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如今的愛情電影,都無法讓我觸動。
直到我看到一部電影,里面的男女主超帥超漂亮。
我才恍悟,哦,是最近沒有電影能入得了我眼,也沒有帥哥和美女讓我心動。
電影里的心動,精細到一個靠近的動作,精細到遠遠的對視,停止,油門,俯沖加速,左二十度,右六十度,雙車相遇對調,點頭,趴下。
再看看現(xiàn)在的內娛,都有什么呀。粉底厚重的小鮮肉,只會瞪眼的女主,濾鏡加強的正片。
我也不知道,是懷念過去的電影,還是懷念過去看電影的自己。
很慶幸,還是有那么幾部電影,能夠引入眼簾,連音樂插曲都很好聽的。
突然又想起,過年,錢太多的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賀歲片,出來就恨不得想讓電影院“退錢”。
可能是搞笑的點沒有get到,唯一印象就是幾個像古代又不像古代的差人,在四合院那般的宮墻走來走去。全篇走了不下十次吧,配上那種急促的音樂,賊刺耳,不知道是影片劣質,還是我選的影院劣質。
最后為了點題,唱了一首愛國的詞收尾,也就只有這點是可看的。
所以,我去看電影,就是看他們唱了一首詞?
劃算嗎?
我堂妹說劃算,好看過同檔期的其他電影。
我笑她粉絲濾鏡太重。行吧,每次去體驗一下影院氛圍也挺好的。
這種快餐式的電影,估計都不會看第二次。
我問堂妹,免費請她看第二次,會不會去看。
堂妹楞了一下,搖了搖頭說沒時間,讓我請她喝奶茶代替。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在影院看到一部好電影,過后也回味無窮,估計很少。
每次看電影都像抽盲盒,成片不好也認了。抽到好的,估計幾年后,或者某一瞬間想起,肯定會跟三五個好友,說說里面的劇情,談談里面的淚點,安利安利。
最好看,感觸最深的電影,其實是自己導演的。那就是正在進行時,我的人生。
導演:自己
主角:自己
故事情節(jié):一個人,讀書,畢業(yè),工作,認識摯交,與世界相遇,被社會毒打,被騙,重新振作,相愛,失戀,絕交,和好,和父母吵架,與路人擦肩而過……
精彩絕倫,連下一個鏡頭,下一個意外都不知道是什么。
結局還是知道的,落葉歸根,忘卻紅塵。
好一點的,會后繼有人,會有作品流芳百世。
再好一點,自己有積蓄,可以讓后人享福。
所以,趁著電影還在開機,多給自己補點鏡頭,多給自己寫幾首好聽的伴奏。
不要計較有些片段的鏡頭不好,也不要太在意配角傷害過你。
更不要糾結劇情太過虐你。
這極有可能是故事的高潮,可能會虐后好甜,也可能會一直虐到結尾。
那又如何,不如享受整部電影帶來的酸甜苦辣,反正也帶不走世間萬物。
不如就帶點回憶,帶點遺憾,再帶點感想或是悔悟。
閉上眼那一刻,或許,你還會嘰嘰喳喳在腦海里想,我當初就該如何如何;早知道如此,我就該如何如何;如果不那樣就好了……
可以遺憾,可以滿足,也可以為了世人放心而勉強說無憾。
人生的電影,是你開機導演的,重在參與,重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