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召集了自己最得力的商業滲透團隊,這些人個個經驗豐富,擅長在復雜的商業往來中挖掘秘密。
小林野喜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面色陰沉地對他們下令:“給我把杜云齊在合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翻個底朝天,從合同簽訂時的談判記錄,到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再到他與合作團隊成員的私下交流,一個字都別放過。”
成員們領命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們通過各種手段,買通了一些與合作項目相關的底層員工,從他們那里套取信息。
有人偷偷潛入合作項目的資料室,在昏暗的燈光下,小心翼翼地翻閱著一沓沓文件,試圖找到哪怕一絲對杜云齊不利的證據。
還有人偽裝成商業調查員,與杜云齊的合作伙伴們接觸,旁敲側擊地詢問關于杜云齊在合作中的表現,試圖從他們的只言片語中找出破綻。
小林野喜還安排人手對杜云齊進行日常跟蹤。每天,杜云齊的行蹤都被詳細記錄下來,他去了哪些地方,見了什么人,甚至連他在餐廳里與別人交談的內容,都被成員們想盡辦法偷聽。
有一次,一個成員為了聽清杜云齊在咖啡館里與一位商業伙伴的對話,不惜在隔壁桌坐了整整一下午,假裝專注于手中的報紙,耳朵卻時刻豎著。
然而,杜云齊行事極為謹慎。他在合作中的每一項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所有文件都有專業律師團隊把關,資金流向清晰透明,符合所有商業規范與合作條款。
合作團隊的成員們對他的評價都極高,認為他公正、負責,沒有任何不當行為。小林野喜的人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資料,詢問了無數相關人員,卻連一點可以質疑的地方都找不到。
小林野喜見此情形,惱羞成怒卻又無計可施。
此時,他突然轉變策略,既然無法破壞合作來打擊杜云齊,那便加快合作進程,企圖通過掌控生產節奏,在市場上搶占先機,給杜家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他迅速召集手下,重新規劃合作建廠的推進方案,要求生產線盡快全面投入生產,并且暗中盤算著在生產過程中設置一些障礙,將責任推給杜云齊一方,以此擾亂杜家的布局。
杜云齊察覺到小林野喜的這一動作后,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危機。
他一方面安排商業精英密切關注小林野喜在合作項目中的一舉一動,尤其是生產線的籌備與運營情況,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緊急與自己的心腹商討應對之策。
“小林野喜加快生產,必然有他的陰謀,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在合作中保持警惕,不能讓他有可乘之機。同時,要提前規劃好應對市場變化的策略,確保我們在市場競爭中不受沖擊。”杜云齊神色凝重地說道。
當心腹詢問,是否要將這件事告訴杜云生時,杜云齊沉默半晌,搖了搖頭,無比平靜地道:“我能感受到小林野喜的憤怒,這件事情太危險,不要讓他牽扯進來,出了任何事,我一個人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