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自小就很愛美,喜歡穿漂亮衣服、新衣服。小時候阿美家里經濟不是很寬裕,小孩子又長得快,一件衣服一兩年就小了,衣服小了不夠穿了需要買新衣服要先跟媽媽說,然后媽媽向爸爸申請,爸爸同意后,媽媽便帶著小阿美去商店去逛,或者去布匹市場扯布找裁縫做。阿美家附近有個叫新工區的棚戶區,周邊有兩三家商店,有個農貿市場,農貿市場里有布匹檔口。阿美小小的就有自己的對服飾的眼光,有時為買一件新衣服逛遍新工區,阿美都挑不到中意的。距阿美家三四公里路,是城市居民區,叫賈汪,俗稱老礦,那里的商店大一些,貨品多一些。新工區沒有中意的,媽媽就會騎自行車,后座帶著阿美去老礦,阿美總是要挑到喜歡的才買。阿美記憶最深刻的是逛遍全賈汪買到的一件做工精細的紅色的冬天穿的棉襖,那件棉襖又漂亮又暖和,不過阿美穿一個冬天就小了,退下來給妹妹了。阿美有時也趕時髦,中學時阿美在城市的學校讀書,有年冬天流行一種白色的化纖的外套,不少同學穿,阿美也讓媽媽帶著她去賈汪買了一件。高三時夏天開始流行棉T恤,阿美心心念念的,終于一天在新工區媽媽帶著她挑了一件,在當時阿美看來是時髦的純棉的,阿美穿著那件白色棉T恤感覺自己很帥,因為T恤給人有活力的感覺,而阿美那時又留著短發。
媽媽在農村算是愛干凈的媽媽,從小到大把阿美姐弟三個收拾的很干凈。阿美小小的時候冬天的衣服一般是奶奶給做的棉襖外面套一件剪裁縫制的罩衫,在農村統稱褂子,各種小孩穿的顏色布料。徐州的冬天最冷時零下十幾度,媽媽一般給孩子們一周換一次褂子。每次換上新洗好的褂子,小阿美心情都很好。但是腳上穿的鞋子,阿美不懂怎樣的好看,一般是家里給買什么鞋子阿美穿什么鞋子。幾歲大的時候,夏天是一年一雙的塑料涼鞋,三月初三阿美家大泉泉東趕廟會,適逢天快熱了,媽媽便帶著阿美買雙新涼鞋。春秋天則一律是白球鞋,每雙鞋都穿到腳長大了大腳趾把鞋子頂了個洞再換。偶爾阿美也穿媽媽給做的手工布鞋,有一種女款,叫帶別鞋,就是布做的船鞋,腳背上橫別著一根帶子,挺有鄉土氣息。初中時阿美還穿過一兩次,被班里一位城市男同學取笑。冬天,沒流行保暖鞋旅游鞋之前,都是穿手工棉鞋,鞋幫都是布夾棉的,鞋底卻是一塊硬硬的橡膠底,涼涼的,穿起來并不舒服。有一次媽媽照顧不周,阿美大冬天穿著一雙單的帶別鞋,天冷,腳是木的了,阿美的腳便生了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