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農村,特別是父輩,家庭條件不好的,娶不到媳婦的,常常就是把家里的姐妹嫁給對方的兄弟,然后對方姐妹過來,俗稱“換親”。比如母親是我舅舅的妹妹,我姑姑呢嫁給我舅舅。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這樣,因為大家條件都不好,所以很少男子有錢娶媳婦,換親雙方置辦的嫁妝就少,而且省錢。我大媽也是換親嫁給我大伯的,大伯家條件不好,大伯為人也老實,所以大媽曾經說過,她這輩子再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換親,她覺得這樣太委屈女兒了。當然隨著經濟發展,再也沒有聽說過“換親”一說。
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天氣有些冷,我們已經到了寒假。我和四姐已經放了寒假。二姐和三姐還在外面打工沒有回來,那一年長姐大概19歲的樣子。
長姐是個啞巴,但是長得還不錯,算是個小美女,臉上有些圓圓的,雖然衣服破舊,但是她很愛干凈,家里的衣服她總是洗得干干凈凈的,家里也收拾的很好。盡管如果,還是常常被父親罵,甚至打。可能是因為母親的離世,父親脾氣暴躁,甚至有些精神失常。
以下交通不便,經常有人挑著小東西來賣,可能是衣服,也有的是補品,甚至還有賣麥芽糖的人。那會的麥芽糖通常是用舊鞋子去換的。有個年紀比較大的人每年都來我們村賣這些小東西,所以對我家里的情況也了解。那會的父親大概就四十來歲,以前生娃都很早,有的甚至18歲就結婚了。像我這樣的家庭,父親想要再娶親是不可能的。那個老人說他認識一戶人家,母親三個孩子,喪偶,大兒子30,但是至今未娶妻,不知道父親是否愿意把長姐嫁給他兒子,然后把那個母親嫁給父親。
父親居然覺得這樣很不錯,說是為了照顧我和四姐,他自己也有個伴。所以那老人就安排了雙方見面。雙方見面之后,一拍即合,長姐真的就和“嬸嬸”(也就是我后媽)換了親。這樣的舉動,被村里人嘲笑,甚至也把長姐逼上了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