地劫掠,來去如風,將肅州軍玩弄于股掌之間,更是放出豪言,說:肅州軍都是一群酒囊飯袋,靠著偷襲才勉強覆滅‘天樂寨’。若是正面交戰,根本不足為懼,而他扈勇銳要成為新一任的‘馬匪之王’!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扈勇銳純粹是在放屁,他帶著二百人四處劫掠,都不敢在一處地方停留半日,何談敢與肅州軍正面交戰?
但奈何,當時葛升仙剛死不久,肅州群匪無首,正是迷茫之際,大家都還沉浸在葛升仙活著之時,“馬匪之王”披靡草原的榮光里。
故而,敢放豪言挑釁肅州軍,揚言要接下葛升仙‘馬匪之王’位置的扈勇銳,在當時肅州馬匪心中威望極高。
而肅州軍也因為扈勇銳這一番言論,將其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
肅州太守鐵玉樹更是放言,殺扈勇銳者,記大功,奏明天子,為其請賞。
建元二十五年冬,領兵校尉季鵬飛受到情報,馬匪‘荒原飛狼’扈勇銳欲要洗劫燕林鎮,并且已經經過多次踩點。
但正當扈勇銳準備行動之時,肅州突降百年難遇的大雪,一州草場盡化雪原,人難行、馬難奔。
無奈,扈勇銳將洗劫的計劃更改到明年年初,等待冰雪消融之際,再突襲燕林鎮。
季鵬飛得知此事后,明白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心殊死一搏!
季鵬飛變賣了家中所有資產,換做銀錢,并領著手下新招募的一千步卒,于雪中開路,來到燕林鎮。
季鵬飛向燕林百姓們陳述馬匪即將到來之事,勸說百姓們帶著家資暫且離開燕林避禍,并讓自己手下步卒全程護送。
季鵬飛還將自己手中大半銀錢贈與百姓作為補償,剩余小半銀錢則從百姓手中購買物資,配上來時準備的糧草,堅持到冰雪消融之時,不是問題。
扈勇銳二百馬匪如期而至,季鵬飛一千步卒于燕林設伏。季鵬飛陣斬匪首扈勇銳,此戰斬首一百五十三人,俘虜四十七人,無一逃走,繳獲駿馬一百四十七匹,己方步卒戰死二十人,受傷五十三人,大勝!
此戰徹底粉碎了肅州馬匪的昔日舊夢,使無人再敢叫囂朝廷,成為‘馬匪之王’。
肅州太守鐵玉樹信守承諾,將此事奏報朝廷。
燕皇贊嘆,季鵬飛散盡家財以資百姓,是為仁;只因些許情報,便敢于大雪中開路,是為勇;一千步卒生死相隨,是為義;一千步卒勝二百馬匪不難,難在全殲,是為智。
肅州出此等仁義勇智之輩,當真是天佑大燕,并于次年應召入京,面見燕皇過后,授中軍校尉,護衛京城。”
楚笑煩看完這篇戰事文書后,已經將當年之事了解了大概,但有一點始終沒想透。
為何整場戰事最為關鍵的伏擊之策,沒有絲毫提及?
若是說,當時燕林僅是鎮縣,故戰事文書草草了事,更為詳盡版本已送予太守府和宮中,也可以理解。
但這份戰事文書已經記載到燕皇后來的賞賜,如此詳實的信息,明顯是經過內部統一的。
謄寫此備份之人,將前因后果記錄的無比詳盡,但卻似乎有意將交戰具體細節抹除,僅僅記載了戰果,這很不符合常理。
那么,季鵬飛究竟是如何全殲的馬匪,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值得遮掩?
從戰事文書上記載的信息來看,季鵬飛應當是讓手下步卒裝扮成百姓,以此來誤導扈勇銳。
楚笑煩開始在腦海中,假設當年一戰的可能。
燕林是大鎮,人口眾多,一千人步卒裝成百姓明顯不夠,但冰雪初融之際,天氣嚴寒,百姓閉門不出,也算合理。馬匪剛度寒冬,定是饑渴無比,僅讓部分步卒外出,足以誆騙馬匪。
等馬匪進入鎮中劫掠時,事先在房屋中埋伏好步卒,再一擁而上,合力絞殺馬匪。
想到這里,楚笑煩自顧自地搖了搖頭,很快就將這個想法否定,因為與戰果不符。
伏擊之法,若是按照楚笑煩的想法施行,雖也能勝,但絕不可能將二百馬匪全數殲滅。肅州馬匹冠絕天下,馬匪們騎得又是個中優品,就算伏擊事發突然,但步卒就是步卒。
馬匪若是存心逃竄,一千步卒四散于鎮中,根本不可能全數攔住。
若是事先在鎮中布置各種陷阱,用來損耗馬匹,也不太可能,戰報上寫繳獲良馬一百四十七匹,僅有四分之一的損失,季鵬飛明顯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剿殺馬匪,并將這批良馬視為囊中之物。
而且此戰戰損也低的出奇,僅戰死二十人,受傷五十三人,這甚至不像正面交戰能造成的損失,馬匪隨便組織幾次沖鋒,造成的損失都會比這些大。
而且一千新招募的步卒,根本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配合,所以復雜的組合作戰方式也可以排除。
可不正面交戰,如何能將馬匪全數剿滅?要知道步兵與騎兵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差距!
馬匪雖然比不上受過統一訓練的騎兵,但季鵬飛手下步卒也是自募而來,不到一年。
楚笑煩大腦在瘋狂運轉,他喃喃自語道:“一千步卒、二百馬匪......全殲,于鎮中設伏,必須阻止馬匪統一沖鋒。季鵬飛陣斬匪首扈勇銳,無一人逃走,馬匹損失極小,己方傷亡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