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從十歲起就學著做飯菜,學的第一道菜是蒸水蛋。阿美對蒸水蛋沒有任何心得,覺得簡單,不過就是蛋液加水上火蒸,事后又發覺不簡單,因為有時蒸出來的水蛋不是固體狀,是半液體半固體。阿美既總結不出經驗,也懶得查教程。兒子在黃先生的教授下,卻蒸的極好,蒸好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兒子學的第二道菜肴是蛋包飯,他自己看手機上的教程學來的。先炒飯,他不緊不慢,把飯粒和蔬菜丁、火腿丁一起炒好,調料放得足,色香俱備。再做蛋皮,阿美佩服他能把兩個雞蛋用平底鍋攤成一個大大的圓形蛋皮。攤好蛋皮,用蛋皮裹上炒飯,蛋包飯就做好了。黃先生為幫兒子宣傳,拍照發圈,贏得幾十個贊。
第三道菜是蒸雞腿。按手機上的教程操作,又用牙簽扎雞腿扎出許多孔,好抹調料的時候入味,又用醬油腌。阿美熱衷于發朋友圈,記錄生活,覺得兒子的蒸雞腿制作過程有趣,咔咔,四個雞腿像四個棒槌,發表后引來圈友圍觀。腌好上火蒸幾十分鐘,這道菜就做好了。
最精彩的是第四道菜。一個周末兒子看手機上的教程,紅燒肘子,提出學著做。黃先生按兒子的要求買來一個豬肘子和至少七八味香料。肘子不大也至少兩斤,先浸到加了香料的鍋里煮,鍋里的水溢得滿滿的。煮了一兩個小時,兒子一個小人兒,一絲不茍地撈出兩三斤的肘子,阿美看兒子有點費力,好在他穩當,一鍋沸水沒有傾倒。然后用炒菜鍋紅燒,調好醬汁澆上去,盛出來,紅燒肘子制作完成。盡管是第一次做,肘子軟爛入味,還是很好吃的。黃先生對兒子表示贊賞。
兒子是個吃貨,美食家,一道菜好不好吃,好吃在哪里,不好吃在哪里,他能吃出來,并且能用準確的形容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