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司馬衷是晉朝第二位皇帝,其在位十七年,是晉武帝的嫡次子。大部分人以為他有些愚蠢,因為有一年發生旱災,大臣向他匯報災情時說百姓生活艱難,只能挖樹皮草根為食,他卻反問‘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而他又有一位皇后叫賈南風,賈南風性格暴虐,曾因嫉妒用戟投擲懷孕姬妾致其小產。晉武帝繼位后,賈南風鏟除異己,大權獨攬,甚至為了權力引起八王之亂,差點兒亡了晉朝。并且賈南風極其善妒,在賈南風作為太子妃之前,晉武帝有一個才人謝玖,晉武帝也許覺得太子司馬衷愚鈍不懂閨房之事,便將她給了司馬衷,傳授男女之事,并且有了身孕。方才我說過,賈南風妒暴酷虐,曾經親手持畫戟,猛刺懷孕妃子的腹部,使得胎兒和手中的戟幾乎同時落地,慘不忍睹。身懷六甲的謝玖很害怕,便經晉武帝同意回到西宮,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司馬遹。后來司馬衷繼位,司馬遹被立為太子。永康元年,賈南風假稱晉惠帝身體不適宣召太子覲見,誘騙其喝得大醉,拿出寫有謀逆言詞的草稿謊稱晉惠帝下詔令其抄寫,太子醉得神志不清謄抄一遍,晉惠帝見后大怒。賈南風又安排宦官自首稱與太子策劃謀逆,在其慫恿下太子被貶為庶人幽閉在許昌舊宮。太子的擁護者想借助趙王司馬倫的兵權廢黜賈南風解救太子,司馬倫一邊拖延一邊散布消息說朝臣們謀劃廢黜賈南風重立太子,賈南風聽到流言后非常害怕,矯詔令宦官孫慮殺死了太子。”纖裊講道,“你怎么忽然對《晉書》感興趣了?史書的話,大部分人應該不喜歡看吧?”
“這……看見二阿哥在看,我便好奇了。本來想要問他,又感覺不妥。想到安布精通詩書,便來問安布。”烏希哈問,“既然賈南風這樣殘暴,對太子司馬遹下手,那他的母親謝玖的結局怎樣?”
“司馬遹被賈南風作局陷害這一期間,司馬遹的母親謝玖、愛妾蔣俊也被逮捕,拷打而死。”纖裊嘆息,“可憐這樣一個賢良的女子,服侍了兩位帝王,為晉朝也立功生子,卻被奸后殺害!”
“那我懂了,多謝安布。”烏希哈關上書,“那我要回去整理一下今天學到的。”
“你好奇謝玖的結局,怎么就不好奇賈南風的結局?”纖裊問。
“這種奸后,我可不要聽,臟了耳朵。”烏希哈道。
“越是這種便越要聽。”纖裊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好吧,那安布快告訴我。”烏希哈笑道,“以后安布都給我講故事好不好?”
“行,以后我就給你講故事!”纖裊笑道。
烏希哈了解了謝玖的故事,心里甚是感慨。然而想到今夜要去找永璧談談自己的看法,便一路沉思。
“為什么二阿哥只讓我去問謝玖的事情,不讓我問別的人的故事?司馬炎、司馬衷和賈南風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講,為什么二阿哥偏偏讓我去了解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烏希哈思索著,“謝玖是晉武帝的嬪妃,后來成了晉惠帝的嬪妃,最后被皇后賈南風殺害。這個人除了說她品行端正之外,還有什么可說的?”
