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從前特別不一樣。”
有不一樣嗎,
“好的還是壞的?”
“好的。”
那就好!
汪域來杭城工作,酒店登記時遇老同學,兩人同時認出對方。
第二會場再次遇見,一位翻譯對接,一位演講人。
幾乎同一時間創業的兩人,做的都是本專業勢力范圍。
談天嘛,有共同語言:
“上次見還是大四,寒假,圣誕節前。平安夜好像。西門。”
最后兩字-西門。
“Emily還好嗎?”
“不清楚,很多年未見。”
“哦!是嗎!”
大寫的不相信!
“下午那位賴小姐,很漂亮。”
“呵呵。”
互相傷害是吧,不怕,來吧!
好久好久兩人都沒說話,看華燈初上、星星閃爍,
“有她消息嗎?”
“沒有。”
“師大的郭燕和她關系不錯,從前常來學校。”
知道,誰不知道呢,可是,
。。。。。。
學生會里,人頭攢動,填表格的,問問題的,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依舊是社會實踐20天-鄉村振興-湘西,依舊16人,由人文社科、精儀、建筑、美術等專業組成。依舊7.14回京。
尉小茜早填完了,和景觀的肖曉說話。聊得內容-實習,
“你去年去的那家景觀設計室,怎么樣,累不累啊,今年還去嗎?”
“還行,學到不少東西。”
“不是很累,比學習輕松多了。”
“嗯,去,他上上上周還打電話問呢,我已經答應了。湘西回來就去。”
看來做得不錯,也是,只要她想做,又有什么會做不好呢?
“去哪?”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兩個男生從后排上前,說話的何潤哲,建筑學院學生會主席。尉小茜同班,23班班長。
另一位社科的汪昭然,社科24班班長兼學院宣傳委員,去年特獎被尉小茜刷。也因此和建筑學院諸位熟起來。今年更是加入暑期小組。
肖曉笑,“說實習單位呢,小茜去年那家法資。打電話讓今年再去。”
“哦,黑兩色度那家。”汪昭然調侃
猶記得三年級開學,班級報到時大家險些沒認出來,太黑了,雖然本來也不白。
尉小茜也不惱,聽他調侃。
“你老板是法國人吧,你學法語不就為他嗎?”
為他-工作,不是其他哈。
“法語區的比利時人。我還選修了德語和羅曼。現在估計他說什么我都能聽個七七八八。”
汪昭然日常感嘆,太牛了,輸給她不冤。三年級建筑這么忙,他認識的那些建筑系學子包括何潤哲,天天畫圖到下半夜。這位還有時間加大選修力度,還三種語言同時學,還甘之如飴。
這邊,肖曉感嘆,“項目做了三年,明年大四-畢業季,我是去不了了。”
景觀設計學制四年。
人文社科也四年。上一位是社科的林曉筱,因為今年大四,推薦了汪昭然。
同理精儀的鄭執也因為今年大四,去年提前推薦尉小茜入組。
呵呵,何潤哲是23班班長、團支書,朱琺還是她一年級到現在的大導,她想來小組,居然要射箭隊的外系師兄推薦。
不過,從前尉小茜盡管成績很高,但在年級里存在感很低。大多數人對她印象都是那個成績很高的女生。
至于精儀今年人選,肖曉看向何潤哲,后者擺手,
“姚老師還沒說精儀換誰?”
6.27暑假開始,26他們就要踏上去湘西的路途。今天5.27,還有一月,還有時間
。。。。。。
時間啊,就像窗間過馬,
暑假回來,尉小茜又,黑了2、3個色度
朱琺寫輔導員四年級的材料,忍不住抬頭看了兩眼,
“做了什么項目?”
“咸寧,藝術館擴建。”
“兩個月都在咸寧?”
“45天。湘西回來,從家里直接去的工地。”
45天工地,是三年級女生啊!
朱琺抬頭直視,聲音溫和帶絲關切,“累不累?”
“說不上很累,但也絕對不輕松。”
不說別的,現在她的法語和母語人士交流無論書面還是口語完全無障礙。總算是對得起這些年的學習。
朱琺清清嗓子,轉問,“系里在統計明年做輔導員的人選,有沒興趣?”
“沒有。”
回答得又快又穩。
朱琺放下杯子,遞出一沓文件,“作業,嚴老師讓給。”
昨天交的俱樂部設計,今天就批改完了。嚴顏最近這效率可以啊!
尉小茜雙手接過,出辦公室。
。。。。。。
辦公室里朱琺放下筆,頭更疼了
“喜歡她?”
“嗯。”
“什么時候喜歡的?”
“止步八強時。”
二年級上,首都射箭比賽現場:
華清隊總體實力強健,她入隊不過一年,平常練習也是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的。那天作為新隊員替補參賽,
見慣她平日低頭學習,猛一見拉弦彎弓、屏息瞄準破空出擊。雖沒一箭中的,但個性中帶著率性,隨手一拍,英姿颯爽。
“她知道嗎?”
“應該不知道。”
“為什么?”
“學校有規定,教師不能和學生戀愛。”
輔導員也是教師。
“后年她畢業,我就不是她老師了。”