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辰,是宣召侍寢的旨意。
江浸月謝過恩,命喜兒包了些銀兩賞給黃內監,“有勞黃內監走一趟,這點心意,當請您喝茶。”
按著規矩,初次侍寢需乘步輦至太極宮,由宮娥侍奉梳洗打扮,而后至甘露殿等候皇帝臨幸。而后的侍寢便是憑皇帝心情,亦可于嬪妃所居殿中,亦可于甘露殿中。
黃內監說道:“才人快些上輦隨奴才去甘露殿吧,晚了時辰可不好。”
“是。”江浸月應著。
這是江浸月頭一次坐步輦,亦是初次侍寢,伴隨著欣喜而來的還有緊張與恐慌。
甘露殿外,江浸月扶著喜兒的手下了步輦,跟隨宮娥一路進了甘露殿。任由宮娥緩緩脫下衣裙,解開發髻,泡于浴桶之中。溫熱的水溫緩解了不少緊張的情緒,宮娥撒下各色花瓣入浴,遮住了水下玲瓏有致的身材。
一位瞧著三十左右歲的女官,輕聲說著侍寢的事宜。江浸月聽的面紅耳赤,羞澀難當,面上紅的如同被烹了的螃蟹一般。好在氤氳的水蒸氣遮了羞,待女官說完,江浸月便起身,宮娥用上等的錦緞擦拭掉身上的水珠,再擦干烏黑的秀發。換上一襲水色寢衣,用碧玉簪松松挽住秀發,臉上略施薄粉,輕抿丹唇。
看著菱花鏡中的嬌俏佳人,柳葉眉,杏仁眼,白皙嬌嫩的小臉如同剝了殼的雞蛋一般。一顰一笑間如同溶溶月色一般動人心弦。
赤著腳,江浸月孤身走入內殿,隔著層層疊疊的紗帳,瞧見一個人影坐在床榻旁。
離得越近,心中的鼓便敲的越響,可江浸月卻沒有半刻的遲疑是否要停下腳步。
也許在芙蓉園內,桂花樹下,便已芳心暗許。
撩開最后一重紗帳,江浸月終是看到了坐在床榻之上閉目養神的趙淮。
“皇上。”
這一聲呼喚,夾雜著嬌嬌女兒的柔情似水,連江浸月自己都沒有想到,她的聲音竟這樣的嫵媚。
趙淮睜開眼,便看見江浸月赤著雙腳站在面前,水色的寢衣包裹著凹凸有致的身材,又聽得那樣一聲勾人心弦的呼喚,忍下心底的燥熱,說道:“坐到朕身邊來。”
江浸月收回攏著紗帳的手放在身前,一步一步走至床榻旁,坐在趙淮身側,微微垂著頭,指尖擺弄著一縷發絲。
趙淮偏過頭就能看見她發絲下白皙的脖頸,嗅到她身上陣陣芳香,“朕記得,你的名是浸月。”
“皇上好記性。”江浸月回道,“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家父說,取了這個名兒,便是愿妾日后再無分別。”
“你通詩書?”趙淮頗有興味,握住江浸月放在身前的小手,于掌心中擺弄,“江焉教女有方。”
江焉自是江浸月父親之名。
“妾賣弄了,還請皇上…”話未說完,玉手便被趙淮捉去,任由他搓弄,只聲兒又軟了下來,“降罪。”
趙淮正是氣血方剛的年紀,看著眼前的美人兒實在是有些按捺不住。索性也不再多說,俯身便壓了上去,嘶啞著聲音道:“朕定會好好罰你。”
一夜春宵。
翌日卯時,趙淮便起身下榻喚李長等人進內侍奉梳洗更衣。江浸月知道規矩,雖是困乏卻也不敢貪睡,忍著身上疼痛,準備下榻侍奉。
方要起身,趙淮便端著一碗湯藥坐于榻前,道:“喝了。”
江浸月心底一沉,她知道宮中嬪妃侍寢過后,皇帝可賞賜避子湯予嬪妃服用。只是昨夜溫存仍在,她不知是哪做的不好,卻不敢問也不能問。看著那碗湯藥,頓時心底五味雜陳,伸手接過時,眼眶中已含著淚珠。
趙淮看著江浸月快要哭了的模樣,便知她會錯了意,抬手擦去她眼角正欲落下的淚珠子,不禁好笑,“想什么呢,這是止痛藥。”又附耳道:“難不成月兒是嫌朕功夫不好,并未覺得痛?”
江浸月抬眼看著趙淮,方緩過味來,又被他后一句話逗的羞紅了臉,嗔道:“皇上就會欺負妾。”說完,便要一飲而盡。
趙淮又囑咐道:“慢慢喝,別燙著,伺候的事讓奴才們做就是。”
江浸月點點頭,乖乖的用瓷勺一勺一勺慢慢的喝著湯藥,本以為會苦的倒胃,不想卻是甘甜醇厚。
趙淮瞥了一眼榻上安靜喝藥的小人兒,嘴角不自覺的泛起微笑。
待喝盡了藥,梳妝更衣后,已是早朝的時辰。趙淮步履匆匆往正殿去,江浸月亦如昨日一般,躬身行禮,“恭送皇上。”
只不過,心境不同了。
乘步輦回至承香殿時,織云已領了眾人跪于殿門口恭候,江浸月扶著喜兒的手下了步輦,甫一入殿門,眾人便齊聲道:“恭喜才人,賀喜才人。”
江浸月看著賀喜的眾人,笑道:“賞,都賞。”
眾人又道:“謝才人。”
江浸月看著跪于最前面的織云,上前扶了她起身,關懷道:“昨兒不是說了叫你好生歇著,若是落了病根可怎么好。”
織云身形還是有些踉蹌,回道:“才人.大喜的日子,奴婢怎能不來賀喜。”
“那也沒你的身子要緊,快回去歇著吧。”江浸月招手示意一位小宮娥來扶住織云去歇息。
織云看了看喜兒,又看了看江浸月,到底是沒說什么。
用過早膳,江浸月便往鳳儀殿去,服過止痛藥后,身子是不似之前那般疼痛了,只不過隱隱還是有些不適。
鳳儀殿內,溫賢妃、婧昭儀與徐寶林魏寶林已至,江浸月先是朝皇后行過叩拜大禮,又朝溫賢妃、婧昭儀行禮道:“參見溫賢妃、婧昭儀。”
溫賢妃打量了一眼江浸月,話中有些陰陽怪氣,“江才人昨兒才侍寢,今日這么早便來向皇后娘娘請安,真是懂規矩。”
溫賢妃是當今太后的侄女,潛邸側妃,雖膝下并無子嗣,仍是冊為一品妃。
江浸月回道:“按著規矩是該早些來向皇后娘娘請安的。”
皇后宋頤年方二十四,比皇帝年長一歲。出身于名門宋氏,更是先帝發妻懿慈安太后的侄女。容貌雖不出挑,卻是個端莊大方的賢惠人。
“免禮,賜座。”
江浸月說道:“謝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