帶著疑問,深夜,烏希哈去找了永璧。先是說了自己的了解,隨即提出疑問。
“我不明白,為什么你要讓我著重關注謝玖?謝玖的確因為賈南風妒忌被害,可是我想福晉那么賢淑,不會害我的。”烏希哈道。
“她的確不會害你,但是這不是我的重點。”永璧道,“你仔細琢磨一下,我要你側重哪里。”
“既然不是防人之心,那便是要讓我賢淑溫婉,守好規矩?”烏希哈問。
“不是這個意思。”永璧有些著急,“你想想,謝玖最開始是晉武帝的嬪妃,晉惠帝是晉武帝的兒子,后來謝玖成了晉惠帝的嬪妃。”
“這跟你們要成婚之前,宮里頭派下試婚格格有多大區別?”烏希哈道,“兒子得了父親的妾,確實不是什么光明的事情,但是那是皇帝賞給皇太子的,謝玖是奉命,難道她能抗旨不遵?可憐這樣一個女人,最后被奸后賈南風殺害。”
“那……你知道楊貴妃的故事嗎?”永璧問。
“這個當然知道。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嬪妃,但是后來安史之亂,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烏希哈道。
“楊貴妃原本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后來自己的公公唐玄宗因為痛失心愛的武惠妃,又有人進言楊氏‘姿質天挺,宜充掖廷’,于是玄宗派使者把楊玉環從壽王府接到驪山溫泉宮。兩人得見后,玄宗圣心大悅,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最后以太后的名義令她為道士,后來玄宗將楊玉環以道士身份再接入宮中,她的恩寵一如往日的武惠妃。天寶四年七月,玄宗先是為李瑁娶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妻,仍冊立為壽王妃,同年八月,玄宗冊封已陪伴自己五年的楊太真正式成為妃嬪,并封為貴妃。”永璧道,“這些事情,也是在算是聚麀之亂了。”
“是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佳話世世相傳,誰又能想到這背后的聚麀之亂呢?”烏希哈道,“這些倫理的敗壞,永遠都是亂世的前戲!”
“說來古代這些事情,實在常見!人人都以倫理為利劍,然而越是維護倫理的,卻越不守倫理!”永璧道,“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真愛,是一段佳話,便不會有人提及此聚麀之事!謝玖是奉命行事,雖是聚麀,便也會流芳百世。”
“可是楊貴妃雖然深受寵愛,但難保她心里不會有壽王李瑁,難保李瑁心里不會有她。”烏希哈道。
“我阿瑪心里只有我額涅,難道你心里有我阿瑪嗎?我額涅在的時候,他會一直冷落你;等她去了,你不過淪為阿瑪的玩物。等阿瑪哪日隨了額涅去,誰能顧及你?”永璧提高聲音,“你還那么年輕,再怎么說,你是我額涅的侄女兒,便是我的表妹……”
“你知不知道你再說什么!”烏希哈也不知所措,只感覺天昏地暗:“以后皇上會下旨給你娶福晉的,王爺和福晉也會為你納妾……”
“烏希哈,你也看到我阿瑪是什么樣的人了,你明明也不喜歡他,你又何必如此為難你自己?”永璧拉著她的手,“烏希哈,你別怕,我們不會被發現的。阿瑪現在只會在額涅身邊周旋,根本不會在意你。我們現在在一起,等他一死,我們就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你……你會害死我的!”烏希哈連忙抽開手,“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你不要命了?我是你阿瑪的女人,我們……永遠不可能!”
“烏希哈,你仔細想想,你對我,有沒有一絲情感?”永璧問,“是男女之情。”
“這……”烏希哈紅了臉,“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你我終究是無緣的!”
“烏希哈,你心里頭是有我的。”永璧抱住她,“我不會嫌棄你伺候過阿瑪,你跟了我,我不會讓你受委屈的!我們的事情,不會有人發現的。”
“二阿哥,我……我是你阿瑪的女人,是你的庶母,不是你的……表妹。”烏希哈推卻,“如果我不是他的女人,我一定愿意跟了你!”
“烏希哈,明明我們心里頭都有彼此,為什么不大膽在一起?”永璧問,“你是天上的星星,我是人間的玉璧,天上人間,相見卻遙遠。”
“這不會是莊周夢蝶,醒來便是虛幻,你簡直是癡人說夢!”烏希哈掙扎開來,“你松開我,不然我要告訴王爺!”
“烏希哈,冷靜一點兒。這外面很安靜,難道你不怕被聽見了?”永璧道,“這樣,你先回去,你慢慢想想。”
烏希哈回到房內,進屋的時候不慎將蕊蝶吵醒。
“你才回來?王爺今夜沒召你侍寢啊,怎么才回來?”
“福晉多留了我一會兒,給我講故事呢!”烏希哈笑道,“福晉給我講《晉書》呢!”
“福晉對你可真好。”蕊蝶道,“王爺和福晉,都對你挺好的。”
“福晉是我的安布,他們自然對我好一些。不然晚上這么愚笨的人,他們怎么肯看我一眼?我不過是運氣好,投胎的時候跟福晉沾了親。”烏希哈道,“姐姐跟了王爺這么多年,王爺讓姐姐來這里,不是也很喜歡姐姐嗎?”
“王爺早就不想留我了,只是留著我還有用罷了。”蕊蝶嘆氣,“我不是你,沒有那樣好的運氣。”
“不如我幫姐姐在王爺面前說幾句好話?”烏希哈道。
“別!千萬別!”蕊蝶忙道,“你快睡吧,王爺平日里不喜歡看到我,你得時常在他們面前晃悠,自然休息好了才能伺候好他們。”
“你覺得,福晉為人如何?”烏希哈問。
“福晉平日里待人謙和,從來不會克扣我們的銀錢,但是王爺就很摳門,想方設法縮短我們的用度。王爺給福晉賞了很多金銀首飾和好看的衣服,很多東西福晉穿幾次就不穿了,拿給我們,我們拿去變賣了,就可以換很多銀錢。”蕊蝶道。
“福晉對王府的格格們如何?”烏希哈問。
“只有兩個人,福晉是不喜歡的。”蕊蝶道,“一曰鄭香玉,是副都統大人的私生女,憑著一雙三寸金蓮曾經王爺極其寵愛,甚至她敢公然挑釁福晉。對我們看不起,對福晉又挑釁。甚至,她還在福晉的安神湯里面下了阿芙蓉!那時候嫡福晉本來就因為公主進宮而病重,一病不起,差點兒喪命,鄭香玉還干了那種齷齪事!因此,我們都不喜歡她。但是她是由副都統大人嫡夫人完顏氏撫養,而夫人對她也很疼愛,因此暫且留了她一命。當然,福晉本來就不喜歡她。福晉過去被副都統大人的二房夫人欺負,因此她特別討厭庶出的妹妹,更何況這個私生的妹妹?”
“那還有一個人呢?”烏希哈問。
“二曰江浸月,是王爺的第一個女人,曾經是通房丫鬟,后來當了格格。王爺對她很是寵愛,她也算是恭敬有禮,只是偏偏……不知道為何她忽然就針對起福晉了,甚至后來有了身孕。也許向王爺進了讒言,說福晉可能會害她,因此有喜一事一直瞞著福晉,偏偏事情敗露惹怒了她。最后福晉命我趁著端午用雄黃酒除掉她們,只是都沒成功,可惜江氏孩子沒了,眼睛也瞎了。后來嫡福晉生了五阿哥,王爺竟然把五阿哥給了江氏撫養,江氏把五阿哥當作命根子一般。可是嫡福晉不知如何發了瘋,竟……掐死了五阿哥。此事嫡福晉自己都沒有印象,王爺也不準人說。嫡福晉堅信是江氏沒有照顧好五阿哥,江氏又怨恨福晉殺了自己的命根子。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許是思念五阿哥過度,江氏吞金自盡。”蕊蝶嘆氣,絲毫不提自己慫恿之事:“有些時候,嫡福晉會神志不清。有一年嫡福晉奉旨辦事,回來的時候丟了大半條命,自那時起,嫡福晉就經常神志不清了。”
“那一年發生了什么事情?”烏希哈問。
“我不知道。”蕊蝶道,“我深居內苑,哪里知曉這些!總而言之,你不故意去招惹她,他會對你很好的。”
“那……如果王爺寵愛我,她會恨我嗎?”烏希哈問。
“一般不會,只要你不恃寵生嬌。”蕊蝶道,“只是我不知道,為什么章佳氏那么針對你?”
“我不知道我哪里得罪了她。”烏希哈道,“罷了罷了,現在有嫡福晉護著我,她又能對我如何?睡了,明日我還要伺候二位主子呢!”
烏希哈躺在床上,一閉眼便是永璧,永璧讓她好好想想,可是想什么呢?烏希哈很是糾結。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